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从疯狂到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12:07 观察与思考

  对于奢侈品在中国的华丽现身,初始的狂热情绪中总是带有盲目的追求。当狂热降温时,除却了盲目,留下的或许是单纯的热爱和理性的眼光。

  -观察记者 孙艳兰

  贵族化概念正在逐渐淡化,奢侈品也正在向大众靠拢。甚至,H&M等平价“大牌”的频频亮相,也使得“奢侈品感受” 显得越来越触手可及。那些世界顶级品牌似乎渐渐褪去了往日被神化的光环,华贵且摆设精美的橱窗也成为了人们日渐习以为常的一处美丽街景。

  奢侈品的模样依旧是可爱的,渐退的是人们初见她时的那份着了迷的狂热……

  H&M挑战奢侈底线

  继Zara之后,又一个在时尚界名声响亮的平价时装品牌H&M也进入了上海,紧接着将是C&A。这些廉价的时装“大牌”,在近几个月内如此快速而强劲地攻入香港继而上海,确实来势汹汹。

  这令人不禁感慨,世界时尚潮流正在进一步与中国亲近,而且是以一种与近年来力推昂贵的顶级奢侈品牌不同的特别方式—令你花少许钱,亦可以与国际巨星一样炫目。

  没有去过H&M的人肯定会说,这根本不可能!

  于是,6月16日,一个闷热的星期六,记者来到了这个“传说”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瑞典时装品牌H&M的上海店。

  淮海中路、思南路路口的嘉丽都商厦,从地下一层到三楼全部为H&M的领地,从场面上来看已然颇为壮观。

  欧美风格的背景音乐,冲击眼球且开架式的商品摆设,拥挤而热情的人群……一进入店堂,一股充满大牌架势的时髦气息扑面而来,使身入其间的人们,购买欲骤然升温。

  “开张那天才叫疯狂了!晚上9点多的时候,离早上开业已过去了10多个小时了,我出来时看到在店门口还排着几十米长的队。”与记者同去的王晨宜在上海某外贸公司上班,向来对一线名牌备加推崇的她最近却迷上了“价廉物美”的H&M和Zara,而且每次来都是一袋袋地畅快血拼。

  “女士上衣149元-299元,

连衣裙349元;男士上衣99元、针织衫199元;童装连衣裙149元……”以廉价和时尚征服世界的H&M,其在海报上的价格让人不免心动。

  于是,不止货架前人潮涌动,就连各楼层试衣间门前也排起了长队。大致浏览了一下全部四层的店面,记者看到,虽然三楼和地下一层的人气没有一、二楼旺,但是所有楼层的试衣门间前都有许多人排队。

  “最多只能试7件!”“要先拿牌子才能进!”“首饰不能带进去试!”工作人员不断地向顾客解释,但有不少顾客一次都拿十多件试穿,现场显得有些忙乱。尽管如此,试衣的队伍不断地有人加入,因此长度始终不见缩短。

  在收银台前排队的人稍少些,不过数量不少的收银台前没有一个是空着没人买单的。排在记者前面的一个女顾客看上去约三四十岁,黝黑的皮肤、休闲的打扮显得健康而有活力。

  “上次人太多了没办法试就先买下来了,回去穿了发现尺码不合适。”她从购物袋里拿出两件运动款的背心,小心地询问着。“没关系的,只要没拆标签就可以帮您退换。”收银小姐说着便接过衣服,耐心而细致的态度使人好感倍增,确实比那些奢侈品牌专卖店里“因人而异”的服务贴心多了。

  廉价,无疑是H&M以及Zara的优势,而她们成功的原因更在于:不引导流行,而是将流行普及化。每年米兰或者巴黎时装周的发布会上,别以为T台下就坐的都是Armani或者其它名牌旗下的大牌设计师,事实上,这些观众中有很多大都来自Zara、H&M这样的大众时尚品牌。

  而在时装周结束两个礼拜后,当大牌的拥趸们还在为排队买一件小礼服而绞尽脑汁,普通人却已经能在平价时装的品牌店里,花不到50美元买到有明显类似于Chanel或者Chloé本季风格的衣服。

  绝对的时髦,且又廉价,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元素却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发了在中国的又一场时尚革命。

  高调的品牌宣传也是被称为“时装杀手”的她们得以与Gucci、Prada等奢侈品牌比肩的原因之一。这一点,由时尚教主麦当娜和凯莉·米洛来代言就是明证。

  在一线顶级品牌依然摆着高贵姿态的同时,H&M等平价“大牌”的火爆登场,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时髦感和好品质不一定就是奢侈品,也不一定非得节衣缩食买来的顶级品牌才能给你自信。

