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关键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4:14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到1990年代末,孙树华的几家塑料厂加起来也不过每年几千万元的销售额。但1998年的长江洪水给了孙树华一次生意上的飞跃机会,他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抗洪抢险所需要的塑料编织袋,赚到了不少钱,并且还成立了一家号称长江以北最大的塑料篷布厂。

  2000年,孙树华觉得塑料行业增长空间有限,他试图寻找“做大事”的机会。这一年4月,他将手下几家塑料生产厂组建为华林集团——“华林”,取了他自己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以及与他关系最好的五弟孙树林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

  成立华林集团的同一时间,孙树华如愿拿到了他的第一个国家重点项目——为

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年产10万吨的聚乙烯(PE)管材生产项目。农业银行为这个项目贷款4.5亿元,该行河南省分行前任行长张银海说:“华林拥有长江以北最大的塑料篷布厂,这是华林拿到PE管材项目的原因之一。”

  但华林当时毕竟只是在河南周口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塑料厂。据悉当时国内共有41家企业,其中包括4家上市公司,都递交了项目申请报告。

  华林的优势何在?据张银海介绍,华林由于从事的是农用塑料生产行业,跟水利部打交道较多,关系较好。“这其中水利部的推荐应该发挥了作用吧。”

  这个总投资12.5亿元的亚洲最大PE管材生产线项目,华林拿到以后,实际上并没有资金实力投资兴建。“觉得项目很有前景”的张银海在一次省里开人代会之际,将项目介绍给河南安彩集团当时的董事长李留恩。最终,安彩出资3000万,与华林共同组建安彩华林化学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并持有30%股份。此外,安彩还提供了4290万元作为运营资金,并承担起1.35亿元贷款担保责任。华林则以土地等固定资产入股。

  安彩华林是在2002年6月注册成立的,其PE管材可行性报告三个月后才得到国家计委的批复。但早在当年5月,农业银行的4.5亿元贷款就已经到达华林的账上。

  张银海对此的解释是:“我们是冲着华林集团贷款的,而不光是看这个项目公司。”至于9月国家计委才批下项目可行性报告,张的说法是:“项目报告还没得到审批时项目就启动,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不是这样,也没有今天的安彩集团呀。”

  张银海的儿子张超的建筑公司参与了安彩华林PE管生产线的兴建工作。到2003年,由于SARS的影响,项目暂时停工,张超退出。对此,张银海说:“我儿子是参与投标获得这个项目的。我当时不知道。我知道后就劝他,不管做不做得好,最好不要做。”

  安彩和华林的合资关系仅仅维持了9个月。李留恩提出要撤股,并且索要已经投入的7290万元资金。至于撤股的原因,李留恩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解释是,觉得华林的管理家族味太浓,极度混乱,孙树华独断专行,安彩方面在管理上插不上手。“进入以后才发现上当了,孙树华是一个招摇撞骗的人,一个坏家伙。”

  李留恩说,他后来碰到张银海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批评他“不该将安彩拖进来”。对此,张银海说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当初根本没料到孙树华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至今,安彩集团还有3000万元未能从华林讨回,并且1.35亿元的担保责任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从头顶掉下来,银行有可能从安彩的账户里划走这笔钱。

  与两位“受害者”所描述的情形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安彩在这件合资案里只是充当了一个“托儿”的角色。当“托儿”的功能完成后,安彩便急于退出。

  “反正损失的是国家的钱,又不是自己的钱。”一个对这起合资案较熟悉的人士说,“华林借助安彩集团的巨大影响力,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当安彩撤资后,孙树华因为害怕与华林有债权关系的银行失去信心,而不惜假造安彩集团的公章,并模仿李留恩的签名,以维持合资关系仍在继续的假象。

  华林向农行申请的4.5亿元贷款,张银海介绍说,“完全符合贷款程序”,是由淮阳县支行报到周口市支行,到河南省分行,到农行总行,层层上报的,总行再派工作小组到淮阳考察项目情况,并最终由总部批准的。

  但根据一位农业银行内部的人士透露,孙树华在农行的贷款,还是有人脉资源在起作用。“华林前后向农业银行系统贷出了二十多亿的款项。贷款都是直接由总部批准的,凡是涉及华林的贷款,下面的分行不要问为什么,一律放行。”

  农行系统与孙树华有着不一般的关系,从种种迹象中并不难看出。华林有一支专门负责融资的团队,几名成员都是曾在农业银行工作过的人。2005年,农行周口市支行一位行长被立案侦查,其中查出这位行长的司机有一张由华林提供的700万元存折。另有一位支行行长离任后,就去负责曾经由华林拿下的南阳

天池崖水电站建设项目。

  2005年,华林陷入债务危机后,农行周口市支行信贷员鲍建主动辞职离开农行,自告奋勇地来担任华林集团法定代表人。据一位接近孙树华的人说,此人之所以在华林陷入困境之际“勇敢地走进华林,为华林分忧”,完全是因为他被孙树华的“义气”所打动。

  “我们要与华林共存亡”

  PE管材项目为孙树华赢得了巨大声望,取得了来自政府层面的重视,可以说这是他继续获得更多“大项目”的一个支点性项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PE管材项目使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开始对孙树华刮目相看,承诺在政策上给予孙树华全力支持,还特地划出一千六百多亩土地,为华林打造工业园区。

  孙树华此后成为淮阳县里的明星人物。

  在一个贫困的小县城里,华林集团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企业,受到需要发展地方经济、建立政绩的政府官员的呵护,其实并不奇怪,政府官员们于公于私都乐于帮助一个迅速崛起的明星企业。

  在县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孙树华在淮阳获得了三千余亩土地。这些农用地被从农民那里征用过来,改为工业用地。

  在华林集团大门外的水泥地上晒小麦的当地农民,纷纷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他们的土地被华林征用时的情形:“他们在村子里一家一家地找农民签卖地合同。有不愿意卖地的农民,当即被押进车里带走。”

  这些土地以一亩地2.2万元左右的价格得到,成为孙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的资产。抵押给银行时,每亩地作价至少在10万元以上。

  2005年华林出现困境以后,淮阳县政府调集了6000万元资金,帮助华林还债,其中包括政府扶贫款及淮阳县一中的教育经费。周口市当时的市委书记在会上表态说:“华林是我们周口最大的企业之一,我们周口与淮阳要与华林共存亡!”

  据周口市政府网站报道显示,在此后的两个月之内,周口市政府班子、河南省以一位副省长为首的几位领导分别到华林去考察慰问,他们将这场媒体风波形容为“竞争对手的点火”和“媒体的炒作”。一位副省长在考察华林时还亲切地对孙树华说:“树华,能挺得住吗?”孙树华的回答也充满豪气:“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只要我不被唾沫星子淹死,我就要把这个企业办下去。”

  2006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也下发过一份文件,文件名带有“紧急帮助华林集团重新崛起”这样的句子。该文件建议华林的债主银行不要单独起诉、冻结资产,并希望银行为华林提供封闭贷款以帮其渡过难关。

  一些保护之举甚至令正常的执法行动都难以展开。2005年,河南省

审计局两位工作人员受到局长派遣,带着执法证到华林集团审查华林的资产情况。起初周口市审计局不予配合,理由是他们必须先征求周口市委领导的同意。当两名审计人员进入华林后,淮阳县的一位县长赶过来“全程陪同”,两三天以后,两位审计人员毫无收获,忽然接到派遣他们出来的局长的电话:“你们回来吧。”两名审计人员无奈地离开,此次资产审查就这样不了了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