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苦想群众 行不行比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07:0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针对干部队伍中一度出现的心理失衡、精神不振等问题,在甘孜州委、州政府领导下,雅江等地结合“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大讨论,见行动———

  ■本报记者陶然陈建兵 “村里有350亩土地,人均1.5亩,亩产不足300斤,原因是村民科学种田意识差。”6月20日在雅江县米龙乡米龙村见到纳尔布时,他已在村支部副书记岗位上干了20多天。在他随身携带的民情笔记本上,记满村里的生产生活情况———哪片庄稼长势好,哪家农户需要技术、资金,哪户农民最需要帮扶……

  5月29日,按照甘孜州统一部署,雅江县选派机关干部进乡入村活动启动,县教育局年轻干部纳尔布成为第一批进乡入村开展驻村帮扶的30名机关干部之一。这是雅江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

  选择年轻干部进乡入村,除给农村发展送去人才、智力支持,还有另一层用意。雅江县委书记周道君说,“只有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关心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年轻人才能经受住考验,成长为扎根藏区、无私奉献的合格干部。”

  在与农牧民朝夕相处中,纳尔布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他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总觉得州里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干部吃了大亏。和农牧民一比,才感到身为老百姓养育的国家干部,自己为群众做的还远远不够。”

  纳尔布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帮助村里61户村民掌握科学种田技术,把现在户均25公斤的玉米种子用量减少三分之一。

  作为党的干部,不能只看到自己的苦,更要想到群众的苦。群众还没富裕起来,我们就没有理由抱怨

  5月20日,甘孜州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州委书记尧斯丹结合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三个“落实”:以非常之策谋落实,以非常之为促落实,以非常之力抓落实。

  用“落实”来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跨越”二字,宣示了州委、州政府用实干促跨越的决心。

  贯彻省党代会精神,雅江县委一班人认识到,要让“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实干精神深入人心,就必须根除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另一种情绪:“早干早吃亏、多干多吃亏”。

  问题暴露于年初,该县个别领导干部在廉政从政方面接连出现问题。一场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席卷全县,半年时间里,两名部门主要负责人因违规招投标受通报批评,三个县级部门因违规使用公车受到通报。

  整顿过程中,干部队伍存在的五大问题浮出水面:作风飘浮不实、学风不浓不正、进取意识不佳、宗旨意识淡薄、贪图享乐腐化。

  深挖思想根源,干部们的“心事”浮出水面。与内地县相比,雅江条件艰苦,干部工作难度远超内地、待遇又不及内地。一些干部心理失衡了,与其他地方比待遇、发牢骚,成了一些干部的“流行病”。

  “保持干事业的饱满热情,弘扬干实事的务实作风,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对照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精神,雅江县委深刻领悟到,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精神状态问题,解决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5月底,结合全省“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雅江县在干部队伍中发起一场大讨论,围绕“为谁掌权、为谁执政,如何掌权、如何执政”主题,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干部发出号召:“苦不苦想群众,行不行比行动!”

  干部的价值,在于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要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时刻与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关注民生、体察民意、听取民诉

  波斯河乡和牙衣河乡是雅江县最偏远的两个乡,只有一条简易公路与“外面的世界”相连。行路难,成为当地群众年年都要反映的问题。

  5月22日,周道君用整整一天时间,驱车160公里来到这里,解决一个大问题:全县“勒紧”裤腰带,挤出资金修建通往两个乡的数十公里公路。

  这一趟用时5天,还先后调查解决了100余户农民饮用水、12户群众照明、困难群众住房改造、乡村小学建设等5个问题。

  “要与群众贴心、交心,把工作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周道君说。省第九次党代会后,雅江县掀起干部下乡的热潮。

  县委、县政府决定,县委书记、县长每年下基层不少于30个工作日。不久,县级领导及相关工作部门组成4个工作组分三路下乡调研,百余名副科级以上机关干部“生产一带一,生活一帮一,民风一传一”活动普遍展开。

  “大环境”坚定了县委一班人的信心———建立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成为甘孜州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着力点。6月初,甘孜州领导干部民意沟通机制、领导干部社会评价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等9项长效机制初步拟定。干部进村入乡活动在全州18县全面推开。

  尽管旱情严重,在丹巴县巴底乡一处果园里,种植大户卢化清却坚持一人照料已经挂果的5亩果树。“担心啥,县长刚来过,指导乡里成立了党员水渠抢修队,水渠保养得好,几十里外的山泉流到村里一滴不漏!”

  或朝夕相处,或时常见面,或信息相通,在与基层一线群众的频繁交往中,甘孜干部调整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方向。

  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仅靠向上争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打赢“富民惠民、改善民生”这场硬仗,归根结底靠自己行动

  康定县塔公乡至今只有1个村通电。解决村村通电问题说了好多年,就是不见行动。6月初,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传达下来后,乡政府十几个干部全部下村搞调研,不到10天就向县、州水电局打去了报告,现在通村工程已完成线路测量,预计春节前18个村能通上电。

  积极性从何而来?乡党委副书记廖洪鑫坦言,“全州用富民惠民统领各项工作,给老百姓办实事,再不能拖下去了!”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四项任务”,“奔富裕”居首位。这也是甘孜州加快发展面临的最迫切问

  题。一个数据很有说服力:2006年,甘孜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82

  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贫困范围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又何尝不是雅江最大的县情。“要改变现状,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

  6月上旬,全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动员大会提出,着力解决状态不佳、不思进取的问题,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缺氧不缺志、苦干不苦熬”传统奋斗精神,再次被提到显著位置。

  五个“动真碰硬”顺势提出:动真碰硬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真碰硬解决久拖不决的问题;动真碰硬解决查情不实、讲话不实、办事不实的问题;动真碰硬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问题;动真碰硬解决领导干部不团结、不负责敬业的问题。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提出,抓住干部和党员这一关键,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荣誉。对各级干部的提拔任用,县委、县政府给出一句话标准:“行不行比行动!”

  县里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十大惠民行动”挤出136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各乡镇自加压力,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项目陆续推出。

  6月上旬,甘孜州纪委副书记倪全安轻车简从,对雅江县的数个乡镇进行暗访。他高兴地看到,所到之处乡镇主要领导和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而忙碌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