  奢侈品消费:从疯狂到理性

  他们,曾经是数年前奢侈品刚大举进入中国时的狂热追随者。如今,他们又成了引导奢侈品理性消费的一群人。

  应该是在2003年的时候,艾丽一直对Ferragamo的皮鞋很倾心,也多少了解它的历史。有一天,是她的生日,她觉得一定要送自己一样好东西,于是直奔上海商城的Ferragamo专卖店。

  原本一心念着一双Ferragamo皮鞋的艾丽却在售货员小姐的热情推荐下买下一只镶有品牌经典标志的黑色皮包,折后价4800元。当时,她的月薪是3000多元。

  后来上海又开了恒隆广场,艾丽也自然成了那里的主顾。有一回正逢Paul Smith打折,一双帆布鞋折后价是900元。她觉得这个价格“划算至极”,就立马刷卡买了下来。

  只是,这双鞋很快就因为“不太合脚”而被束之高阁。此前,被打入冷宫的还有:那只Ferragamo的皮包,因为“后来觉得有些老气,也没什么适合的衣服搭配”;一只Dior的零钱包,“拉链坏了,也不急着用”;一只Burberry的包,“与自己气质不符”……

  经过一次次懊悔的经历,艾丽的“名牌狂热症”也渐渐收敛,随着更多的品牌进入上海,因为看得多了,她的眼光也变得挑剔起来,也更精明。她慢慢发现,很多并不十分昂贵的二三线品牌,设计和品质都很好;有很多一线品牌在不同地方的差价很大,现在连LV的部分产品都Made in China,所以有些品质好的中国货,性价比还更高。

  有人说,女人在名牌面前是没有理智的。而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不久前发布了“品牌与女性消费调查”的结果显示,过半的国内女性如今在面对名牌时能保持头脑冷静。从调查中可见,现在的女性消费者并不盲目迷信名牌。其中一半以上(53.1%)的被访者表示,她们只买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名牌;22.5%的被访者表示“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购买名牌”。

  同样地,那些曾被奢侈品的光芒炫花了眼的男士们,也有不少有了与艾丽一样的感悟。

  Tommy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名牌狂”,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到国外出差,于是每次回来旅行箱里都塞满了疯狂购买来的“战利品”。穿戴着那些“大牌”参加朋友聚会时,他都感觉特别好。

  后来买得多了,Tommy发现这确实是笔不小的开销,现在的他对于奢侈品的态度也回归了理性。他和记者分析说,毕竟除了Gucci包,还可以有很多别的选择;一条Burberry围巾趁打折的时候买只要几百元;一根Agnis b项链在上海久光百货卖700多元,在香港买才160元。现在的他买起名牌来更加精打细算了,很少会去买原价的商品。

  尽管奢侈品在他们眼里依然有着吸引力,但是那种盲目的热情正慢慢散去。这是否也暗喻着奢侈品狂潮渐退,理智性消费新理念渐成气候?

  奢侈消费并非尊贵象征

  又见奢侈品展—

  6月1日至6月3日期间,2007富世生活中国峰荟(Millionaire Fair)和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Extravaganza)在上海同时亮相。

  英国伦敦SHOREX有限公司为本次活动所定位的主题很简单—最好的一切尽在于此! 这被称作是一次给上海上流社会人士的独特机会,让他们在那里观赏与体验了许多还未在中国上市的奢侈品。

  奢侈品展延续了其一贯的高傲姿态,只对手持邀请函的贵宾开放。许多受邀者是上海知名企业的顶尖管理人士和决策人、成功的企业家、演艺界名人、金领人士与他们的专业顾问包括律师、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和财务顾问俱在邀请名单中。

  尽管这次奢侈品展在所谓的“富人圈”中有着相当的知名度,而相比于去年同样在上海高调开幕的奢侈品展,今年开展时,媒体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度显然有所降低,不论是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还是纸质媒体似乎少见有大幅报道和照片。

  反倒是有一些评论文章对此表示了一定的“关注”,而其角度也是从理性的甚至是批驳的观点对此类奢侈品展的“冷眼”相看。

  整个社会对奢侈品展的关注与认识渐趋成熟,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奢侈品展的好奇感开始降温。

  这一微妙变化,对于杭州人而言,从告别连卡佛那天就有了些许直观的感受。

  连卡佛在杭州开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商场几乎高不可攀。“一楼的衣服动辄上万元,即使是衬衫都要几千元,我进去基本上是参观的。”一位在附近

写字楼工作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在她的印象中,连卡佛就是一个高档购物场所,一年只去几趟,基本不会买东西。而有能力在连卡佛消费的顾客则表示,连卡佛经营品类不全,买东西不方便。

  不久后,连卡佛在上海也悄悄地谢了幕。这固然与连卡佛在中国的经营模式“水土不服”有关,但也不能不承认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确实还不成熟。

  慢慢滑下神秘纱幔的奢侈品消费,已经不再单纯地等同于尊贵的象征。当人们真正能理性看待并消费奢侈品时,奢侈品在中国也就真正拥有了它恰当的位置。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