台湾人的精神状态堪忧:自杀事件不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20:47 青年参考

  自杀并不是新鲜话题。生活压力不堪承受,自我期许难以达到,忧郁症的引发……一不留神,活着的人也可能被“自杀情绪”传染。

  本报选登台湾《商业周刊》有关自杀的专题文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            ——编者

  ::文 成章瑜

  去年,每两小时零2分钟台湾就有一人轻生。自杀,就像你我的邻居,环绕在身边……

  舞台上,独舞者在空椅上来回穿梭。争不完的椅子,抢不完的位子,争执、焦躁、不安、不断冲突的自我,应对着财富、名利、权势的喘息声,心力交瘁……这是台湾已故编舞家罗曼菲的作品《心之安放》。

  不管你看见还是看不见,自杀事件就这样一直发生。

  据台湾“卫生署”自杀防治中心统计,2006年,台湾自杀死亡人数飙至4313人,创下50年新高。如果换算以天为单位,等于每天有12人自杀,是10年前的2.3倍。

  你可能没有想到,去年1年,台湾有147.2万人曾想过结束生命,有41.6万人确实出现过结束生命的行为,其中有13万人有两次以上结束生命的行为,这是台湾精神健康基金会2月7日发表的《2006台湾精神健康指数调查报告》中披露的惊人数字。

  台湾畅销书作家王文华就在广播节目中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中学就读时的那一班同学,竟然已有3人自杀身亡。“台湾人的精神状态,真的生病了。”台大精神科医师胡海国说。

  高自杀率数字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前年自杀数字产生了关键的变化——过去几年自杀人数多在3000人以下,但2005年突破了4000人。而且,有自杀低龄化现象。以2005年为例,每1.4天就有一个青少年自杀,自杀位居15~24岁的青年族群十大死因第二位(第一位是事故伤害);而每10万人口即有7个青少年自杀身亡。同时,台湾已出现多起10岁儿童自杀案例。翻开报纸,父母携子全家自杀的案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我很忧郁”

  成流行词

  “‘我很忧郁’,已经是这个年代最流行的词。”台湾精神科医师王浩威说。

  携子自杀的家庭比率增加,这种形态是新贫、近贫加上心贫的全组合,也代表着这些家庭的某种对社会的绝望。社会变迁、信息爆炸、职场压力大增,属于精英族群的自杀案例增加,要求高、欲望大,很多人过不了自己生命困境的那一关。

  值得重视的是,“两年前,90%~95%的自杀案例都有忧郁症或躁郁症的病史,但现在的案例,是妈妈带着孩子跳河,全家烧炭(煤气)自杀,显示台湾社会出了大问题。”心理咨询师、淡江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吕旭亚说。

  “问问你自己,有多久没有回家了,有多久没打电话给你的亲人?”台湾大学精神科医师胡海国说。

  除了经济因素外,根据此间“自杀防治中心”的统计,自杀成因中,经济因素虽是主因之一,但有超过3成的人是因为情感因素,显示台湾人际网络出现严重断裂。

  台湾都市化越极致,社会孤鸟(指都市中孤独的人)越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在网络上on line(联机),却在情感上off line(断线)。”王文华说。“每一个自我,都惊惧于人际关系的痛苦,因为充满不对称性及不安定性。我可以对人家不好,但人家不能对我不好。”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林昆辉分析。

  似乎,台湾大多数人都忘了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台湾目前的景象是,帮助别人没有热忱,对社会也没有很多承诺。

  一人自杀

  影响六人

  也许你会问,别人自杀关我什么事?据“自杀学之父”——美国的爱德温·史纳曼估计,每一人自杀死亡,至少会影响6个自杀者的亲友,“因为自杀是会模仿的。”“国立”台北护理学院生死所教授林绮云说。

  “自杀发生时,会延伸至家庭和更大的社群,不但会立刻引起波动,甚至会影响好几代人。”史纳曼说。

  通常自杀者周边的人,会出现5种心理情境:震惊否定、讨价还价、愤怒、沮丧、接受。许多人会说,忘了这件事,往前走,“但我们大多无法往前走,我们需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需要彻底经历这一切,才能真正走出来。”史纳曼说。

  竞争,让我们常常做超乎自己能力的事。“现在台湾最大的问题,就是压力常常超过脑力的负荷,易怒、思绪杂乱、焦躁不安。”胡海国说。

  忧郁及自杀,已是21世纪的新病。“自杀,从科学角度来讲,其实代表脑部生病了。”胡海国说。

  现代脑科学已经可以清楚地分析出,自杀身亡的人身上,脑部出现解剖及化学上的变异:原本在脑中有安定人心作用的血清张力素,在自杀者脑中会出现混乱的讯息,使得整个血清张力素系统出现紊乱失控状态。“但因自杀是禁忌,大家不愿面对这个黑盒子。”胡海国无奈地说。

  生命的花园中,你是谁?

