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后港人还是怕老婆不怕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回归后港人还是怕老婆不怕政府
回归后港人还是怕老婆不怕政府
回港休假的金庸在办公室里接受本报特派香港记者专访。金庸,人们熟知他那既能描侠客肝胆又能绘女儿柔情的江湖笔,却鲜识一代武侠泰斗的政治情怀。

  为了香港回归,金庸参与过基本法的起草,也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回归10年,下决心“淡出江湖”的他,并没有停止对香港命运的观察和思考。让他评价“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果时,他眯眼一笑:“回归后我们还是怕老婆不怕政府!”

  近日,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当初让我们去起草《基本法》的时候,说到立法的原则,我们都说,让香港人‘宁可怕老婆不要怕政府’。因为在法治社会里,老婆不讲法,政府是讲法的。

  我1981年就见过邓小平,我特别敬佩他……他那时70多岁,我50多岁。当时两人对着抽烟,各自谈了一些政见。邓小平说看我的小说,不过只在临睡的时候看几页,不敢多看。

  谈回归:

  “我当时觉得,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很大胆也很精彩。现在看来,一国两制是做到了的。”

  记者:香港正在举办一系列庆祝回归10周年的活动,您有参与吗?

  金庸:《笑傲江湖》排成音乐剧,打算在上海演出,是为了迎接香港回归排的。另一部《天龙八部》也打算排,是为了迎接奥运,明年将在开幕式上演出。

  香港回归的活动,我有参与为大熊猫命名。这对熊猫是中央送给香港为了迎接回归10周年的,起名“乐乐”和“盈盈”,是我取的。“盈盈”有丰盈、经济发展的意味。

  记者:其实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参与回归工作了。您那时是《基本法》的起草委员会委员吗?

  金庸:是的,我当时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在第一次开会时我就发言《论一国两制和自由人权》。那时邓小平先生刚提出“一国两制”,很多人都认为“一国两制”是行不通的。但我当时就觉得,邓先生这个意见很大胆也很精彩。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什么都不变。这个意见很有意义。现在看来,一国两制是做到了的。

  谈香港:

  “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可程度在增加,尤其是我们的爱国心,应该是一直没变的。”

  从1993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之职后,金庸就逐渐淡出“江湖”。可是“回归”却是他的闲适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一个名词。

  记者:您觉得回归以来有没有什么变化?

  金庸:正因为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之下,我觉得回归之后并没有什么变化。

  到现在为止,香港继续沿用之前的“普通法”,和“大陆法系”的《基本法》并行,这样使香港的社会环境和英国、美国都比较接近。当初让我们去起草《基本法》的时候,说到立法的原则,我们都说,让香港人“宁可怕老婆不要怕政府”。因为在法治社会里,老婆不讲法,政府是讲法的。(笑)

  记者:那回归以后,香港人是不是可以继续“怕老婆不怕政府”?

  金庸:还是啊,政府如果侵犯人民权益,人民可以和政府打官司,政府会输掉,要赔钱。

  记者:之前我们也听说,回归以后,香港市民的参政意识更高了。

  金庸:英国统治的时候完全没有民主,市民想参政都不行。立法局议员都是港督任命的,谈不上参政。回归之后,立法局由民选,有些人有兴趣就去参选,参政的兴趣比以前要多一些。

  记者: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可程度有没有在增加?

  金庸:在内心深处,香港人对一些事件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国家的认可程度确实在增加,尤其是我们的爱国心,应该是一直没变的。

  谈基本法:

  “政治体制上的,有人提出要普选,我认为应该根据情况,循序渐进。”

  1981年7月18日,他受邓小平接见并访问内地后,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到香港。1984年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从此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他迈开了积极投入这段历史的脚步。

  记者:据说您是香港新闻界第一个受到邓小平接见的。

  金庸:我1981年就见过邓小平,我特别敬佩他。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谈到香港回归的问题。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时70多岁,我50多岁。当时两人对着抽烟,各自谈了一些政见。邓小平说看我的小说,不过只在临睡的时候看几页,不敢多看。(笑)

  记者:从回归以后的实践看,当初《基本法》起草的水平如何?

  金庸:我们自己认为,《基本法》起草得还是很好的。当然,在回归以来,对《基本法》的一些条款有争议。

  比如政治体制上的,有人提出要普选,我认为应该根据情况,循序渐进。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能马上搞普选。还有人提出2007年应该马上进行普选,修改《基本法》。

  但我们应该看到,《基本法》研究了很久才制定下来,不是随便就能改的。如果我们香港《基本法》马上就修改,那么可能会动摇和平统一台湾的信心。

  谈晚年:

  “硕士已经毕业,今年10月到剑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要读两年。”

  记者之所以能在香港看到金庸,是因为他刚刚完成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业而回港休假。金庸的夫人曾说过,他读书相当用功,每天像学生装满当天上课要用的书和资料。

  记者:您目前在剑桥大学的学习结束了么?

  金庸:我读的硕士已经毕业了,今年10月份到剑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要读两年。

  记者:博士准备攻读什么方向?

  金庸:还是读唐史。本来想研究匈奴和匈牙利的关系,因为我认为匈牙利国是匈奴人建的,结果被教授否决了。后来我又想研究云南大理国的历史,老师却说已经有个法国人和德国人研究得很好,又被否决了。要找一个课题真的很难,我最后找到唐朝的一段历史,打算对“玄武门之变”进行新研究,因为我提出其实李世民的兵力不强,不可能发动兵变杀死兄弟和姑姑,老师说你这个有新意,终于通过了。

  记者:您能适应这种学习吗?

  金庸:对我来说最难的是论文,因为论文要用英文写。我英文不好,所以比较辛苦。英语的口试难度比较大,但学校考虑到我的情况,就格外开恩,给了一个65分的及格分,这样我才能继续念博士。(笑)

  记者:能跟我们说说现在英国主流社会对香港回归的看法吗?

  金庸:对于香港的回归问题,英国一直有两派意见,一派是坚持时间到了,就应该归还;但另一派认为不应归还。过去他们总说中国人不懂民主,但是英国现在已经看到变化了,也就不再讲了。英国人承认一点——中国的“一国两制”,他们是无话可说的。

  谈武侠:

  “现在我自己是写不下去了,因为觉得已经没什么好写的了。”

  从1955年至1972年,金庸写完人生中的14部武侠小说,戛然而止。

  记者:您承认自己是个民族主义者吗?

  金庸:从我的作品里面确实体现了这种思想,不赞成对中国的侵略。

  记者:武侠小说的写作现在是不是不景气了?对将来发展形势有什么展望?

  金庸:现在我自己是写不下去了,因为觉得已经没什么好写的了。

  记者:还有,最近百家讲坛有专家在讲您的作品,还在讨论《雪山飞狐》中胡斐那一刀到底有没有砍下去?您这次的修改中有没有写?

  金庸:(笑)我自己还是不知道。

  记者:有人说,您说您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主角是令狐冲,但是真实性格却更像郭靖。

  金庸:(笑)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我笔下的每一个主角,包括韦小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