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预测,中国最大湖泊水位有望持续回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18:36 云南日报

  新华社西宁7月1日电(记者李斌)数十年来水位一直在下降的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将在近十年后开始持续回升。

  记者6月24日至30日随世界自然基金会进行长江源考察时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等人3年来利用数值模型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位在2010年前处于波动状态,其后达到稳定状态,2016年后持续回升,2030年左右水位将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比目前升高3米多。

  这一研究成果即将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水科学进展》上。

  此前,中国科学家在《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一书中曾经提出,青海湖水位在2010年以前呈下降趋势,但有望在2030年后回升。

  流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和最大的内陆封闭湖,近几十年湖泊水位每年下降平均速度接近10厘米,30年下降了近3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3年前起,李世杰和博士研究生刘吉峰一起利用国际通用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地理要素,以及1960年至2000年的降水、气温记录,对青海湖流域的气候、径流及湖泊水位等进行模拟计算。

  他们将青海湖流域划分为155个不同的水文单元,将水文模型、气候模型等叠加在一起,建立水量平衡模型。利用这套模型,科学家模拟1991年到2004年青海湖地区的降水和入湖径流量,模拟结果和实测数值的相关性达到92%以上,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青海湖水位缘何有望回升?“过去数十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水位逐渐下降。未来随着气候继续变暖,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有望增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降水有望增加,超过蒸发量,从而实现水位的回升。”李世杰说。

  这位科学家同时承认,由于青海湖流域水文站、气象站比较少等因素,目前的研究还是粗线条的,“但水位回升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上的迟早而已。”

  “由于几条主要入湖河流的径流量增加,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会有所改善,鸟岛有可能恢复为真正的岛屿,对畜牧业等也将带来良好影响。”他说。

  根据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公布的资料,2006年青海湖地区年降水资源属于丰水年份,加之年内气温偏高,有利于冰雪融水补给,使青海湖水位继2005年回升以来再一次小幅回升。“这些监测结果应是2010年前的正常波动,和模型模拟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对未来青海湖水位的持续回升,我们持有乐观态度。”李世杰解释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