  ::文 成章瑜

  包括台湾教育在内的现代社会教育,只注重如何成功,而非如何生活。

  今年初,台湾《商业周刊》曾推出“快乐国丹麦”专题,探索曾经是高自杀率的北欧雪国,为何能转型为全世界快乐指数最高的国家?剥丝抽茧后发现,这与改革后的教育价值的转变有相当大关系。诚如一位丹麦教育家所说:“增加知识固然重要,但若一个人无法体认人生的重要,那么所有的知识都没有力量。”丹麦人不重在教育孩子可以做些什么,赢过多少人,而是重视“我是谁”的自我探索与认识。

  你为什么而活

  反观台湾,教育努力传授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但是没有人教你,你是谁?你为什么而活?”台湾阳明、中央、交大、清大四校联合校长曾志朗说。如何学习成为一个“人”,过程是挣扎的。从“我想成为”、“我能成为”,到“真正的我是谁”,而不是“我应该是谁”的历程间,中间有太多的选择、挣扎、抗拒、接受、适应、改变和突破,但是我们通常只追求标准答案——如何成功,而非如何活。许多人的厌世和不快乐,都与“我是谁”的定位不清楚有很大关系。

  儿童期的人格发展影响一个人至深,很多研究都发现,许多自杀或忧郁症的成因,从早期人格发展中就已埋下导火线。

  什么是黄金人格期

  零到一岁的儿童,是发展自信及安全感的关键期。此时的孩子需要肢体的接触,像拥抱、亲吻、握手,需要父母或重要他人如老师的倾听。如果缺少肢体的接触,爱的匮乏会让孩子在未来遇到挫折时,因缺乏安全感转而攻击自己。别小看只是母亲的短暂离去,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

  3岁定终身也是有道理的。1~3岁的孩子开始探索世界,这时吃饭掉饭粒,或是玩电插座,父母的态度不应是打骂制止,而是握住小手教导。如果阻断探索心,孩子的存在感自然低落。

  3~6岁,则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好奇,父母这时要正确的引导认知,否则孩子长大后,会有罪恶及内疚的情感性疾患。如10岁的小祥,下了课喜欢和同学一起打球,打完球再回家写功课,但父母认为打球会影响成绩,不让他打,小祥很沮丧,跟同学说,他好想死。

  6~12岁,是孩子通过老师和同学,开启认识世界的窗口的阶段,许多父母这时都忘记放手。孩子依附在父母的观念下成长,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未来不会跟自己相处,也不会跟别人相处。反之,社会适应力越高,受挫的能力也会越好。

  12~18岁的孩子,必须在同学关系里找到自我认同,是进入大社会前的关键期。这时的孩子需要同学与团体关系证实自我的存在。但父母都怕孩子飞走,对于同学人际关系反而严格限制,导致孩子的感情没有出口,自我角色也会混乱。

  “后青年”忧郁

  回头想想,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你是怎么过的?你的父母又是怎么要求你的?

  执业20年的精神科医师王浩威说,在他的病患中,最近出现庞大的“后青年”及“后中年”忧郁问题。站在事业成功的顶峰,人生突然走不下去了。因为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何而战?“自我概念被压抑,很容易失去自发性动机。”王浩威说。黄金人格期中自我系统的发展,深深地影响成人期所有生涯发展是否顺利,以及一个人终生追求的价值。

  观看自己的生命历程,有时很残忍,但也是人生找到下一个出口的必要路径。

  当很多人还在思考我是谁时,四校联合校长曾志朗很小就开始思考:“我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曾志朗说,就生物的多样性来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命花园。真正的多样性是,我跟别人不一样没关系,别人跟我不一样也无所谓,在不一样里,也许生活情境很好,也许并不理想,两者间如何找我的定位,然后如何增进我自己。这个世界,有木匠、有工匠、有科学家、有舞蹈家,也有扫地的清洁工,这个世界组合起来就很美。“了解生命,一定要从这个地方去想。”他说。

  “这么多人想放弃生命,因为生命中缺少一份值得。”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许文耀说。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但是陪着他面对人生的,其实只是妈妈刚出炉的馒头,一种热腾腾、冒烟的幸福。这里面有一个愉快的记忆,就是孩子跟妈妈→做的过程→相互的陪伴→慢慢变出馒头→好吃的香味……生命中真正的曙光,常常就是来自重要他人,及共同相处的发展历程。

  努力不能解决一切

  “我已经够努力了!”“我的努力就到这了。”“你不要叫我再努力了。”这是很多孩子和父母的对话。努力,也是目前生命困境的一大迷思。努力不等于能力,努力并不能解决一切。“我们应该强调能力增强观,遇到挫折,能力不够没有关系,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强,看到自己能力的长处,就能设计脱困的方法。”许文耀说。当做到欣赏、悦纳、肯定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别人,身心自然能安适地立足天地之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