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让心畅通重塑沟通规则(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11:17 中国新闻周刊
苏琦:让心畅通重塑沟通规则(图)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苏琦

  信息时代,沟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新技术大大丰富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手段,沟通改变世界,短信的力量,网络的力量,正影响着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也引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心情,一种现代生活形态在悄然降临。

  前几年孙老师提出一个关于中国社会断裂化的倾向,中国这种急剧的转型,可能使得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还有一些新兴人类已经走到后现代了。我也看过崔老师那篇文章,她80多岁的老母亲,也能够通过短信的方式来沟通。当时孙老师有一个担心,从社会的连续性以及融合上的担心。

  沟通,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以建立、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全球通提出“让心畅通”的主张,提倡和谐沟通,也是为了帮助我们这个急剧分化的社会重新走向融合。我就在想,中国 移 动提供的无线通讯技术,以它的共识性、高效性、便利性,使得各个代际之间或者各个族群、群体之间的沟通瓶颈有所突破。作为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技术,它不仅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也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共享,对于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意义。现在,中 移 动等运营商在业务内容中更多地关注技术运行的社会后果,这是担负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因为,在当代中国,传统的不便已经消失,新时代的不满随之而来。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不难发现世界是平的,而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全球通的时代,如何拉近心的距离? 这造成一种新的问题,包括孙老师刚才提到的典型的对社会政治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中国人好像很多年没有这种交流的平台,没有这种表达的机制,突然有了这么多选择,包括短信、网络,这种新规则的建立面临一个问题。

  大家以前都没有机会说话,都处理一种心灵上的寂寞状态,突然有了这种选择之后大家都特别有倾吐的欲望。短信的沟通能力就在于没有障碍,这也造成沟通量特别大,比如说现在你每天总能收到一大堆的短信。

  一种现代的社会生活形态,在这个信息时代悄然降临,通过通讯技术聚集起的人群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大家迅速形成一个共同话题。之前我们了解沟通的顺畅能够达成一种共识,而现在,共识的达成似乎更难了,大家都愿意说,而不愿意去听。前段时间,好多人给我发对李零教授写孔子的新书《丧家狗》的批评,你真正沟通后却发现他也没怎么看这本书。我就想,无论是短信或是网络沟通能够迅速形成一种话题,但其实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效的表达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现代社会沟通行动理论强调,必须致力建构一个可沟通的社会,才是化解社会心理冲突,走出现代性悲观的出路。当下通讯沟通不仅介入社会生活,也深入人们的生活与心理,成为社会新文化、新风尚的塑造者、引领者。 “全球通”提出“让心畅通”的主张,给通讯服务注入了人文关怀内涵,其涉及的生活理念已经不只是一个企业或行业的问题,也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让心畅通”的口号,其实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让心灵“畅通”,才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受到生活的和谐之美,这样,社会才能够和谐、平衡。

  另外一个方面是社会管制,前段时间我们报道了一个厦门PX事件。现在出现一种回流,网站跟短信一旦结合起来,以一种想象不到的速度在运行。这对我们的管制模式形成一个新的挑战,可能迅速就某个公共话题形成很强大的民意,如果回应的及时还可以,如果不及时的话如何化解?

  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里,中产阶级的态度非常重要,他们是高端通讯产品像移动“全球通”的重要用户,也是现代社会信息发布与沟通的主力军。变化社会中的中产阶级需要保持一个积极平衡的心态。沟通,作为追求自我实现的现代技术手段,不但分享欢乐和喜悦,创造财富和机会,也获取支持和认同,放大诉求与主张,成为联结起

和谐社会的渠道。因此,及时、便捷和更加低成本的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对于保持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心态格外重要。

  现在不但企业,社会公共部门也在利用这个手。中非论坛期间,北京交管部门把交通管制信息通过短信发到手机上。以前感觉政府要说话要么通过高音喇叭,要么很郑重其事在电视上弄一个声明,现在,通过短信就让人有一种亲民的感觉。我觉得在这个社会沟通过程中,注意民意的汇聚怎么规范,政府怎么传达有效信息,那么,社会秩序与权威性也不会削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