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0:27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经历

  记者:你来北京后做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最初你们请部长们来参加,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赵启正:部委层面都要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实是我们的主意,但出席发布会,也不是都需要说服,很多同志是很支持的,我打个电话一请,人家就来了,到后来,都不用我打电话了,双方办公室商量好时间和内容,就开始具体准备工作了。好多外国记者说,中国的部长了不起,说起数字来如数家珍,他们的部长办不到。

  记者:新闻发言人制度挑战了一些潜规则,推动这个制度的建立需不需要说服更高层次的领导人?你有上方宝剑吗?

  赵启正:你正好说反了,我们是在上级领导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没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我们怎么能取得进步和成功?我们在全国各省市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是列入干部培训计划的,得到了各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目的是:一是培训干部,二是在舆论上推动新闻发布制度,事实上第二个任务更重要。办班时,当地报纸有很多报道,“新闻发布”逐渐称为“显词”,让它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需要。使人们都了解其义。单靠通知,效果就不会那么好。

  记者:有记者感觉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时反而造成信息垄断,一些信息的发布,都推给新闻发言人,而新闻发言人又不及时发言。

  赵启正:没有的事!没有建立各级新闻发布制度前,想推诿,也可以用各种理由推诿;不是原来并不推诿,因为有了制度就推诿了。这个感觉不合逻辑,如果这个感觉能成立,岂不是建立新闻发发布会的制度就错了。记者也需要学习。

  真实、公正报道能促社会和谐

  记者:你当过7年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今年4月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不知你是否关注?

  赵启正:我没有仔细跟踪这个案例。一般来说,各级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都在加强中。其实,不仅是政府,

医院、大学、企业等各种机构都应有危机处理意识。在国务院新闻办在全国各省市举办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中,“危机处理”是一定要学习和训练的。

  记者:但也有一些被批评单位和官员,会寻求媒体主管部门的帮助,你赞成这么做吗?

  赵启正:我觉得事件当事人不要回避向社会表态的责任,企求简单地请媒体主管部代替自己解决问题。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媒体主管部门可以代行解决的。我要为媒体说两句公道话,比如你这个地方失火了,但媒体对失火没责任,对救火也没责任。对媒体最大要求应该是两个字:真实。真实、公正的报道能促进社会和谐。

  记者:你说过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那什么是负面报道呢?

  赵启正:如果不实事求是,不说实话,反而违反了国家利益。但是有的实情属

国家机密,发言人说了,会对国家不利,就不可以说,但不能说谎,当然要维护国家利益。我曾说过,我们报道要追求好的效果。比如说禽流感来了,如果我们及时报道禽流感,就会使公众有预防禽流感的意识,也会和政府配合,你让我杀鸡我就杀鸡,让我不吃鸭子就不吃鸭子。那么这种报道对禽流感防治是正面还是负面?报道的效果是积极的,就是正面的。

  正面和负面,要从总体的和综合的效果去判断,有助于大家了解问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我觉得都是正面的报道。如果你无法判断新闻本身是正面还是负面,你就从效果判断,从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有利于社会来判断,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看?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