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学者智慧碰撞优势互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两地学者智慧碰撞优势互补
  丁学良,出生于皖南农村。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到香港。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通讯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两地学者智慧碰撞优势互补
  卢乃桂,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教育行政与政策学讲座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被内地40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两地学者智慧碰撞优势互补
  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硕士、博士学位都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任教的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从创系之始就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保持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

两地学者智慧碰撞优势互补
  钱宇,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华工化工学院近年来与香港大学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并聘请香港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首任院长余宝乐教授到华工长期固定授。

  香港的回归拉近了内地与香港学者的距离,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涵盖经济、社会、文化、艺术、语言等等学术领域,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在本报记者所专访到的学者中,不管是来自香港还是内地高校,都在双方合作交流的潮流中起着一名“推手”的作用。

  内地高校生源广阔,以中国问题为背景的学术研究在国际上关注度高企;香港高校则有优质的海内外师资力量,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中转站之一。双方互动交流才能优势互补,使各自的文化教育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香港有12所高等院校,其中8所由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也就是港人所称呼的“八大校”。在这8所院校中,7所是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其余一所是师资培训学院(香港教育学院)。

  另外4所颁授学位的院校并非由教资会资助,他们是由公众拨款营办的香港演艺学院,以及财政自给的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树仁学院和珠海学院。

  内地学者

  给我经验启发

  1992年从哈佛学成之后,丁学良选择了回香港任教。多年之后的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丁学良坦言“香港高校的待遇比得上美国一流大学的待遇”。

  近年,丁学良大部分时间呆在内地,频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目前他已决定暂时离开香港科技大学,请了两年的长假,正在内地做“高级人才的跨地区流动对区域

竞争力的影响”这个课题,接下来还要持续好几年。

  在与内地的学术交流中,丁学良感受最深的是内地学者给了他经验启发。“两地学者对有些问题关心的程度不一样,各有长处。很多东西靠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内地学者给我的启发主要是经验方面的,我能够很快地深入到中国社会很细微的方面,了解到中国社会变化深层的、多方面的东西,获得很多经验方面的知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到香港升学,丁学良认为香港高校有不少优势,内地高校可以借鉴。

  “内地到香港去读书的学生,可以体会到内地与香港教育体制差别非常明显。港校基本的架构是与国际接轨的,受美国的办学方式影响比较大,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与内地很不一样,香港的大学教授从国际上招聘,工作方式受到西方教育训练,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也与国内大不相同。港校学生的注册手续都是尽可能的简化,课堂上也是尽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在学校独立自主的能力,尽可能让他们接触到本专业领域国际上比较新的观念、研究方式,这些比内地要好很多。”

  但谈到香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前景,丁学良也毫不客气:“香港的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规模的局限性,永远不可能到达世界一流水平,不适合做基础研究。”

  两地学术交流这些年非常多,丁学良提出疑虑:“内地很多研究不是按照国际上的规范做的,很多领域对接不起来,研究方法上不怎么能接轨。不是一种方式做出来的,就没办法认证,这是科研的体制问题。建议要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培育本地高级人才。”

  香港教授

  带来国际化视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丘海雄在中大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被公派到香港中文大学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拿到文凭后回到中大教书,接着兼职完成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学位。丘海雄表示,中大社会学系好几位教师都曾经有赴香港进修或培训的经历。

  实际上,丘海雄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开始,中大的社会学系就和香港几间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创始之初,中大社会学系首届研究生班的主要教师力量都依靠香港中文大学的援助,很多课程的设置和授课都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师“亲笔操刀”。第一批研究生的毕业凝聚着香港中文大学教师的心血。到现在,中大与香港中文大学之间研究生和老师的交流一直不曾停歇,一批从香港过来的客座教授带给中大学生国际化的视野。

  丘海雄给记者举了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健民教授,在中大社会学系任兼职博导,来中大开课带博士生,完全是“义务出演”,给中大提供无偿服务;另一个人是罗观翠教授,她是香港资深社工教育专家,来到中大创办社工系,目前社工系已并入社会学系。

  丘海雄体会到两地学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一股“大潮”,是优势互补。“香港高校的优势在于,香港是国际学术交流的‘桥头堡’,很多国际学术活动都在香港举行,不少国际学者就算到中国访问也经过香港中转。同时,香港高校待遇优越,生活便利,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到香港教书,师资力量强大。另外,香港高校办学机制有西方特色,也值得我们借鉴。”

  “而说到我们内地高校,优势体现在我们有生源。特别是研究生资源,吸引到香港学者。在香港高校,招收研究生数量少,不少教授没有机会带研究生,他们愿意到内地高校来带研究生。在选择内地高校时,广东高校有着地缘优势,区域上靠近香港,文化上也同源。”

