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易人“煲呔曾”接替董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特首易人“煲呔曾”接替董生
2005年6月2日,曾荫权正式参选行政长官,公布施政纲领。(资料图片)
特首易人“煲呔曾”接替董生
特首易人“煲呔曾”接替董生
奥运冠军抵港,董建华等与市民到机场迎接。
特首易人“煲呔曾”接替董生
黄霑2003年在“狮子山下”演唱会献唱。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2005年3月10日下午5时35分是个特别的时间。那一刻,担任行政长官职务近八载的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政府总部新翼会议室召开记者会,向全港市民宣布,因个人健康问题,不能完成第二届特首的5年任期,并已在一个小时前,正式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请求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的报告。

  在宣布辞职的个人讲话中,董建华用了三个“一路过来”概括八年来香港走过的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均得到落实,自由得到维护、人权得到保障,他说香港的前景,比就任之时更加充满希望。(记者邓柱峰)

  董生

  因健康问题辞去特首职务

  2005年3月10日,即宣布辞职当日,董建华以个人健康理由解释辞职原因:“由于长时期的操劳,在去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以香港利益为重,我考虑过向中央提出辞去行政长官职务。这是出于对香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我这些想法,曾经向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过。”

  任职香港行政长官的8年时间里,董建华每天都需要工作16至18小时,这对于将近68岁的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身体考验。自2004年第三季起,董建华开始觉得很疲倦,抵抗力减弱,毛病增多……他说,长期的操劳会影响工作效率,亦会影响思路,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影响是会很深远的,如果继续做特首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董建华当时的健康状况已到不能站得太久的地步。2005年1月12日宣读施政报告时,为了能站着一个多小时读报告,他不得不吃止痛药应付。这件事提醒了他,确实要认真想想退下来的问题。(记者邓柱峰)

  “煲呔曾”

  感谢董生对我的支持同信任

  2005年3月12日晚上8时30分,还是在政府总部新翼会议室内,署理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在特区政府所有主要官员和大部分行政会议非官方成员的陪同下,宣布代理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同时宣布新特首补选日期是7月10日,任期至2007年,原有治港班子全部留任。

  当日记者会上的曾荫权,一如既往打着招牌式的“煲呔”,表情严肃。他感谢董建华为香港做出的贡献,并为董建华祝福。“董先生在最困难的时刻坚守岗位,直到香港发展重上轨道,整体社会状况稳定,他才决定辞去职务。这显示出他对国家,对特区负责任的君子所为。我感谢董先生过去7年无怨无私地带领特区政府;感谢他为香港投入的心血;更感谢他对我及其他司局长一直以来的支持同信任。”

  这一刻,原香港特区政府的二号人物曾荫权走到台前,带领香港走过权力交接的历史时刻。当时,民望高企的曾荫权被认为是新特首的热门人选。曾荫权在6月正式递交表格参加选举,并于6月16日自动当选,他的竞选口号是“用心、务实、为香港”。 (记者邓柱峰)

  何亮亮

  董生在香港是公认的好人

  就香港10年间出现的几次高层变动事件,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何亮亮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董建华在香港是公认的好人,作为第一任香港特首,他的欠缺了一点“运气”,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等事情接踵而来,这些都是很难应付的事情。

  谈到高官问责制时,何亮亮肯定了问责制的方向是对的,不过目前还处在摸索和完善阶段,日后还得看新一届领导班子具体怎么操作。 (记者邓柱峰)

  年度人物 曾荫权

  1944年10月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警察家庭。1966年,初出茅庐的“卖药仔”怀揣中学学历敲开了公务员的大门,从此在官场平步青云,在41年的公务员生涯中,共担任超过24个职位。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任命曾荫权为香港特首,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2007年3月25日连任。

  2005年,曾荫权以一句“用心、务实、为香港”作为参加特首选举的口号,最终在6月成功就任特首,成为当年香港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2007年,他又再次当选,成功连任。

  作为香港的现任特首,对于“一国两制”的落实效果及进程,曾荫权有着很独到的想法。他说“一国两制”全面成功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毫无疑问的一点是,2007年香港人对国家的认识及认同与1997年时已有天渊之别。“一国”方面,可看到两地交往频繁,在几次大挑战中,国家如何无私地帮助香港,港人都看在眼里,更加明白“一国”的重要性。他举香港人的普通话水平为例,香港人说普通话的水准与1997年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连我这种讲得磕磕巴巴的现在都没有问题,当然了,还没达到让人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

  他特别提到自己看过的一部电影——《墨攻》,中国人深谙军事兵法,对于策略、攻守的考虑都有独到之处。曾荫权说,这部电影让他产生一种新思维,那就是“攻心为上”,要给年轻人时间,透过包容、同情的态度,处理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不满情绪。

  回首过往,曾荫权说过去10年里他最感痛心的是夺去299条港人性命的SARS一役。香港人都会同意,SARS是最大的考验和创伤,也是最可引以为豪的回忆,能够在这么艰苦的时刻全民一心,更有台前幕后的英雄舍己为人,香港市民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及高素质,值得自豪。

