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横祸鸡死人亡“闻鸡色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飞”来横祸鸡死人亡“闻鸡色变”
从4000只鸡死亡到三岁男童病逝,港人“闻鸡色变”。图为香港一家鸡档。 庄小龙摄1997年4月,香港新界地区4000多只鸡突然死亡。一个月之后,香港新界东区一名三岁男童患上类似感冒的症状,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同一年的8月,香港卫生署公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香港发现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

禽流感的个案。香港多个农场及街市,不时出现鸡只突然大批死亡的事件,香港市民“闻鸡色变”。

  随后,杀鸡、暂停内地活鸡供港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不仅影响了鸡档的生意、改变了鸡档的经营方式,更改变了香港人一直以来买鸡挑鸡的习惯。

  亲历故事

  吹鸡箩柚看好坏 昔时乐趣难再寻

  鸡档档主

  试过一天都卖不出一只鸡

  记者与庙街街市上笑姐、昌记等鸡档档主交谈,发现在禽流感后无论是鸡档档主还是普通市民,对于活宰鸡肉的感情依旧,只不过是比以前更加注重卫生。在这个街市经营的鸡档都已经多年,和街坊们有着很深感情。

  一位档主表示,禽流感期间试过一天都卖不出一只鸡,一月生意额只得平时的一成。“不过,大家都熬过来了。禽流感一过,基本生意都逐渐恢复。”这位档主表示,幸亏市民也没有因为禽流感而断绝吃鸡的念头,因为鸡档都经营很多年,如果说要转行真的不知道干什么好。

  市民

  大家没了吹鸡“箩柚”习惯

  “很怀念小时候同阿妈去观塘街市买鸡,看中哪一只鸡,阿妈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鸡两只脚,然后让我吹吹鸡屁股,看看是不是好鸡。”在湾仔上班的明哥说,分辨好鸡坏鸡,最土的办法就是看鸡“箩柚”,如果鸡毛顺滑而有光泽,没有湿烂粪便粘在鸡毛上,一般就是好鸡。明哥表示,有了禽流感后,虽然人们没有到谈鸡色变,吃鸡的人也依然很多,不过到街市买鸡,大家都没有了吹鸡“箩柚”的习惯了,就算是老人家也很注意卫生。“卫生是卫生了,但少了逛市场的那种感觉。”

  明哥还说,听说现在有人提议以后香港的鸡都要实行中央屠宰再运上街售卖,他是一万个不愿意。“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吃新鲜活鸡煮的鸡肉长大的,活宰鸡才有鸡肉味,冰鲜鸡的味道根本不能比。”据明哥透露,目前在香港已经吃不到即宰的活鹅,全部都是中央屠宰,有一阵他到兰桂坊附近一家有名的吃鹅肉的酒家吃饭,感觉鹅肉不如以前的味道好,后来才知道,按规定鹅都必须中央屠宰后才能拿到饭店烹饪。

  (记者孔华、叶卡斯)

  香港年度节点

  1997年7月~1998年6月

  1998年1月3日 香港特区成立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

  1月8日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取消对非法抵港的越南人士实施第一收容港政策。

  3月3日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自1998年起,每年10月1日国庆日,香港都将举行烟花汇演,以示庆祝。

  4月5日 “香港回归纪念碑”举行揭碑仪式。

  4月8日 香港临时立法会最后一次会议闭幕,会议在审议通过了9部法案及议案后宣布临立会完成了历史使命,并举行了告别晚宴。

  5月2日 一艘由香港开往澳门的喷射船在大屿山赤鱲角新机场对开海面发生撞船意外,有一百多人受伤。

  5月25日 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选举产生。

  5月26日 香港最后一个用作羁留越南船民的万宜羁留中心正式关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