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想把遗体留下” new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7:00 长江商报

  李世俊瘫痪在家得到邻里相助,为回报社会昨日签字捐献遗体

  “终于完成了我的心愿!”昨日,在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中营社区一户矮小的房子里,49岁的残疾人李世俊撑起身子,在遗体捐赠登记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世俊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年前,他突发脑中风瘫痪在床,全家靠妻子刘菊梅卖雪糕为生。面对这个贫困家庭的遭遇,街坊邻居纷纷倾力相助,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前日,李世俊的妻子拨通本报热线,咨询如何捐赠遗体。考虑到李世俊身体情况特殊,行动不方便,昨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本报记者一起,将遗体捐献登记表送到李世俊家中。李世俊表示,他还愿意无偿捐献眼角膜。

  突发中风街坊凑钱抢救

  “本来在门前坐着好好的,突然头一歪,就没知觉了。”对门徐爹爹回忆,去年9月李世俊突发脑中风那天,中营社区里的街坊邻居20多人一起找了辆板车,把他送到医院。

  李世俊曾患小儿麻痹症,这次突发脑中风,手术费需要四万元。“我们哪里拿得出四万,就是四千也没有啊!”面对巨额费用,妻子刘菊梅一筹莫展。

  “他们是中营社区的特困户,平时靠500元的低保过活,孩子还要上学,基本没什么积蓄。”中营社区居委会主任罗琦赶到医院,把身上带着的500元钱全部塞在了刘菊梅手里;街坊毕大姐靠摆地摊为生,得知李家的遭遇,马上拿出100元给徐菊梅;邻居爹爹婆婆,纷纷你50、我100地为李世俊凑钱。

  然而,这些钱仅够结算李世俊的住院抢救费用,离四万元的手术费用依然相差甚远。无奈,李世俊只好回到家中,采取保守治疗。

  瘫痪在家邻居热心相助

  “回来后就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李世俊右半身完全失去知觉,整个身体只有胸部以上及左手能够自由活动,神智也不清醒,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社区居委会联系到了社区医生,每天上门来为他治疗。一个月后,李世俊恢复了说话能力。“社区卫生服务站两位医生每天来给我送药、打针,做理疗、按摩,就像对自己家人一样细心。”李世俊说。

  原本社区帮助李家开了一个小门面卖东西,可丈夫瘫痪需要照料,17岁的女儿要上学,妻子徐菊梅一人无法打理店里的生意,门面逐渐荒废。“只好拿所有的本钱去换了台冰柜,靠卖雪糕贴补家用。”每天安顿好丈夫后,徐菊梅就推着沉重的冰柜车,出门做生意。

  “看她一个人挺难的,就上去帮个手。”每天下午,对门的徐爹爹帮徐菊梅把冰柜推出门;晚上11点,街坊毕大姐会帮她把冰柜搬进家里。平时谁家熬了好汤,都不忘给李家送去一碗。

  “李世俊身体好的时候,能说会写,经常帮我们写点申请、感谢信。”街坊戴奶奶说,李世俊夫妻两人都老实本分,十几年相处得非常融洽,邻居们都像一家人一样。“谁家没个病呀灾呢?他们现在受难了,我们就多帮助点。”

  想捐遗体红十字会送表到家

  “我走了,想把遗体留下。”李世俊表示,自瘫痪以来,他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情。“从十几年前搬来这里,我收获的太多。如果没有街坊邻居、居委会的关照,早就没信心活下去了。我想捐出自己的遗体,也算是我这个残疾人能为社会做的一点事情了。”

  面对丈夫的抉择,刘菊梅刚开始无法理解。“你已经是残疾人了,捐遗体,国家接受吗?”但李世俊非常坚决,不断给妻子工作,还让妻子打电话咨询。居委会干部、街坊来了,李世俊也拜托他们帮忙搜集相关资料。“这是我现在唯一的心愿。”

  记者将李世俊的情况反映到武汉市红十字会

武汉大学遗体捐赠接收站,该站工作人员表示,残疾人只要肢体健全,也可以捐献遗体。鉴于李世俊身体情况不方便,昨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遗体捐赠表送到了他家里,在大伙的见证下,李世俊的家人帮助他填写了个人基本资料,并在家属意见栏里郑重签下了“同意”二字。本报记者 陈晨 望隽通讯员魏光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