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万亿特别国债发行热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11:28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陈昆才

  7月3日,财政部在北京召集国债承销团会议,就“三季度国债筹资及分析”等相关事宜进行商讨部署。

  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周成跃亲自与会,参会部门还包括发改委、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协会有关人士。

  “7月份召开此类会议属于惯例,但因涉及1.55万亿特别国债发行的问题,所以与往常的季度会议显得有些不同。”一位承销团成员告诉记者说。

  此次参会的机构包括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和部分乙类成员。所谓甲类成员是指该成员机构每次国债投标量占比3%、中标量占比1%以上;而乙类成员,则占比相对较小,一般的中标量在千分之二。

  对参会和未参会的机构来说,这次财政部的1.55万亿特别国债何时发,分多少批发,如何定价,成为瞩目的焦点。

  但是财政部官员仍然措辞谨慎。与会官员并未就特别国债的具体操作方式做出解答。但财政部国库司官员重点解答了市场上的三大疑问。

  首先是特别国债与普通国债的区别。

  财政部官员在会上解释说,财政部购买外汇发行的特别国债,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财政部为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而且这部分资产属于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同时,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

  “阐述这个区别,也就回应了市场关于央行能否直接认购国债的质疑。”与会国债承销团成员的人士分析说。

  财政部官员还谈到了特别国债对央票的替代作用。

  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成员机构也非常关心央行将如何利用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以部分替代央行票据的公开市场操作功能——央行除了1.55万亿特别国债之外,今年还将面临1.6万亿左右的到期央票。

  但财政部有关人士并未就此发表看法。“央行拿了特别国债之后,如何处置就变成了货币政策问题,财政部自然不好回答。”与会人士称。

  某国债甲类承销团成员机构的交易人士认为,央行可以选择的方式包括,其一,买断式回购;其次是质押式回购;此外,也不排除用特别国债替代定向票据。

  与会的财政部相关人士再次强调,这次特别国债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

  不过,多位市场人士称,央行采用国债回购方式回笼流动性,这对流动性的影响是中性的,但特别国债产生的影响还在于其定价将影响中长期债券的走势。

  特别国债对中长期债券的影响程度如何?“认为影响较大占大多数。”一位券商交易员对记者说,“中长期债券也包括国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意味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上升。”

  该券商交易员解释说,在未明确特别国债发行方式之前,市场对特别国债发行利率的预期很高,达到5%。而在明确发行方式之后,特别是央行将采用卖出国债方式,替代央票的部分回收流动性的功能,市场预期稍有下调,但“还是很高,只不过没有原来预期那么高,可能在4.8%左右”。

  一位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认为,特别国债的定价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影响力,中长期债券利率将直接参照这个发行定价,“这可能也是直接向市场发行特别国债的最大压力所在”。

  但前述券商交易员则表示,如果特别国债在一年内要发完的话,“个人觉得(发行利率)还是要上5%”。因为这将考验市场的资金面——6月25日刚刚发行的1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4.4%。

  “根据国债余额调整的情况,1.55万亿特别国债今年肯定要给央行,但具体的操作方式,如分多少批,现在都不知道。”7月4日,一位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