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厅红馆见证着香港的每一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2:59 三秦都市报

  不论回归前还是回归后,“添马舰”“茶餐厅”“红馆”都在香港政治和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少港人说:一旦离开了香港,也会挂念着茶餐厅。而红馆则见证了一代代巨星的诞生、崛起甚至没落;半岛酒店在九龙半岛靠海的角落上,凝望着香港,一望79年,站在那里就像是道不尽的香港沧桑……

  添马舰昔日禁地 今日宝地

  “添马舰”原来是一艘产自英国康和“添马河”军舰的名字。1901年,这艘舰船被派往香港,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驻港的主力战舰。1941年,这艘战舰被日军炸沉在香港码头。战后,为纪念添马舰这艘曾保卫香港的战舰,英军便把海军基地命名为添马舰。港府曾在战后打捞添马舰,一部分出水的木板,据说做了圣约翰教堂的大门。1990年代,为配合中环商业区的发展,政府把海军基地迁往昂船洲,英军驻港总部则保留,原本船坞所在之处经填海后成为一片空地,这片空地亦被称为 “添马舰”。

  沿着长长的通往海边的廊桥走去,昔日的驻港英军三军司令部、今解放军驻港总部威尔斯亲王大厦的侧旁,一块空地十分扎眼,以“添马舰”命名,有纪念香港烽火岁月之意。“这块地的面积有4.2公顷,特区政府早就有占去修建新港府的设想。”“保护维港行动”组织发起人、香港立法会议员郭家麒说。

  不光是政府看中了这块面朝海湾和九龙半岛的土地,香港立法会也早就瞅上了,并有意从中环的三层老建筑里迁移过来,与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相依为邻,在近乎维多利亚港湾的边沿,构建香港新的政治军事中心。

  政府提出在添马舰兴建新政府大楼的一个理由是预计每年可节省现在租用的办公室3180万港币的租金,而且可以增加2700个就业机会。

  “香港回归十年了,添马舰地皮晒了十年,真让人心痛。”在多个场合,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对添马舰工程迟迟不能上马扼腕,他所心痛的是,那实在为一块昂贵的地皮。

  港式茶餐厅 老味道正在消失

  4月12日,香港民主建港联盟建议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向联合国申请,把港式茶餐厅申请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由是,港式茶餐厅具有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0项基本条件,包括:这是香港人独有的食店、提供糅合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由于食物“平、靓、正”,历经多年,演变成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独具特色亦能彰显香港本土文化。然而,“申遗”却遭到了一些

美食家和文化人的抵制甚至愤怒。他们说,“最重要的是,味道消失了。”

  “离开香港那些年,我总在想,什么时候能回去再喝上一杯香港茶餐厅的奶茶?在心里,这似乎成了家乡的代名词。”啜饮了一口奶茶,50多岁的薛兴国说。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孩子,人近中年又渡海去到台湾谋生,十年后再次回到香港,历经岁月沉浮,已经是一个10岁孩子的父亲了。他是一个文化人,在台湾时做到《民生报》的总编辑,与古龙私交甚好,甚至有传闻古龙的一些小说是由好友薛兴国代笔。现在,他依然是《联合报》驻香港新闻中心的负责人。只不过,大侠过后,世间再无英雄,薛兴国开始关注香港的饮食,写写养生之道。“我相信,香港的茶餐厅是香港人独有的集体记忆。”他略带沧桑地说。

  茶餐厅作为大众食肆的代号,见证了香港大半个世纪的变迁,它充满平民气氛,它承载的本土文化,给人一种“街坊”的亲切感。不少港人说:一旦离开了香港,也会挂念着茶餐厅。对于怀旧的人来说,茶餐厅在这里变味了。老街坊、老师傅、老伙计和现做现卖变成了游客、工业化生产和统一样式的新式食品。

  红馆 香港乐坛梦工厂

  红馆如果要开口说话,她要说的是这二十多年来,发生在这钻石形的建筑中一场场欢聚或悲离,狂热或孤清,缅怀或展望,恣意或恭敬。在这个1680平方米、可容纳12500个座位的无柱密闭空间里,音乐、掌声、记忆、情感自1983年开始储存、酝酿、释放。她见证了一代代巨星的诞生、崛起甚至没落,她经历过一批批过客的奋斗、挣扎甚至失败。她成为华人

演唱会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她是亚洲设备最完善的多用途表演场馆之一,也不仅仅因为她独特的上阔下窄的造型,而是因为她是香港著名的地标。红馆之所以是红馆,更因为她无人可代替的历史和无数人所留下的集体记忆和情感。

  红馆正名为香港体育馆,为什么会变“红”馆?这要追溯到19世纪。1884年,香港政府开始于红磡湾的位置填海——当时红磡湾并未叫红磡湾。工程很漫长,直到25年后,即1909年的一天,有个建筑工人如常在工地打一口井,突然井里涌出来的井水竟然是朱红色的。信奉风水的承包商大为紧张,立即请来风水专家“诊断”。风水师勘查后,将朱红的井水归咎于动土伤了香港的龙脉,流出的井水实质是龙血;另一方面,井水被送去化验,科学的诊断结果显示,导致井水变红的原因是由于含有硫化铁及汞化物。无论听信哪个原因,就因为红色的井水,这个区从此以后便被称作红磡。

  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馆,就是因为她位于香港红磡区。

  1983年4月27日,是红馆诞生之日。那天,香港总督尤德爵士站在这座如倒置的金字塔的香港体育馆前,主持启用仪式。体育馆的开幕是全港的大事,成为全城焦点,电视台直播了开幕仪式的整个过程,有媒体更称香港体育馆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工程之一”。

  半岛酒店 九龙岛畔的“远东贵妇”

  半岛酒店在九龙半岛靠海的角落上,凝望着香港,一望79年。它看着英国人开来了军舰,看着日本人的军队从不远处上岸。它观望着对岸的金紫荆广场上降下了象征英女皇统治的英国国旗,升起了中国国旗和紫荆花区旗。它望见最后一任港督踏上了回乡的轮船。它站在那里,就像是道不尽的香港沧桑。

  半岛酒店,这位香港酒店业的长子,承载了荣耀和历史。在不久前美国Zagat调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香港半岛酒店被评为全球最好的酒店,在全球十佳酒店中名列第一。而今,有“远东贵妇”之誉的它,开始将眼光瞄向广阔的内地市场……

  半岛酒店凝视了港九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代表了香港最顶端的上流场所。

  半岛酒店最著名的门童是一位已经去世的陈姓阿伯,他12岁就加盟半岛,和他一起进入半岛酒店工作的还有一群年纪相仿的孩子。“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走出位于天台的宿舍,在楼顶张望,有远洋船来,就代表有生意做,有钱赚了,半岛是最美的,船上的客人怎能不来喝茶?”在陈伯生前的一次谈话中,他动情地回忆加盟半岛初期的情景。

  有客人要来了,陈伯和他的伙伴早早地整理好行头,又开始立在那雕有一对门神的大门前了。或许,他的一个微笑可以换来先生小姐们几十毫的打赏。“那时,半岛酒店还没有装冷气,一到夏天就靠风扇哗哗地吹。”

  这是陈伯的回忆。数年前,陈伯因病离世,可他那标准的“半岛式微笑”照片,至今还在半岛酒店集团营运总监包华先生的办公桌上,半岛酒店的一个频道里,每天都在播放一段录像:在酒店70周年的盛典上,陈伯带着70个小门童接受老板嘉道理先生的嘉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