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求学接轨国际直面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香港求学接轨国际直面压力
  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内地学生熊家文、董美含、邓男子与香港学生张敏华(从右至左)在一起复习功课(2007年6月22日摄)。 新华社发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近两年掀起了热潮,大量内地尖子生选择到香港读书,看重的是香港高校国际化的管理和学习环境。同时香港高校内地“掐尖”的说法盛嚣尘上。有香港学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诚在内地招生承受不小压力,“我们最怕被拿来跟内地大学作比较。”

  专家意见

  促进内地高校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崴认为,香港高校的招生可以对内地高校形成那良好的促进作用,推动内地高校的发展。“其实香港高校招生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并不会对内地的招生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但这种招生可以对内地高校从管理、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产生震动,这个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香港高校应该更开放地吸引内地学生

  香港教育专家卢乃桂说:“不久前我们对内地七个城市的中学毕业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香港学校对内地学生的吸引力其实还很不够,在学生选择的理想

留学目的地中,香港远远排在了后面。”卢乃桂说,这说明香港当局应该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大学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增加公费资助的金额来吸引内地和其他地区的学生。同时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为香港的发展作出贡献。

  现状:说普通话的学生增多

  “由

状元们领衔的内地生源大量涌入,对香港高等教育本身有着正面的冲击。”香港中文大学负责内地招生事务的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周陈文琬这样说。

  这几年香港科技大学校园风景也在悄然变化——学校里说普通话的学生越来越多。谭嘉因表示,招收内地学生对科大的意义表现在:内地学生素质很高,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出的佼佼者,他们加入科技大学拓宽了学生生源,改变了学校原先的单一性,丰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不少内地学生的表现给学校带来惊喜,一些本科生水平很高,他们在本科阶段就有心去参加学术性的研究活动,对学校教授来说是一种鼓舞。香港科技大学设有“朱经武研究奖”,第一届奖学金的一名获得者就是一个刚从内地来港的物理系大一女生洪小平。

  “香港高校从内地吸收尖子,对香港的大学来说是多了一种选择。同时,一些会考拿A的香港优秀学生,也选择了到北大、清华升学,香港与内地的这种交流我认为是好事!”谭嘉因说。

  印象:内地学生很勤奋

  “勤奋”,是香港高校老师们说起内地生时必不可少的关键词,也许这源于内地生比本地生具有更多的危机意识。周陈文琬说,在今年入学的内地学生中有几位是状元,他们勤奋专注的特质给予其他学生非常正面的形象。

  有高校老师表示,从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内地学生普遍都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在创造力和独立性上与本地学生相比有差距。尤其在独立性上,“内地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何况一入学就要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和冲击。”

  依赖性还表现在内地生们在学校里的交往圈子上——由于语言、生活和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别,再加上人数越来越多,记者发现目前在香港高校里求学的内地生们更愿意自组“圈子”,而与本地学生的“圈子”相对疏离。高考状元周小天、孙贝贝、伍思睿都向记者坦言,她们和内地生们更谈得来,平时交往最多的也都是“老乡们”。

  新政:招生行程将更紧张

  “我们最担心被拿来跟内地高校进行比较。”谭嘉因说,香港高校每年在内地招生也就是1000多人,就算录取几个尖子生,其实也不至于对内地高校招生造成什么影响,因此他们很担心被说成在内地“掐尖。”

  据介绍,内地学生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表现普遍较好,尤其是那些“状元”或尖子生,可以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分数。“今年有一个内地毕业生,一个人手上已经有三份香港的工作机会,正在做‘艰难’的选择。”谭嘉因笑着告诉记者。

  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今年香港高校的招生已经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约束”,比如内地学生必须在7月初作出决定是否入读,不可能再出现“一生多录”的情况,这就意味着香港高校必须更早确定

录取名单。”我们今年压力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