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教授:现有制度框架有发展民主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17:49 国际在线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中央党校教授:现有制度框架有发展民主空间
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 王长江

  “反对者总要拿那些不是常识的常识来给人扣帽子。按照固有的理论延伸出来,一党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民主的选举,没有民主的选举就没有真正的所谓的民主。这个简单的线性逻辑党外的一些人和党内一些保守派思路都是一样,只不过朝着两个方向,理论出发点都在一处”

  特约记者 王刚 发自北京

  王长江的打扮有些古怪,上身二指背心,露着膀子,几分剽悍;下身西裤皮拖,透着优雅。与人交谈,他总是刻意保持着一段礼貌的距离,这个距离有2米,让你看不清他厚重眼镜背后的面部表情。他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这个距离,你靠近,他退后。

  6月,房间里热得不行,他却依旧不开空调。因为家属院整个夏天都在号召节约用电,谁家空调开得太低是与节约社会的基本国策不符。这个房子是中央党校的房子,他人是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自然积极响应。

  闷热、干燥的空气让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口干舌燥般的火药味。事实上,他说,整个6月,这样一种火药味就在他的生活中始终持续不断。导火索来自于5月底他在《北京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论述党内民主的,名字叫《辨析关于民主问题的几个疑虑》。在文章中王长江探讨了有关发展党内民主的几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即是:发展民主一定会导致多党制吗?他的结论是,不,一党制条件下同样可以发展民主。

  他没有想到这个观点会在之后给他带来很多困扰。最初,在一天晚上散步的时候,他碰到同在中央党校工作的教授王贵秀,后者对他说,网络上把我们的观点对立起来了。

  王贵秀之前在《北京日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强调中共如果不合理分权,就不可能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两篇文章发表的时间相隔很近,外界多数认为,这是二王在理论上的一次交锋。一个坚持一党民主,一个坚持合理分权。

  王贵秀当时问王长江怎么看这些评论,后者说,没什么看法,比较淡然。

  再后来,外界关于王长江那个说法的说法就多了起来,尤其是来自香港的媒体,整天围着他转。他都拒绝了。他说,香港媒体喜欢给学者扣帽子、分左右。

  如今,他终于觉得这是一个说话的机会,接连两个小时,他没有喝一口水,而且之后还显得意犹未尽。

  一党民主有解决方法

  人物周刊:今天引起争论的这些问题,事实上在2006年,你已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当时你只是提出了问题,比如在坚持一党制的前提下能否搞民主;比如在不走三权分立的路子上能否找到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如今你再度发表文章,是不是已经对之前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王长江:一年来,我有一些逐渐定型的思路。我觉得一党内发展民主的提法是这样的,按照我们的逻辑框架,政党是把民众和公共权利连接起来的一个东西,因为政党政治就是民众和公共权利之间的一种互动。这就是民主政治。

  这里的政党是一个概念,它到底是一党还是多党,还是政党和别的东西共同组成的一个混合体,都没有固定的模式。

  西方通常认可多党制,一个党只能沟通一部分公众,许多党才能沟通全部。美国认为两党就可以了。选择一党的呢,成功的例子不多。为什么呢?一党只沟通一部分公众,它又没有其余足够的渠道,这样最终的结果是,执政党沟通不了全部的公众,其他党派又没有生存的条件,这样就造成了公众和执政党的诸多对立,中间许多公权沟通不起来,没有足够繁荣的利益沟通机制。

  这说明一党很有可能导致这个结果,这就取决于你一党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有没有足够的魄力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包容性。过去意识形态没有包容性,经济上又搞的是计划经济,个人的利益诉求被压制,这就造成不允许利益沟通,是走不通的。

  但是,实际上从历史的发展上看,不光都是失败的例子,也有个别成功的借鉴。比如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它执政71年,在它的执政历史中它起的沟通作用还是很好的。它的成功在于,它第一承认了阶级存在;第二承认了阶级之间有矛盾和冲突;但第三,它说,可以把冲突变为一种合作。怎么合作呢,通过政党内部的合作,在政党内部建立不同的阶级诉求体,把社会上最主要的几大阶级全部纳入党里面。通过党内的协调,成立若干机构,一个机构代表一个阶级,通过机构之间的沟通达到各阶级之间的利益沟通。

  人物周刊:这和党内有派有什么区别?

  王长江:这不是派别,这是通过机构的形式,以机构来体现,如设立工人部体现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样通过部门协调切割出一些合理的利益分割点,通过合理的协调机制,工人和农民之间,农民和城市人之间都在一党内通过协调机制来达成沟通。

  另一种方式是,比如日本的自民党,以党内派别的方式来解决,那也是解决的办法,而且我认为也是比较好的办法,因为它各阶级有了明确的代表者,这个代表者都是派别,这些派别都具有明显的政党性质,有自己的报纸,也有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样一来它起的也是多党的作用,但这些多党都是包容在一个政党之内的。

  一党民主,至少我们说它有这样两种解决的办法,不能说没有办法。

  另外,不用政党,在过去看来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政党来沟通,如今看来并不这么单一了,因为又出现了其他很多种形式。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媒体、网络。像这些新兴介质的出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政党的部分功能。还有非政府组织。很大程度上民众可以通过这些机构和公共权力达成沟通。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起公民与公权沟通作用的既有政党,又有媒体,又有非政府组织,这几块为我们组成了一个大的政党概念,即公民参与政治的工具概念。

  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结果,我们当然可以达到一党领导下的民主发展。因为在中国现有的情况下,走多党制的路子,注定会出现大乱,遭殃的是老百姓。从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有没有发展民主的空间,我们现在眼前要走的是这一步。我的观念是,看现有的有没有空间,如果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这个路必须要走的。我和别人不一样的一点是,我认为这个空间还是有的。包括分权监督也好,制衡也好,我认为在一党的基础上还是有的。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还是可以做很多的。(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