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保护好绿水青山是最好的政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8:01 四川在线

  我们要按照“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全太湖统一部署,省以下一级管一级,层层分解落实领导责任。各地都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环境安全、生态环保建设等责任。要严格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哪个地方、哪个方面出现重大环境事故,就要对哪里的领导实行问责制,严重失职者要丢官“下课”。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如是说。(据《新华网》7月9日)

  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就明确提出,“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要求在物质上达到极大丰富,还要求我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保护好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个政党也好,一个政府也好,在考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时候,必须把可持续发展道路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必须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一些地方官员常挂在一嘴上的一句口号,然而至今在上些地方仍然黑烟滚滚,污水横流,生态环境破坏不止。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700余条河流中46.5%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3.6亿农民喝不上干净水……。就是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仍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地方领导甚至要求环保部门为违法建设大开绿灯……”,这些都是那些地方官员不当的政绩观带来的结果。

  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政绩,谋划一域发展,造福一方百姓,是很多领导干部在任期内都想达到的目标。但对于政绩,却有着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有的领导干部目光远大,既照顾到眼前的事业,又照顾到子孙后代的利益,既要在任期内干出成绩后,又善于处理对大自然索取与给予的关系。这是一种大我的政绩,这是一种永续的发展,是让老百姓享受到的真正的实惠。而有的领导干部却不同。他们缺乏超前意识和生态眼光,只顾眼前利益,喜欢干一些“吹糠见米”的事,直到大自然发“火”动“怒”了,才如梦初醒。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并非看不到可能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而是纯粹从自己的“官运”出发,把功利放在第一位,把“杀鸡取卵”的沉重代价留给后人去承受。这种“政绩”,只会给老百姓留下骂名,这种“发展”只会越来越惨。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社会可持续发展。青山绿水是几代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这代人绝对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为了一时之利而侵害大自然,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为老百姓找水打井而闻名全国的英雄团长李国安说:“我们这些打井取水的‘功臣’,如果对大自然只索取不给予,不造林护水,最终只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他还说:“看政绩,离不开看生态环境,祖国的军事屏障也应该是祖国的生态屏障。”像李国安一样的有识之士还有很多。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青山绿水能给政绩增辉加彩,也能给发展带来动力和源泉。

  不要污染的GDP。作为地方领导和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志广气宏、登高望远。如果竭泽而渔、焚琴煮鹤地干蠢事、做傻事,结果只能为自然所惩罚,为后人所唾弃。“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古人的呼吁,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应该有比这更高的境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保护好绿水青山才是领导干部最好的、最值得骄傲的政绩,因为这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牢固根基,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