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湾大学生眼中的三次“大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09:41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景华 发自台北 对于台湾2300万人而言,2008年的“大选”是一个考验,并不是只要当一头“会投票的驴”就行了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00年3月,台湾政党轮替,“三级贫户之子”陈水扁上台。当时我只有18岁,没有投票权。还在读高中的我所就读的中学,也是陈水扁之子陈致中毕业的学校。 2004年3月,我22岁,面临研究所的入学考试。第一次投票选择我们自己的领导人,我投了连战,但两颗子弹帮陈水扁连任。 2008年3月,我26岁。 2000年:选举旗帜插进教室 2000年的“大选”,是台湾选举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次。李登辉在主政12年后,年事已高不再寻求连任。民进党提名的陈水扁与吕秀莲,以约30万票的差距胜选,实现了首次政党轮替。加上最后得票率并未过半,可以说是“弱势执政”。 当时我还在读高中,由于我所就读的学校毗邻许多“政府”机关,包括“行政院”与“立法院”,因此经常能够感受到选举的浓厚气氛。也有许多班级有同学把街道上候选人插的旗帜拔回来插进教室里,作为支持的象征。有班级插宋楚瑜的竞选旗帜,也有班级插陈水扁的竞选旗帜,但连战的旗帜比较少见,年轻族群对年纪较大的连战的支持较为有限。当然,也有搜集各组旗帜以示博爱的。虽然后来因为学校禁止,这些旗帜在班上只插上了一两天,但那次“大选”引起的关注,远远超过之前任何一次的县市长或“立委”选举。 其实,学校的老师之间对候选人的支持也各有区别。有些老师愿意谈自己的观察,但不会明言自己支持谁;比较多的老师则不谈个人立场,但不反对大家关注时事。在台湾,从进小学接受教育开始,每个学期班级中的学生干部都是用表决的方式产生,而担任干部的学生也都愿意努力完成任务。校园生活中,体验的民主往往与公民课程相辅相成。 由于当时班上大多数同学未满20岁,不具备投票资格,只有两位同学因为留级导致年龄偏大,可以投票。于是就有其他同学起哄,要求这两位同学投给班会决议的候选人,以象征本班的民意。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没有人会去这两位同学家附近的投开票所特地监督他们有没有去投票或是投给谁。当时的老师则对我们的举动表示没意见,只是说不要过于重视这个仿真投票。 记得那场仿真投票,班里同学最多投票选了宋楚瑜。选举结果揭晓后,宋楚瑜拿下36.84%的选票,仅以2.46%的微小差距败给拿下39.3%选票的陈水扁。“大选”后,宋楚瑜挟着强大民意,自立门户筹组亲民党,虽然一时也获得许多支持,2001年甚至在“立法院”获得46个“立委”席次,但是该党主要以宋楚瑜的个人魅力为号召,近年来影响力也是逐渐下跌。2006年底,宋楚瑜参选台北市长,但他的最后一搏仅获4万多票,至此宣布退出政坛。 2000年“大选”中最令人意外的是,当时国民党提名的连战、萧万长得票远低于陈(水扁)吕(秀莲)、宋(楚瑜)张(昭雄)两组候选人,得票率仅为23.1%。此后的宋楚瑜的出走,更是象征着国民党的分裂,被公认是最大的失败。当然,这对于国民党与泛蓝而言并非毫无收获,至少得到教训后,泛蓝势力积极进行整合,而促成了连宋配在2004年挑战陈吕。 政党轮替后的四年,是台湾政坛上充满矛盾的角色转换期。一言以蔽之,民进党以“在野党”的心态“执政”,国民党则还是以“执政党”的心态担任“在野党”,双方冲突不断。“国会”中则增加了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两股新势力,重大议题上的合纵连横成了政党运作的重要课题。 2004年:逛“凯达格兰夜市”去 2004年的“大选”,对“执政”四年的民进党而言是“政权保卫战”,对在野的泛蓝阵营而言则是雪耻的反击。这次选举中,连战宋楚瑜搭配,代表泛蓝阵营挑战陈水扁与吕秀莲,也就是形成所谓“割喉战”的局面。 这一年我22岁,大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在大学阶段,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具有投票资格与经验,对于选情的关注并不是很热烈,因为许多离家住校的同学不愿意只为了投一张票,特别跑回户籍所在地。我学的是政治学专业,这也是我第一次“大选”投票。我投了连战。 其实2004年选前,对两组候选人的预期属于实力相当。民进党握有行政优势,但其四年的表现也让许多民众对连宋寄予厚望。