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0后的内心世界:敏感而自尊叛逆而渴望独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11:19 南方人物周刊
他们是90后。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他们出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他们有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虽然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像“80后”一样被人们打上标签,但他们正在迅速长大。 他们个性鲜明,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五光十色的社会在他们面前闪烁,形形色色的压力也与他们如影随形。他们一路走一路张望,在彷徨失措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还有理解。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他们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在一所初中的心理活动日,记者在一棵用彩色纸板做成的“心语树”上看到学生们贴上去的许许多多小纸片。这棵“树”的用途是让他们匿名倾诉出心中的烦恼。 “学习真的很累,功课和考试太多啦。” “爸妈整天担心我拍拖,讨厌他们疑神疑鬼!” “真担心自己考不上好高中,请上帝保佑我吧!” “老爸老妈总是拿上清华的表姐教育我,我很有压力。” “我觉得自己在班上人缘好差,好失败。怎么办?” “为什么老是要补课???” …… 该校心理老师若欣说,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学业压力、亲子关系和人际交往问题占了前三位。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自尊,叛逆而渴望独立,喜欢独树一帜却又强烈需要同辈友谊的认同和归属感。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竞争的意识,从起跑线到终点都不能失败,可很少有人教给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去与竞争本身抗衡。 “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太注重应试了。”15岁高一女生凯林的妈妈、初中语文老师陈女士说,“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存在一天,应试教育就一天不会消失。像我们学校,学生考试名次不公开宣布,但每次还是会有很多家长追问,他们说自己有知情权。” 身为“体制内”人士的陈女士对教育制度的批评显得很无奈,因为她无法改变什么。 凯林也很累,大小测验考试几乎天天都有,但她坚持下来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不是因为我体验到了乐趣,而是我已经习惯了。”初三的时候,她一位同班的女同学就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与同学关系不佳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中途休学了。凯林耸耸肩说:“尽管有点害怕,我还是得努力努力再努力。” 广州市团校去年九月开设了青少年辅导中心,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并在市内各大报纸上刊登宣传广告,可来的家长还是不多,来了的都是孩子已经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家长们似乎还不懂得预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中的很多人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而没想过提供正确的情感支持。”团校副校长涂敏霞叹道,“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太少,志愿者、社工远远不如香港普及。如果在关键时刻有人能拉这些孩子一把,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 香港童军总会在2004年曾经做过一项青少年自杀的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本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抗逆境能力与家庭支援的不足,而非其他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一般是指由于社会资源不足引起的问题)。 他们的世界里是一样的青春年少,一样的花样年华,和不一样的成长阵痛,不一样的生存状态。 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向前发展,但我们不应该遗忘他们的世界。 (杨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