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治的路径依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02:02 都市快报

  

批治的路径依赖
批治的路径依赖
快报

  快评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又是那么惊心。6月29日,广东河源发生讨薪民工被围殴事件,300名建设水电站的重庆民工,因500万元工资被拖欠而罢工抗议,项目业主一方组织了两三百人,对民工疯狂砍杀,致1人脑死亡,多人重伤。

  这与山西黑砖窑事件多少有些相似:强势的业主无所顾忌地“灭”掉弱势的民工。而这回更为暴烈,那些统一着装的打手,手持铁铲杀将过来,将民工的脑袋当成了西瓜。那个在建水电站是一个上了“百富榜”的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的,目前尚不知是哪个层面如此“决策”痛下决心、痛下杀手的。

  7月1日是星期天,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从网上看到新闻后,迅即作出批示,要求速查真相。这非常不容易了。公众或许还在期待有更多更高领导人的批示,山西黑砖窑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的。后来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黑砖窑事件引发“全国劳动用工大检查”,只是没有“触类旁通”到“水电站”这样“干净得很”的领域。

  那么,这回汪光焘的“部长级批示”,会有多大的效果?对种种问题进行“批示治理”是我们的惯常做法,“批治”甚至近乎一种“路径依赖”。治理的办法就是一级一级往下批,在信息递减的过程中,到了最下头会变成什么模样?县官似乎从来是不如现管的,看看这个细节就能明白一二:民工雷明忠被砍后脑死亡多时了,却仍然插着呼吸机不停地“抢救”,理由竟是“为了处理事情,暂时不宣告死亡”。是啊,死人的事,对有些人来说,多隐瞒一天半天、多拖延一刻半刻也是好的。

  在现有治理环境中,百姓的习惯思维也只能是“依靠政府”。雷明忠的父亲和妻子,“给家乡政府的官员下跪,请求为民作主讨回公道”。这样的“下跪”给人带来多少辛酸?他们不这样“下跪”,那还有什么办法?

  1995年8月,美国警方在加州一家服装厂发现72名非法移民受到暴力威胁,失去人身自由,在恶劣环境中,被迫进行高强度的劳动。一个公民组织联盟站了出来,为这些移民提供法律帮助,当地政府立刻成为媒体炮轰的对象;美国司法机构以非法奴役、绑架等重罪指控厂主及其打手,将他们绳之以法;受害移民在公民组织联盟帮助下,向与该服装厂有联系的零售商等提起民事诉讼,被告厂商最终赔了120万美元。

  整个过程没有谁忙于“批示”,主要就是“法律”在说话。这就是公正的法治形态。而在种种现实面前,我们的司法无可奈何地得了“软骨症”。甚至最近有消息说,“黑砖窑”事件发生后,洪洞政法系统有官员私下吐真言:“我们本可以报功的。没想到媒体从另一个角度进入!”

  “批治”不是什么“另一个角度”的“进入”,我们的治理模式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管治进入”了。然而,“批治”是距离“法治”更近呢,还是距离“人治”更近?“批治”能治本吗?上头没完没了批示,累得要死;下头事件层出不穷,毫不客气。出事——批示——再出事——再批示,这是一个如何的循环?这里释放的信号是:批治批治,查处查处,结果却是批而未治、查而难处。

  就算是来自最高层的批示,也有不灵光的一天。6月28日《南方周末》就报道说,聚集了上万株珍稀植物、被誉为“三峡珍稀植物避难所”的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温总理批示了,也未能使其起死回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