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年》之一:十年的不变与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17:16 SMG

  (实况 欧阳进门寒暄)

  欧阳印霁是这家茶餐厅的常客,做美食家这么多年,香港街头的这些物美价廉的小吃,依然对他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家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的老店,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港式美食,也保存了属于香港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采访 欧阳)

  就是这种味道

  这边的人情味

  或者进来的那种热闹的气氛

  我真的觉得好像没变

  这家餐厅是1973年开业的,最初是陈太的丈夫在经营,最近8年才换了陈太来管理。8年间,禽流感、非典,经济低迷,香港经历了种种悲喜,但陈太说,在这个小小的门面里,似乎并没有感觉到风雨。

  (采访 陈太)

  我们从来没有影响什么/

  他们每天风雨不改地来的

  当年,这里的人们也曾经一度怀疑,香港传统的生活方式会不会因为回归而改变,但是10年后,一杯奶茶,一个烤得金黄喷香的面包,依然是大多数香港人最典型的早餐,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年的那些担忧。店里迎来送往的,也都还是那些十几年的老主顾。

  (采访 欧阳)

  其实这个

墨西哥

  我觉得跟我们小时候吃的味道

  长的样子都差不多

  所以看来 真的可以50年不变

  茶餐厅是香港普通人生活的缩影。菠萝包和奶茶,记录了香港人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生活方式,还将在未来的每一天里延续下去。

  然而不变之中也有改变。

  (实况 声音前置渐起 邓友琼跟搭档说相声)

  这是位于香港旺角的一间普通话推广机构:香港普通话研习社。这一天,研习社的一个兴趣小组正在这里开展活动。

  (实况 相声)

  这个表演者名叫邓友琼,她表演的是普通话相声《绕口令》。传统的相声对她来说还显得有些吃力,但自始至终她都表演得很努力。

  邓友琼1997年参加了这个兴趣小组,今年刚好是第10个年头。

  (采访 邓友琼)

  幸好我学了这10年的普通话

  现在勉强算是在中段的程度

  对于邓友琼来说,这十年中她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终于可以自如地用普通话跟别人交流。

  邓友琼从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香港,十年前,她还是一家公司的文员。邓友琼坦言,当时学习普通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迫不得已。

  (采访 邓友琼)

  其实这个是我一点点内心的秘密

  就是当时 经济不好

  很可能公司如果要裁员的时候/

  如果我懂得说普通话

  那么他要觉得我语言方面

  可以多一点点能力

  不久之后,邓友琼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普通话研习社读书组。如今回顾这段经历,邓友琼也觉得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读书组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但却为邓友琼提供了说普通话的环境。组员们大多是学习普通话的爱好者。他们每周活动一次,每个成员都要当着其他组员的面,自由表达一定的时间。

  (采访 邓友琼)

  对于我很辛苦

  要翻字典确定拼音

  然后要脱稿

  站出来以后整个人颤抖/

  就是因为太害怕 没信心

  当时这样训练了半年以后

  随便出来说一分钟

  也没这个颤动的情况

  普通话水平在逐渐提高,邓友琼觉得非常开心,而让她更加感到轻松的,是她在公司的职位也保留了下来,并一直发展到现在。

  邓友琼工作的地方,是位于香港闹市区的一家颇具规模的地产发展公司。几年前,她所在的公司开始将业务拓展到内地,规模也逐年扩大。因为经常要和内地沟通,普通话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一直在学习普通话的邓友琼,也常常因此被公司看重。

  (采访 邓友琼)

  公司每一年国内一些同事到香港

  因为我的普通话可以讲得到

  他们也邀请我招呼他们

  做这个香港的导游

  我很乐意

  去年,邓友琼跟男友结婚。闲暇的时候,他们会专门去深圳,挑一些有普通话的影碟来看。

  (实况 《天下无贼》片段,笑声,掌声转场,接实况 读书组表演)

  5月末,普通话研习社读书组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仲夏演出,参加表演的会员,有的已经积累了十多年会龄,而有的还是刚刚加入的新会员。甚至有一位盲人也加入了进来。读书组的组员中有公务员、教师、船员、翻译,职业覆盖了香港的许多行业,年龄也各不相同,因为普通话,他们聚在了一起。

  (采访 刘淑玲)

  10年以后 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

  我们是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的人

  因为这个名字

  因为推广普通话这个工作呢

  已经广泛地为人家接受了

  刘淑玲,香港普通话研习社主席,她从1982年就开始从事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最近的这十年对她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学习普通话已经成为香港人的共识,推普工作的阻力越来越小;而另一方面,香港人说普通话的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学习班和兴趣小组的推普功效正在减弱,研习社的工作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型,将推普的对象,从成年人转向他们的下一代。

  (采访 刘淑玲)

