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钢到陈竺 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03:25 新京报
从万钢到陈竺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无党派人士陈竺任卫生部长

  从万钢到陈竺 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万钢上任之时,各界将其定义为1972年傅作义辞任水利部长后“35年来首位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部长”。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届政府中,共有15位部长为非中共人士。

  早在两年前,中央就已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即“五号文件”),其中表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以上地方政府要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这也是万钢、陈竺得以委任的依据。金安平说,有了陈竺,万钢不再是一个孤证。

  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表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语境下,陈竺的任命无疑是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大亮点,而且陈竺将拥有更大的空间应是不争的事实。

  陈竺会改变什么? 医改期待下的机遇与挑战

  去年8月,陈竺曾在一次会议上谈及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如今看来别有深意:“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怎样参政议政,怎样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合作共事。”非党人士部长与党组之间的合作模式,正是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宋福范称,从解放初期的经验来看,今后还是会采取部长列席党组会议的模式,“党组会议首先征求部长的意见,这样即使部长没有表决权,也可以影响党组的决策”。

  和科技部的党政结构类似,万钢被任命为科技部长后3天,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兼任党组书记,此前,科技部和

卫生部的部长和党组书记均由一人担任,此党政结构或有利于非中共部长履职。

  万钢上任之初,在回答本报关于“行政首长负责和党委决策如何协调”的问题时,曾表示“这是一个挑战”,他将会“在工作当中积极贯彻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方法,创造新的合作机制”。这也将是陈竺面临的一个挑战。

  除此外,对于新任卫生部长陈竺而言,目前迟迟未出台的医改方案将会是其上任后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对于新部长的任命,北京一位三甲大医院的院长昨天表示,希望作为医学科学界专家的部长上任后,今后国家的卫生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专家的智慧,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至于陈竺上任会不会为目前各界关注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新风。这位院长强调说,医改不是卫生部一家的工作,也不是一个新的卫生部长上任就可以很快成功的突变过程。今后,中国的卫生事业,要靠大医院的均衡布局发展,同时也要加快社区和公共卫生的发展,希望陈部长能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想法,更加理解医务人员的苦衷和想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更进一步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 本报记者 李静睿 魏铭言

  “科研是他的命根子”

  人物

  昨日下午,获知陈竺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后,陈竺的夫人陈赛娟表示,卫生部部长牵涉到国家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医院和百姓对他的期望很高,各方面压力很大。“他这个人比较认真,而我们两个人又长年不在一起。希望他在工作之余,要注意身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