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出国读研的跳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15:08 中国青年杂志

  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统计,就港大而言,往年大陆毕业生选择继续出国深造的达到总人数的60%。

  施展,200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金融系,随后就读于美国纽约大学,而对港大的本科学习,他是这样回忆的: “有港大经济系卓越的教学,我才能打下研究生课程必需的坚实学术基础;有港大校方及教授对学生学术和个人发展上的广泛支持,我才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机会扩展自己的眼界,明确发展的方向;有港大其他优秀同学的竞争和影响,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向他人取长补短。总而言之,在港大的三年是在快节奏中不断自我完善的三年,虽然短暂却终生难忘。”

  另外一个优势则是国外学校的认可和签证的便捷。由于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国外很多知名大学都认可香港各大学的商学院。数据显示,2007年大陆学生赴美

留学签证通过率达到历史最高的85%,但是从香港去美国的学生签证通过率从未低于85%。赴港读书成为去美国深造的一条捷径。

  条条大路通“四大”

  “在香港找工作的过程是十分透明的。”这是香港大学经济金融系本科毕业的王佳伟谈起一年前求职经历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对于现在能在普华永道工作,她十分感激学校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的巨大帮助。普华永道的招聘程序是先在网上申请,然后要通过三轮面试。

  网申的筛选主要依据学业成绩(GPA)。而在面试环节,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的职能就类似国内的培训机构“新东方”。中心的题库中含有各大公司的面试题,每轮面试前他们会组织学生参加模拟面试,而这样的模拟训练通常会有3~4次,并且都是免费的,而对学生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每次在公司面试的真题反馈给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及时补充、更新题库。

  同在普华永道工作的黄璐瑶走的却是另一条路。黄璐瑶的本科GPA尽管只有2.8,但是由于她在大二时参加了扶轮社,并且在那一年的夏天成功组织了30个同学赴埃及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之后,又组织了26个同学到希腊去。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第二、三轮面试主考官十分欣赏她这方面的经历。面试一周后,黄璐瑶就收到了普华永道发来的offer 。

  刚刚被德勤录用的香港科技大学的朱真一,对于1.1万港币的月薪,觉得比较遗憾,因为扣去每月的必须开销所剩无几,即使省吃俭用,也只能略有盈余。

  当然也有不少十分出色的大陆学子进了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像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之类。当然要“看你EQ和 IQ的水平,是不是真正的‘牛’人啦”,黄璐瑶笑言。因为那里最基本的收入也能到周薪1万港币。

  物理博士和商业本科挤投行

  Maxwell,刚刚拿到荷兰银行的offer,但投资银行的面试和工作可真的不轻松。对于现在的工作他直呼幸运,物理系专业背景,让他“20多封简历出去,只有一个回音”。

  第三次面试,Maxwell至今记忆犹新。“面试了一整天。”当天上午见到了荷兰银行的头头脑脑,被问了一些特别棘手的问题。下午的内容是做Case。“虽然三面之前我也在网上看了许多面经,但是临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一个半小时,三十几页的英文材料,让你眼睛发花的数据和表格,分析整理,然后还要面对那么多高层报告。而荷兰银行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当时心里那个‘毛’啊!”

  其实申请投资银行,本科学历就够了。“三轮面试,每轮都是和一班商学院本科生‘挤’。”(Maxwell系港大物理博士,当过助教)荷兰银行的一位高层也曾问过他,如果进入荷兰银行,面对年轻的上级,是否会不平衡,准备如何处理彼此关系。

  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决定了它是商学院学生的天堂,而对于那些本科就读于基础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里的就业前景就不那么美妙了。

  “凭着我的专业,找工作真的很难,”已经是物理系准毕业生的Andy说。“我真的很后悔来港大读物理。”而他的同学郁然正在申请经济类硕士研究生。

  无论在香港的哪所学校读书,经济类专业永远“门庭若市”,而其他科系则“门可罗雀”。以港大为例,每年报考经济类专业的占总招生人数的20%左右。

  投资银行是条“窄”路?

  掐指一算,王佳伟已是大陆来港读书的第五期学生了。才参加工作第一年的她正逐步适应在普华永道的工作。不久前的一天早晨,她刚进办公室,迎面碰上上司捧着一大堆文件走来。上司两眼放光地盯着她,“这些文件必须两天后做出来。” “对不起,我能力有限,做不了。”王佳伟硬邦邦地把皮球踢了回去,因为她觉得这种命令的口吻让她反感。“要知道,当时这个小组里还有人闲着呢,而上司却把本是一个星期完成的量交给我一个人两天做完。”

  上司见她拒绝了,于是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香港的本地职员。她(指那个香港本地职员)居然一声不吭地接下来了,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哭哭啼啼背着主管到处和同事诉苦,希望能博得别人同情,并借别人的嘴巴让上司为自己“减负”,因为 “他们怕激烈地反抗会被炒鱿鱼”。

  “做出自己的特色。”王佳伟认为这是在香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同时,她也认为从表面上看,香港人普遍比较拼命和服从。这实际上是两地大环境差异的直接体现,在香港大多数家庭都不是独生子女,客观上要求具备体谅、包容和责任感。

  房贷的压力加上香港生活消费不允许他们失业。黄璐瑶的一个香港同事每个月都要交给家里一笔工资,少了家里会不高兴。家里的看法是送你去读书是一种投资,现在你拿钱了总该回报了吧。这就是香港人。王佳伟敢如此拒绝是有理由的,因为她刚刚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投资银行offer。

  投资银行到底是不是个香饽饽呢?Maxwell却另有看法。他甚至自嘲:“出了投资银行,我可能只能去卖菜了。”因为在他看来投资银行的“路”还是窄了点。“进去无非就是作投资,炒

股票,一票做砸喽,你可能就被炒了。”不像做工科,学理科,感觉相对实在一点;也不像在商业银行做ManagerTrainee(主任培训),可以学到很多实际的东西。“当然,这就是博弈,看你选哪条路去走了。”

  “先在这里干着,攒点资历和经验,然后回大陆,”Maxwell深深吸了口烟,“你瞧大陆这几年经济发展多好,而且潜力巨大,但如果我回去,几乎又是重新开始……”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