  现在我们就部署

  该怎么样去迎接这个转化

  5年前我们不是开了一个小学

  就是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的小学

  这个男孩名叫卢进,他就读的学校就是普通话研习社创办的科技创意小学。每天,他和同学们经过校园里的这张中国地图,学校的一天就开始了。

  (实况 上课)

  卢进是这所学校的第一届学生,今年他和同学们就要毕业了,这天的中文课,主题就是"中学新生活"。老师让同学们讲讲进入中学之后的担心和愿望。

  (实况 卢进回答问题)

  除了英语课之外,这里的课程,都用普通话教授。

  (随机采访 学生)

  会有些什么课文你们比较喜欢

  印象比较深的呢

  诗句 冰心的诗

  冰心的诗

  哪首你觉得印象深

  纸船--寄母亲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

  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母亲很伟大

  我想如果我像冰心这样的话

  我会怎么样做

  有点想哭 为什么呢

  因为离别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她要去美国念书

  跟她妈妈分开很长一段时间

  她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思念

  自从回归之后,香港的中小学相继开始用英语和普通话进行双语教学。十多年前,在香港街头说普通话,常常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但是现在,香港的孩子们几乎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他们的父辈没有想到的。

  下午4点,卢进和同学们一起放学回家。卢进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他要乘将近一小时的公共汽车才能到家。

  (采访 卢国良)

  中国将来的发展性很大的

  那他一定要懂得怎么说普通话

  卢国良是卢进的父亲,他介绍说,其实他家附近也有不少学校,送孩子到这么远的地方念书,是他和太太商量之后的共同决定。

  (采访 卢国良)

  他将来在国内发展 也有帮助

  现在香港很多自由行的人来香港

  国内的同胞也说普通话

  他如果将来有朋友 有同事

  他沟通就没问题

  如今,在香港的街市,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在香港的地铁里,也增添了普通话的广播。这个细微的变化,也许,正代表着一种态度、一种交融。

  我们的十年之二:风雨中的信念

  每个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圣文德小学管乐队的成员们都会聚在学校的礼堂里排练。这个有着超过70年历史的乐队是学校的骄傲,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盼望成为乐队的一员。

  (实况 演奏)

  这首《明天会更好》,乐队已经排练了2个月,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演奏这首歌并不容易。

  (采访 小号手)

  挺难的

  因为里面有很多音都很高

  很难吹出来的

  (实况 演奏)

  (采访 鼓手)

  如果你不怕困难的话

  每一件事你也可以做到

  (实况 演奏)

  (采访 鼓手)

  就是有一个成语

  就是说天下没有难事

  只怕有心人

  乐曲传递出对未来的信心,正是依靠这样的信念,过去10年间,香港才得以跨过许多不曾预料到的风雨。

  2003年的春天,注定要在香港人的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伴随着春日的细雨纷飞,一场可怕的疫病毫无征兆地袭来。3月上旬,一名非典病毒携带者住进威尔斯亲王医院8A病房,这个病房成为非典型肺炎在香港的传染源。当时在8A病房工作的医生陈力元是第一批感染者。

  (采访 陈力元)

  全香港已经开始恐惧起来了

  我在病房有电视的

  也看到有新闻 有很多恐惧

  往来香港的航班纷纷取消,而在本地,为了避免感染病毒,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离,往日拥挤的都市顿时空旷了很多。

  2007年3月20号前后,人们对非典的恐惧膨胀到了顶点。每天有数十名新增患者被送到医院,同时,由于对非典的传播渠道还不了解,各大医院都不断有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殉职。

  (实况 护士哭喊)

  我不知道还要忍到什么时候

  我们还要死多少个同事才足够

  (实况)

  我相信每个人都和我一样

  不想再看到

  任何一个医务人员被感染

  任何人

  我们都不可以再让他们死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香港得到了内地的强力支援。尽管当时内地也面临着同样的危险,但各地还是向香港运送了大批药品和防护服,还有内地医疗队前往香港,增援香港的医疗力量。

  两地专家共同会诊,最后决定采用类固醇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并没有临床数据支持,副作用到底有多大,谁也没有把握。身为医生,陈力元很清楚试药的风险性。但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在同意书上签字。

  (采访 陈力元)

  我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支持

  因为如果我不签

  每个人都不签

  那给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影响

  他们的信心也动摇了

  因为我们都是医生

  我们都明白这一点的

  那所以我必须要签的

  类固醇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奏效了,陈力元和同事们开始逐渐康复。这个消息对于处在恐慌中的香港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回想当时试药的过程,陈力元为自己和同事们感到骄傲。

  (采访 陈力元)

  很多事可能我没有把握

  我们不能知道他的结果

  但如果我们没有信心走上去

  那是永远不能成功的

  信心和执著,这些在香港人的核心价值观延续多年的元素,在这座城市遭遇空前考验时,再一次得到了彰显。不断有医务人员被感染传来,到4月中旬,已经有超过3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7人殉职。即使如此,绝大部分医护人员都自愿留在了工作岗位上。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医护人员们不离不弃的精神也让危机中香港充满希望。

