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十年风云激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2:27 大众网-齐鲁晚报

  

港片十年风云激荡

  

港片十年风云激荡
2007年6月,香港回归10周年献礼影片《老港正传》《每当变幻时》相继与观众见面。十年之前,香港电影走入最低谷,十年之间,香港电影从沉浮走向蜕变。

  1997·《香港制造》:

  成长的记忆与阵痛

  以青春反叛为主题的草根写实片《香港制造》,舍弃了《英雄本色》以来的黑帮片的浪漫主义情怀,而以反英雄的方式展示黑帮小混混看不到希望的明天。特别是影片所选取的公屋这一狭隘、压抑且黑帮横行的香港草根者的生活环境,浓缩了香港经济起飞很长一段时间当中的历史,更是浓缩了一代青年人成长的记忆与阵痛。

  描写回归前夕港人的心态,描写草根香港人的真实状态,是1997年港片的主流。同年,许鞍华的《半生缘》,在兜兜转转的老上海的爱情故事中融入了港人面临回归的心态。还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泄》等作品,也都突出了回归这一现实。

  1998·《风云:雄霸天下》:

  武侠片的分水岭

  《风云:雄霸天下》是年度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代表着回归初期香港电影意图“救市”的主要方式,即在本土资源的基础上迎合潮流、结合高科技。

  《风云:雄霸天下》也是香港武侠电影中的一道分水岭,在该片中,高科技代替了功夫功底,成为武侠电影中的最重要的元素,此后的香港电影,如《中华英雄》《蜀山》甚至是《老夫子2001》等,都是以高科技为主了……

  1999·《喜剧之王》:

  经典的诞生

  《喜剧之王》是周星驰从喜剧逐渐转型的过渡期作品,无数经典的台词与表演,让《喜剧之王》注定成为港片的经典。

  1999年港片中不得不提的作品还有《暗战》,该片在传统香港警匪片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少斗智斗勇的心理因素,而成为香港警匪片中的佳作。1999年的《星愿》也值得一提,张柏芝因为这部电影一炮而红。

  2000·《阿虎》:

  刘德华的悲情

  2000年的香港电影总体平淡,以至于连《卧虎藏龙》这样并非典型港片的制作,都要成为香港电影2000年最重要的印记。这是一部由李安执导,多位香港与内地工作人员参与的武侠片,也是一部向逝世不久的胡金铨导演致敬的作品,更是一部在本土不被看好但在西方获得佳评连连的文艺式的武侠片。

  纯正的港片里,也许《阿虎》值得一提,这是刘德华转向悲情的作品,此前他主演的作品,主要是表现他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但在这部新片中,他表达出了悲情的一面。

  2001·《少林足球》:

  周星驰印记

  《少林足球》是周星驰这一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佳作,将电脑特效与他的无厘头风格结合在一起,并获得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奖项,是周星驰电影生涯的又一个台阶。

  2001年无法让人忘怀的电影还有《麦兜故事》,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香港原创动画电影作品,该片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表达了对香港的致敬之情。

  2002·《无间道》:

  一个传奇的诞生

  香港多黑帮电影,《无间道》是一部别样的黑帮电影。相比于传统的香港警匪片重武轻文的作风,《无间道》既有均衡严密、张弛有度的剧情设计,还有人物性格丰满的塑造,再加上多条叙事线索并行而显出导演的功力不俗,在整体上成为一部人物丰满、扣人心弦的娱乐片。

  《无间道》系列影片不是简单的黑帮打斗,通过对卧底这一群体的多样化展示,体现了社会的复杂性,甚至涉及到一些浅显的社会性和人道主题,很有一点黑帮史诗的味道。

  2003·《PTU》:

  新鲜的警匪片

  杜琪峰在香港电影中的地位无人可比。杜琪峰的作品并非局限于警匪片,即使是在传统的警匪片中也常常注入新的血液,如《PTU》,在一个意外的失枪与寻枪的故事中融会了人与命运博弈的精彩隐喻,再加上通过精巧的构思,将香港街头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普通场景配上灯光、声音等电影元素,使其散发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而成为这一年度警匪片中的佳作,并影响了此后的《旺角黑夜》等作品。

  2004·《功夫》:

  港片的草根与自信

  2004年的香港电影多元而热闹,《新警察故事》《江湖》都有突破,还有《魔幻厨房》《花好月圆》等最具传统港片特点的电影。但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显然是周星驰的《功夫》。《功夫》以高度的黑色幽默感重构了香港电影的功夫神话,而且,影片在电脑特技所带来的现代化、时尚化、潮流化的背后,是港片一贯的草根本质以及自信自强的香港精神。

  2005·《头文字D》:

  新天王的魅力

  2005年的香港电影实力平均,《黑社会》《如果·爱》《神话》都有重振港片雄风的实力与野心,但最后胜出的却是娱乐新天王周杰伦主演的《头文字D》。《头文字D》当年在香港取得3786万港元的票房收入,这个票房成绩说明香港电影仍在低谷,但《头文字D》清新的风格,让人看到香港电影的一线希望。

  2005年,香港电影不得不提《黑社会》(内地名《龙城岁月》),这是导演杜琪峰史诗性黑帮电影的野心之作,从长远看,《黑社会》已经超越了类型电影单纯概念。

  2006·《墨攻》:

  港片回归自我

  《墨攻》是张之亮沉寂数年而复出的冷兵器时期的战争大片,以平实的手法刻画了两军对垒时的斗智斗勇,也一改近年来华语古装大片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恶习。香港电影终于回归自我。

  《宝贝计划》《伊莎贝拉》是年度让人惊喜的作品。在《宝贝计划》中许冠文、成龙和古天乐,三个不同时代的明星,三种不同的演绎喜剧的方式,被陈木胜借一个婴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不俗的幽默效果。彭浩翔在《伊莎贝拉》中借回归前夕的澳门述说自己的香港情怀,该片从主演到导演,都让人看到香港电影崛起的希望。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