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香港游 杭州人来往更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5:45 杭州日报

  记者 金杭婷

  十年前,杭州商人张建华就是香港的常客了。虽然,他只会一句粤语,我“母鸡”啦(粤语音义,意思是不知道),但他总是得意地告诉那些只能从刘德华电影里见识香港的朋友:“在那儿住一个礼拜,皮鞋都不需要擦一下,太干净了!”

  十年后,张建华的粤语没有一点长进,但他丝毫不用担心,因为从2002年开始,香港政府出台了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市民的普通话水平突飞猛进,张建华在香港甚至可以甩了导游完全“自由行”。

  像张建华这样的杭州人,如今越来越多,他们往往选择周四出发,周日回家,去香港就像回一趟外婆家。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日前宣布:十年来,内地赴香港旅游者从1996年的231万人次,增长到2006年的1433万人次。

  杭州市旅委数据表明:2001年,杭州赴港旅游者有7.68万人次,而这个数据在近年来飙升到17.32万人次,翻了一番还多。

  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记者对杭州旅游市场的十年香港游情况进行了采访,结果显示:杭州人对香港趋之若鹜的热情,除了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各类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宽松的政策,让杭州人的香港之行更加自由。

  采访对象:张帆(杭州中山国际旅行社副总)

  关键句:以前拥有一张赴港通行证多牛啊,现在不仅按需申领,而且公安部门还可以把通行证给你寄到家。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杭州与香港直航开始,杭州的香港游市场就被打开了一扇窗。目前,港龙航空公司直航的班机每天就有10趟,而同样的直航在安徽省,每天只有2趟,因为他们没有像杭州那么大的运输需求量。

  十年来,张帆感触最深的是:政策的变化为香港游带来了巨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浙江赴港游的各类便捷政策,在全国都走在前列。举个例子:以前赴香港,必须要有出境名单,那时候有张赴港通行证多牛啊。自从2004年7月1日,浙江首次开放了香港自由行,但凡杭州市民可以按需申领赴港通行证了,而且最近公安部门还可以把通行证给你寄到家。

  采访对象:姚烨奇(杭州市中国旅行社导游)

  关键句:作为领队,现在的游客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迫切地需要我。

  今天,姚烨奇又将带一批商务游客前往香港。昨晚,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以他带队的经验来看,桐乡和海宁两地的游客是近年来香港游的新经济增长点,他们经常来往于两地,参加各类皮革交易会,从中灵市面,革新他们的产品。

  可是,姚烨奇也同时发现:他的导游工作正在发生着变化。随着香港居民普通话普及程度的提高,各类汉字路牌的完善,酒店就有免费领取的地图,作为领队,他越来越“不被需要”了,现在的游客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迫切地需要他,因为我们的香港之行更加自由了。

  采访对象:丁韦(杭州市同仁广告公司总经理)

  关键句:只要周末有空,我会选择飞香港度假,尤其是在岁末的时候。

  丁韦喜欢阿玛尼的服饰,路易威登的皮包,巴布瑞的

香水——他那最时尚的行头都是从香港搬回来的,尤其是在岁末名牌打折的时候。

  他和这个城市的不少时尚人士一样,只要有空,就会飞往香港度周末。去年圣诞节前夕,他去香港购物。类似LV这样的专卖店,丁韦惊奇地发现:前后都是杭州话、萧山话、绍兴话在“飞”,浙江人的购买力实在不可估量。当然,这也依赖于香港优惠的税收政策,这里的品牌商品总是比内地便宜很多。而且从2004年开始,在杭州办理的银联人民币卡就可以在香港地区进行POS消费业务,还可以在ATM机上方便地取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