  面对《时代周刊》对香港“晴天有云”的评价,曾荫权说这是给香港打了80分,可说是最高的评价,甚至可能有点过了,他自己给香港今天的形势打70分。 (丘萍菲、邱瑞贤)

  年度大事回顾

  中国2004奥运金牌健儿访问香港

  港人与奥运冠军分享喜悦

  2004年9月7日晚,奥运金牌精英大会演在香港大球场举行。香港之夜,星光灿烂,歌声悠扬。大球场充满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与香港同胞共同庆贺胜利、共同分享喜悦的气氛。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与香港当红演艺明星的梦幻组合,使夜晚的香港大球场成为激情四溢、欢乐无尽的海洋。大屏幕不断播出金牌运动员在雅典夺取金牌的精彩镜头,每一位获胜运动员画面的出现都会获得全场4万观众的欢呼与掌声。

  王义夫和其余3名获得射击项目金牌的运动员现场举枪射击,随着枪响,4条标语应声而现:中华儿女、国家英雄、第一射手、一举而中。“枪响一声天下闻”的王义夫以一曲慷慨激昂的《我是中国人》,令观众们情绪高涨。而在奥运赛场劈波冲刺的“蛙后”罗雪娟,在晚上的闪闪星光下则与香港一代歌后容祖儿一道化身为“挥着翅膀的女孩”,在轻快优美的旋律中向观众展示了她温婉甜美的一面。

  3米跳水金牌得主彭勃充满信心地说,比赛难度越大,越能表现中国取得胜利的能力。网球女双金牌运动员李婷、孙甜甜说,这次金牌的取得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只要我们中国人努力,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当她们绕场一周把留作纪念的小小网球抛向看台时,香港同胞与金牌运动员的欢庆心情水乳交融,达到高潮。

  奥运冠军访港,联络了感情,增进了了解,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为更长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通过文化合作,为实现“文化认同、人心回归”,维护和促进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稳定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一行68人,于2004年9月6日中午抵达香港,开始了为期3天的访问。当天傍晚,香港特区政府在礼宾府举行隆重的欢迎酒会,欢迎为中国夺得32面金牌的中国运动员。代表团到达礼宾府时,热情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市民争着和他们握手、问好、拍照和索取签名。短短的路程,这些金牌选手们竟然走了20多分钟,才来到礼宾府宴会厅,与香港各界人士见面。

  2004年9月7日晚,奥运金牌精英大会演在香港大球场举行。4万香港市民与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携手同台演出,共同分享体育盛事的胜利和喜悦。

  9月8日下午4时,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在香港九龙公园作跳水表演,全场1600个座位爆满。

  香港年度节点

  2004年7月-2005年6月

  2004年7月11日 内地与香港互相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

  7月12日 书籍《邓小平论“一国两制”》在香港发行。

  8月1日 解放军驻港部队首次公开举行阅兵仪式。

  8月9日 香港马王“原居民”辞世,一代良马告别赛马场。

  9月6日 中国奥运金牌健儿访问香港。

  11月24日 香港文坛才子黄霑病逝。

  2005年2月 花旗银行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在2004年有27.4万人拥有100万元以上流动资产。

  3月12日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职务,同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通过增选董建华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6月16日 曾荫权自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候选人;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誓就职。

  广州年度节点

  2004年7月-2005年6月

  广州获得亚运会主办权

  2004年7月1日 广州获得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举办权。

  7月14日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在广州拉开帷幕。

  8月5日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实现一次性成功转场。12月23日,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

  9月 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全面竣工,3.8万名大学生和4000名教师入驻大学城。

  广州新火车站破土动工

  12月30日 全国铁路枢纽站之一的新广州火车站破土动工。

  2005年3月28日 以副主席江丙坤为团长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抵达广州。

  4月 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酱检出“苏丹红一号”。

  东山区芳村区成历史名词

  5月23日 广州正式收到《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决定撤销东山区并入越秀区、撤销芳村区并入荔湾区,增设南沙区和萝岗区。6月30日,广州举行行政区划调整交接仪式。

  年度语录

  用心 务实 为香港

  2005年6月,曾荫权参选香港特首,提出“用心、务实、为香港”的选举口号,尽显“煲呔”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年度书籍

  《邓小平论“一国两制”》 7月12日在香港发行

  年度电影

  《功夫》导演:周星驰

  年度电视剧

  《栋笃神探》蔡少芬 黄子华

  《金枝欲孽》林保怡 张可颐 佘诗曼黎姿 陈豪 邓萃雯

  年度唱片

  古巨基 《大雄》

  文坛才子黄霑“去了”

  2004年11月24日,香港文坛才子黄霑因肺癌引起肺炎并发症,在香港病逝。他一生作词作曲无数,《沧海一声笑》等名词名曲传唱之今。

  沧海一声笑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几多骄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

  一襟晚照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几多骄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