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气候和特殊地貌导致四川达州频遭洪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9: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04年以来,洪水仿佛已成为达州挥之不去的梦魇。洪魔为什么对达州“情有独钟”?面对灾难,达州人民怎样应对?昨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水患·原因

  反常气候是罪魁祸首

  达州市气象局局长刘志刚说,洪魔连年肆虐达州,外界有多种说法,但都没有科学根据,通过近几年气象资料分析,反常的气候才是洪灾形成的罪魁祸首。他解释,决定一个地方或区域的降雨有两大因素,即副热带高压位置和高空低槽位置。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内高温酷热少雨,其外围的西侧和西北侧则属暴雨或强降雨带,它移动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较强降雨,而从2004年起,副热带高压始终悬在达州上空,造成了全国闻名的“2004·9·3”、“2005·7·8”洪灾。

  而今年的情形则更加反常。从5月下旬以来,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在接近重庆后便“赖”着不走,而此时正值青藏高原的高空低槽不断东移,这两股力量在达州会合后,就形成了持续大暴雨天气,从5月23日到昨天,达州境内共有6场区域性暴雨,几乎每周一次,这样的强度和密度十分罕见。

  特殊地貌极易形成洪峰

  “除开气象因素,达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洪灾的重要成因”。一专家称,达州地处丘陵,山上植被保护较好,一下雨极易形成地表泾流,再加上境内和上游的河流众多,易形成洪峰,比如今年灾情最严重的渠县,上游有巴中市的通河、巴河,以及达州市的州河,这些河流的洪水全在渠江流域汇集,洪峰叠加,使得渠江水位陡升至265.36米,比2004年的“9·3”洪灾还高2.06米,与史料记载的161年前(1846年即道光二十七年)的洪水相当,并祸及下游的广安。

  水患·措施

  7月7日上午,洪水逐渐消退,渠县人民开始了紧张的灾后重建工作。而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若不是上游的州河、巴河错峰得当,渠县甚至广安的损失可能更大,而这一切得益于达州人民在与洪魔的搏斗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成熟规范的抗灾工作机制。

  预案完备从容应对灾难

  “我们现在只需要听警报声的长短、次数,就可以判断什么时候撤退。”7月6日下午4点,就在洪水涌上滨河路两个小时前,沿河的商家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大家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慌乱。据了解,2004年的“9·3”洪灾,给达城造成了相当惨重的损失,有关方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预案。'

  短信预警损失降到最低

  2005年“7·8”洪灾前夕,达城手机用户都收到了汛情公告,今年的两次洪灾中,气象部门共发出近350万条(次)短信,在洪水漫上滨河路时,所有商家都已撤离到安全地带,洪灾对达州主城区居民的生活未造成太大影响。

  水文局对渠江流域实行全天候监控,渠县、广安分别在洪水抵达的29小时、34小时前收到水文部门的预警信息,沿江城镇得以顺利避险。

  实现错峰达城安然度汛

  州河上游有江口湖电站、罗江口电站,下有金盘子电站,在洪峰到来时,如果三个电站之间不能实行有效的梯级调动,将对处在中间的达州主城区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记者了解到,今年“7·5”洪灾前三天,江口湖提前三天开闸放水,在渠县、广安面临重大威胁时,金盘子电站又发挥作用,将州河泄流量减低一半,避开同样流入渠江的通河、巴河洪峰,成功实现错峰,“如果调度稍有闪失,渠县、广安的灾情比现在还要严重”。一专家透露。

  特约记者谢颖记者路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