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腐败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17:45 廉政瞭望杂志

  □文 许察金

  最近,报载某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占受访总数67.7%的人表示,如果发现领导有贪污受贿行为不会主动向检察机关揭发;35.9%的人会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生活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待腐败采取了容忍的态度。这种容忍态度至少说明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两个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腐败行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胞,由异态变为常态,人们开始习惯它并接受它,有了社会心理基础;二是反腐败形势还非常严竣,腐败现象正由潜规则向显规则方向制度化演变,改变起来显得非常困难,如果不能有效调动全社会反腐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腐败分子就大有藏身之处,逍遥于法外。这也正是当前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开展所必须攻克的难关。

  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受访者对待腐败采取容忍态度呢?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害怕打击报复。近些年媒体披露,因举报而查办的大要案,几乎举报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有的甚至被开除工作或者关进监狱。二是顾忌官官相护。近几年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显示,腐败正在向团伙式方向发展,举报查处一个,往往会带出一伙,因而举报已起不了多大作用,许多案子都是经中央批示或异地查办才得以侦结。三是明哲保身,少说为佳。这类人不愿惹事生非,对腐败现象抱着无所谓的麻木态度,认为反腐败是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的事,自己何必“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四是担心“水至清则无鱼”,自己办不成事。社会上有种人,看到别人腐败他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之所以能够容忍腐败现象,一来可能他自己就是腐败的受益者,二来可能自己有些事还得靠“跑”和“送”才能办成,反腐败不是自绝后路吗?因而还是少反点为好。

  上述几大原因说明,我国反腐败巨大的社会声势和氛围远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各种有效监督机制和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但是,不管反腐败的形势如何复杂而艰巨,我们都应该看到,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民主与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制度反腐与社会反腐实现有机统一,那么,见了腐败,全社会都会喊“打”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