可就在选举前一天,“3·19枪击案”突如其来;第二天,连战宋楚瑜以不到3万票的差距再次败给陈水扁。毫无疑问,这起枪击案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但最后开枪的嫌疑人却被推给一个已死的老人,直到现在不了了之。 记得在3月20日选举结束后的几个月内,“总统府”前满是抗议“选举无效”的泛蓝支持者,甚至形成了我们同学称之为“凯达格兰夜市”的奇观。台湾的“大选”选举在3月中旬,但正式就职则在5月中旬,因此这两个月中,许多连宋的支持者期望借由上诉与验票,改变选举结果。 当时我正面临研究所的入学考试,压力很大。同学之间经常有人调侃,彼此询问要不要去逛“夜市”以缓解压力,或者去领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免费发放的盒饭。也有人拿了印有例如“做票”“选举无效”“下台”等抗争字眼的头巾、帽子回来当纪念品。还有人戏称,如果研究所要是没考上,大不了也去提个“考试无效”的诉讼。 回顾2004年的那场“大选”,最神奇的莫过于那两颗子弹。学校里也传着一个笑话,那本来就是武林高手发射的暗器,因此找不到枪,以此来讽刺当局不积极的侦办态度。 2008年:南北市长的较量 转眼之间,2008已在眼前。 以目前而言,马英九在泛蓝阵营中的资历和声望确实都是最适当的人选,他也如愿成为泛蓝阵营的候选人。而近来政坛上最大的新闻,也是马英九找到了他的2008年选举副手——68岁的萧万长。 记得最早对马英九有印象,是在1993年。当时担任“法务部长”的他常常上电视,具体讲什么记不清了,那时我刚念中学,大家都在玩,没有人关注这些。只是记得那时他的脸上还没这么多皱纹,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马哥”。 马英九的仕途,平稳而顺遂。从蒋经国的英文秘书、到李登辉时代担任“法务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1998年,马英九本来说很多次不选台北市长,后来还是选了。后来一做就是8年,还经常要跟“中央”对立。也有人认为,如果1998年他不抢市长,2000年陈水扁也未必选得上“总统”。不过这是有点马后炮的说法了。台北市长8年的政绩,对马英九角逐2008大位是重要的保证。李登辉和陈水扁在当选前,均曾担任过台北市市长。 至于谢长廷,经历也不遑多让,同样是台大法律系毕业并曾赴日本留学。在绿营中他是属于色彩较不鲜明的,形象比较务实温和。1996年“大选”他也曾经担任民进党候选人彭明敏的副手,对于“大选”并不陌生。 与马英九1998、2002两次当选台北市长相比,谢长廷则是两次当选高雄市长,并在第二任任期尚未届满时即被调任“行政院长”,可见其能力和受到重视的程度。和陈水扁相比,谢长廷则是显得较有器量与国际观。2005年他在担任“行政院长”时,着眼于政党恶斗而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对蓝、绿而言都是有益的,但必须落实而不能空谈。 马英九仍然有棱角,而谢长廷稍微圆融。这是我认为两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关于2008年的选举,报章上很热闹,许多政论家也纷纷提出意见及预测,但其实普通台湾民众周围并没有出现热烈的讨论。尽管我们家比较偏向泛蓝,但和大多数台湾家庭一样,我们家里也是不谈政治的,到投票日也是各自投各自的,也不交流。 2008年选举讨论还不热烈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如果是够熟的朋友,自然想得到对方支持谁,这就不需要问;若是不熟的人,谈到彼此立场不一,则难免有言不及义的尴尬,这就是族群割裂的效应,逼着你必须选边站。 其实,对于台湾2300万人而言,2008年的“大选”是一个考验,并不是只要当一头“会投票的驴”就行了。多年来,蓝绿阵营为了争取选票,致力于塑造政治明星,每逢选举必投下大规模的经费造势,使得政治人物的专长在于打选战、利用媒体,而非服务民众。大多数民众对于生活周遭的事务,不见得都能清楚了解政策的制订与执行过程;进步的民主仍然应该由菁英起示范作用,而非只赋予人民投票权,却没有教育他们如何使用。经常可见的“议会”打架与不满“政府”的民众大规模集会,似乎不是成熟的民主该有的现象吧?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和http://xqdb.blog.sohu.com/ ihl-market@vip.sina.com,转载稿费50元/千字,稿费请寄: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财务收,邮编:100803)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