  对于双方的合作,丘海雄表示已经结出了“果实”,那就是优质的学术产品。香港学者“北移”研究中国问题,内地学者利用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国际化背景。“很明显,回归之后两地学者合作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机会增多了,大家知道,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就是论文,这点非常有意义。”

  两地合作交流

  相对更“平等”

  记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采访时刚好碰到一个小型的研讨会正在举行,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华工与香港科技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异同。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已经在华工授课一年的余宝乐教授在会上结合两地的实际情况发表了演讲。

  余教授是华工聘请的第一个长期固定授课的香港教授,他从去年开始为华工化工学院开设了两门研究生课程,每周固定往返粤港间上课,没有“工资”,属于义务上课性质,所上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化工学院院长钱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的合作与发展,现在化工学院与香港高校的关系已经从“学习”变成了“合作”。

  华工全校上下近年来都致力于与境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与交流,而香港因为地域优势成为合作的首选。

  钱宇说,华工化工学院2003年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聘教授来华工讲课,同时双方开展教学和科研多方面的合作。比如余教授已经在华工授课一年,目前正在协商其退休后到华工为本科生上课。同时,华工有关负责人不久前还带队到香港几所高校考察,希望能聘请一批临近退休的教授到华工任教。相对于内地老师,香港高校教授多采用英语教学,其教材体系和思考方式可以为内地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体验。

  在科研方面,两地交流更加紧密。“比如粤港关键技术领域攻关招标项目,广州高校就和香港高校一起承担了不少双方都关注的课题,比如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以及海岸线研究等等。”

  钱宇说,华工化工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也有很多类似的合作,比如关于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研究,双方出动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获得千万元的研究基金,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效益。“同时,双方的研究生也参与到科研合作中。”

  钱宇说,10年前化工学院几乎只有“出去”的,香港的教授专家也就是过来做个报告;10年后的今天,双方的交流不再是单向的了,而是相对更“平等”的交流,互相支持,取长补短,成为真正的“合作”。有时,香港大学的本科生需要实习,就要到内地的工厂中去进行实践操作。要实习,就要到内地的工厂中去进行实践操作。

  “粤方言区”优势越来越小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教育专家卢乃桂近年来异常忙碌:他被内地40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每年大量的时间往返于内地大江南北的各个学校。香港回归10周年前期,很多媒体约他采访都没办法约到,因为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留在香港。日前,刚刚出差回来的他终于抽出了一点时间来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香港回归十年,粤港之间教育学术交流表现得越来越紧密,可是卢乃桂却认为,以前,因为语言和地域的优势,香港高校与广东高校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多,可是现在与回归前相比,“粤方言区”的关系反而不如以前紧密,原因就在于学术交流更多地从粤港之间扩展到了全国。

  “举个例子。我最早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跟华师之间的来往非常多。可是回归这些年来,我已经陆续被内地40多所学校聘为客座教授,每个学校都必须要兼顾,每年总要抽不少时间去各个学校交流和讲学,这反而令我没有太多的精力再放在与华师之间的交流上。”卢乃桂笑着说,华师的朋友也常常抱怨,可是他没有办法,因为现在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了。“内地那么多高校,都希望能建立合作交流的关系,所以香港每个专家都很忙。”

  另一方面,他认为内地的发展也使得广东地区相对其他地区的地域和语言优势越来越小。“你算一算,我到广州来一趟,从走出家门到火车站,坐直通车到广州,再从火车站到学校,来来回回的路程大概也要四个小时左右。如果是坐飞机去北京或上海,现在香港每天都有10多班飞机往返于北京或上海,随到随走,行程相比广州最多也就多出两个小时。”卢乃桂说,交通方便了,他的脚步从往返于粤港之间扩大到往返全中国。再加上随着内地与香港的融合,语言再也不成为障碍,自己已经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现在不管去哪里讲课,都不会有人说听不懂,我也可以顺畅地跟内地学者和学生交流。”这也就意味着,“粤方言区”的优势越来越小了。“当然,总的来说,粤港之间的交流始终还是比内地其他地方更紧密,只是这种优势不如以前那么明显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到香港读书,而卢乃桂却认为,香港学校其实还应该更大胆更开放地去吸引内地学生。“不久前我们对内地七个城市的中学毕业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香港学校对内地学生的吸引力其实还不够,在学生选择的理想

留学目的地中,香港远远排在了后面。”卢乃桂说,这说明香港当局应该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大学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增加公费资助的金额来吸引内地和其他地区的学生。

  丁学良

  丁学良,出生于皖南农村。1992年获

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到香港。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通讯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卢乃桂

  卢乃桂,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教育行政与政策学讲座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被内地40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丘海雄

  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硕士、博士学位都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任教的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从创系之始就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保持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

  钱 宇

  钱宇,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华工化工学院近年来与香港大学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并聘请香港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首任院长余宝乐教授到华工长期固定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