  (采访 陈力元)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可以选择的

  如果他们真的不想进这个非典病房

  他可以跟部门主管说

  所以我见到的全是(dirty组)的同事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自愿进来

  香港人曾经被外界不客气地称为经济动物,但是在2003年的这场疫病中,人们突然惊觉,原来有那么多人可以为了别人牺牲自己。7名殉职的医护人员,成为这座城市永远铭记的平民英雄。

  现在,陈力元仍然是8A病房的负责医生。陈力元说,感染非典病毒让他经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东西,让他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思考。

  (采访 陈力元)

  以前病人是一个病例

  病例就是用我最大的能力

  把他医好就可以的

  现在他除了一个病人以外

  也是朋友

  除了我去帮去

  但也是给他一个很好的感觉

  (实况 陈力元握住病人的手安慰他)

  什么时候再回来复诊呢

  不需要太担心

  (采访 陈力元)

  给他一个朋友一般的感觉

  我觉得作为一个医生是很重要的。

  今天,陈力元已经成为香港最有名的内科医生之一。但是当初刚刚出院的时候,他和每一个非典康复者一样,面对药物治疗留下的巨大副作用。陈力元给自己定了近乎苛刻的康复计划。

  (采访 陈力元)

  刚康复的时候我的气喘比较厉害

  我走路五分钟十分重需要停下来的

  用力的运动基本上不能做

  身体的体力 所有都下降了

  但如果不锻炼

  永远都停留在很低很低的水平

  永远也不会来

  以前好的日子永远也不会来了

  那就不大好 我觉得辛苦是不怕的

  现在每天如果做运动

  一个半小时 两个小时

  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已经跟我非典以前差不多

  非典对我来说

  就是一个经验

  它给我体验到人生

  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时刻

  也给我一些很深很深的体会

  我们总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完结的

  也不知道未来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好好珍惜现在

  对于香港商人李和声来说,这十年中,他一直都不能忘记的就是香港在1997年经历的那场金融危机。在海外投机资金对香港经济造成巨大威胁的时刻,李和声开办的政券行,被特区政府指定为阻击海外金融大鳄的

证券公司之一。当时公司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动用巨额资金,收购海外投机者抛出的证券。

  (采访 李和声)

  谁也估计不到

  这是成功还是失败

  可是你不能不做 一定要做

  当时香港政府与海外金融大鳄的鏖战正处在关键时刻,就连政府的财政高官们也不能预料战局的最终结果。而一旦政府一方失败,香港经济将立即面临崩盘的危险,李和声的公司也很可能因此破产。危难时刻,李和声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最终,他坚定地站在了特区政府的一边。

  (采访 李和声)

  我们觉得香港政府

  一定有这个力量

  为什么呢

  就是我们的后台

  我们的后面的支持的人是中国

  是我们的国家

  最终,香港平稳地度过了危机。而10年前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成为李和声的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

  (实况 拉琴)

  李和声是香港知名的京剧票友,闲暇时,他常常喜欢召集一些京剧爱好者,一起拉琴唱戏。过去的十年,香港经历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李和声的人生也几经浮沉,但他的京剧票友聚会,却是每周一次,雷打不动。在李和声看来,艰难的日子终究会过去,他对未来的信心,从来没有丢掉过。

  (采访 李和声)

  我相信现在国家的领导人

  他们一定想要把香港做好

  要比英国人的时候做的更好

  一定有这个信念有这个概念的

  今年80岁的李和声,在香港已经居住了将近60年时间。当年,他从上海移民香港,因此至今,家庭的聚会仍然保持着用上海话交谈的习惯。

  (实况 上海话聊天)

  李和声的二儿子李德麟现在掌管着家族企业的经营,孙女李惟琤四年前也进入父辈的公司工作,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然而十多年前,在这个富足的家庭,关于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却有过一段激烈的争论。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发表联合声明,香港从此踏上了回归的道路。即将到来的改变,让香港人面临着去留的抉择。

  (采访 李和声)

  我那时候就讲

  我决定不会移民

  我一定留在香港

  但是李和声的想法在当时却不被自己的孩子们认同。儿女们在港英时代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的理念。

  (采访 李和声)

  他们觉得不安定

  香港会长期地不安定下去

  (采访 李德麟)

  我们感觉

  可能就会有点不稳定吧

  (采访 李和声)

  你们去我不反对

  可是我希望你们不要去

  李德麟最终听从父亲的建议,留在了香港,并进而向内地发展,而他的两个兄弟先后移民北美。十多年后,李德麟成为兄弟中发展最好的一个。他还接受了浙江省政协的邀请,为内地发展献计献策。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