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驻港官员司锦泉:回归时刻我热泪盈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00 现代快报
中央驻港官员司锦泉:回归时刻我热泪盈眶
司锦泉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江苏南通人。

  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会展中心———交接仪式现场。时为新华社香港分社一名处长的司锦泉和众多来宾一起,共同等候7月1日零时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深知,全世界的目光,都已经锁定在维多利亚海港旁这个犹如大鹏展翅般的建筑……十年弹指一挥,“如今想来这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交接仪式前,我不停地看表

  政权交接仪式要到午夜才正式进行,但来自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的嘉宾都已提前进场落座。而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更是早早摆开了空前隆重的“阵势”。因为工作关系,司锦泉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那晚的维多利亚港湾特别特别的美。”

  回归时刻一步步来临,来宾也在陆陆续续进场,“虽然会展中心内人很多,但却非常安静。”司锦泉说,那天晚上大家很少说话,就连工作人员讲话时都不自觉地压低声音。但是大家往往都会做同一个动作:频频看表。

  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中英仪仗队入场后,双方礼号手吹响礼号、仪仗队行完举枪礼,查尔斯王子随后讲话。“他的讲话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分钟。”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这个时候,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一开始,现场安静得似乎连呼吸声都能听得到,但当国歌声响起,全场都沸腾了!”司锦泉说,亲眼看着米字旗徐徐落下,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冉冉升起,“这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多少年的等待、多少人的企盼啊……”那一晚,他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落泪了。

  从1994年入港工作的司锦泉,至今已抵港13年。他对记者说,“最动情、最难忘的,还是那一个晚上。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在眼前,印象还是非常深刻。”今年他将继续见证回归十年大庆,既是嘉宾又是工作人员,要负责来自全世界200多家新闻单位的采访安排。

  我看到特首以“香港之死”自警

  主权虽然回归了,“一国两制”这个创举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当时的国际社会多数持怀疑态度,“不少香港市民虽然口头上是欢迎、高兴的,私底下却也难免有些担心,特别是对‘一国两制’到底能不能落实,自己的生活方式会不会改变,社会能否保持稳定等问题感到不踏实。”

  1995年6月26日,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写过一篇封面报道《香港之死》,预言香港在中国的统治下将失去她作为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这篇文章当时在香港很轰动,并且影响了很多人,我也看了。”司锦泉说,它对香港未来的预测通篇就两个字:玩完。

  然而,今年不久前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以封面故事的形式,评价现在的香港“晴天有云”,给香港的发展打出了80分的高分。“这篇报道我同样也看了,这本杂志描绘美国、中东、欧洲,可都是‘一片黑云’。”

  这两篇报道,也在深刻影响着特首曾荫权。司锦泉告诉记者,不久前他曾在曾荫权的办公室里,看到挂着的《财富》杂志那期“香港之死”的封面,曾荫权说,尽管《时代周刊》给香港“平了反”,但他要时刻以香港之死的报道用作自警。

  “当初国际社会之所以唱衰香港,关键是因为他们有两个‘低估’,一是低估了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的诚意;二是低估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想不到

中国经济会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对香港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年下来,“一国两制”由构想变成了现实,香港各界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十年中“移民潮”变成“回流潮”

  虽说回归之后,香港经历了金融危机、非典等一系列打击,然而紫荆傲放,香港常青,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也令香港人的家国心态空前加强。其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移民潮”变成了“回流潮”。

  采访中,司锦泉向记者聊起了他在移民公司工作的一位朋友。“九七之前,曾经是我朋友最忙的时候;而近几年,又成了他最忙的时候。”所不同的是,这是两种不同的忙碌———前者是忙“出”,后者是忙“进”。回归之前,因为对未来的预期不够明朗,很多香港人选择了移民,据政府的统计,九七前的移民人数约有30多万人,“那时我这个朋友几乎很少有休息,忙得不可开交。”司锦泉说。

  “1997年香港平稳过渡,社会、生活都没有发生改变,且近年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这批移民的香港人又开始陆续回流,当初走掉的30万人中,大多数都已经又回到了香港。”司锦泉说,香港人用这种最有说服力的行动,给“一国两制”投下了信任的一票。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票,是越来越受欢迎的特区护照。“九七以前,申请英国护照的天天排长龙,约有120万人领取英国护照;九七后领取特区护照的已经超过420万人,占绝大多数。其中还不乏外籍人士。”当初,不少香港人士希望通过领取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抢着要做“英国人”,以便给自己今后提供更多保障和方便。然而回归后,香港人对中国人的认同度不断加强,加上特区护照得到的好处更多(目前获得了134个国家的免签证待遇),使得特区护照成为了“香饽饽”。

  香港的“马儿”跑得比以前更欢了

  在香港工作了13年,司锦泉坦言香港除了发展进步更快外,市民的生活习惯、社会习惯并没有因为“一国两制”而改变。“各界常用‘马照跑,舞照跳’形容这种不变,事实上是马儿跑得更欢了,如今已经成为香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当然,夜总会也是歌舞升平……”

  十年来,“东方之珠”的社会文化也更加“华洋杂处、中西辉映”。“就拿公众假期来说,农历新年、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中国的

传统节日都会放假,有些甚至内地不放的,香港也放;但西方的复活节等‘洋节’,也同样可以享受公众假期。”

  十年的风风雨雨,香港成功走过,“相信今后的许多个‘十年’,香港会更好。”

  快报记者 郑春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