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手机是我们的新器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11:26 中国新闻周刊
张颐武:手机是我们的新器官(图)
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颐武

  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全球通这样的移动通信品牌也是交流工具的一种,24小时都能找得到我,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如果你手机忘在家里的话你会很焦虑,其实回去一看都没有什么正经事。来了一个电话你一定要回,这是增加了一种新的交流模式之后对它的需求就变得特别重要了。

  虽然大家对它又爱又恨,但是没有办法摆脱了,现在已经是大家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一方面,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使得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都拓展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现在已经全天候化了。原来可以躲在一个山里,高雅地写诗,但是现在要想关掉手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手机将来会是融合了你身份、财务方面的东西了,用全球意味着你也是和国际接轨的一份子了,可以讲它就是身体的一部分。我觉得手机就是我们的新器官,互联网还不是我们新的器官,而手机却跟眼睛、鼻子是一样的。虽然这个器官有好、有坏、有高级不高级,有贵、有便宜的,但是这个器官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法摆脱。小孩到了高中以后长出来的一个器官就是手机。

  下面我想讲几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变化非常剧烈,媒体变化也非常剧烈,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所谓新媒体的崛起是同构的变化。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正好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连在一起的,中国传媒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建立是紧密联系的过程。

  最近的一些深刻的变化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深刻的。有几个变化是值得注意的,其中一个就是博客和跟贴文化开始成为网络里重要的文化。以博客和跟贴为中心的公共舆论,这个舆论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博客其实就是一个媒体,有大量的草根博客,就是群众博客,但是也有很多名博,产生的结构、影响和变化非常大。

  网络里匿名的形式,让很多原来没有表达机会的人,现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意见,而且表达的力量特别大。这使得公众媒体,比如说纸媒的舆论开始跟着网媒走。博客和跟贴的出现带来的新变化,就是一个公共空间,这个结构非常复杂。博客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后果,就是使个人媒体非常快地合法化了,可以把很多私人话题以最快的速度转化成公共话题。比如,有些纸媒不太愿意介入的事,发表起来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如果在博客写上一篇,马上就可以让很多人看到,如果反响大的话,纸媒也会很快地跟进。

  网络给一个人创造了很多机会,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也给个人创造了很大的风险,你乱说话就有风险。这可以看到现在社会结构的改变,最近的改变爱一个现象,网络最近博客和跟贴的崛起是同构的。

  最近以来,80后的年轻人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他们大一些的已经将近30岁了,最近看到各种统计,中国上网人口都是30岁以下占了70%还多。

  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主导了网络舆论,他们的要求往往就变成社会公共舆论最主要的部分。第一,30岁以下年轻人在网络上的优势和他在媒体里的优势是联系在一起的。媒体中层以上领导都是30多岁、40多岁的成功人士,但是第一线记者基本上都是30岁以下的,并且年轻人网上的声音和纸媒的声音是同步的。另一个方面是,在网上和在社会生活内部压抑感形成剧烈的反差。年轻人网上的身份可能是一个CEO、CFO,但是在现实中可能就是一个低级的白领,内心的反差是非常大的。年轻人的这种困扰很容易形成一个很剧烈的不满、对社会的不满。

  现在大家都会发现网上的所表现出来的矛盾非常剧烈,我们把这个归结为贫富差距过大,也就是劳动人民和富有人群的冲突。这其中有很大的误解,因为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没有在网上反映出来,反映出来的都是年轻人的痛苦。比如,事业不成功是年轻人的痛苦,

房价过高是年轻人的痛苦等等。最近网上很多的评论是对房价的愤怒,这从根本上说的是年轻人的愤怒。现在中国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有一个迫切要在城里买房的要求,但现在的房价是他不能承受的。中等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虽然还要改善但是有了相对稳定的解决。虽然房价他们也觉得过高,但是房价的上涨对他并没有什么妨碍,他的收入情况可以负担他的房产。那么,为什么现在反映这么强化?这跟年轻人在网上强烈的放大声音是有关系的。

  网上舆论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匿名的,最近社会上在讨论实名制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匿名舆论是可以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讲、不敢说的话痛快地在网上说。于是,中等收入者下层的不如意、不愉快变成了现在中国舆论的主流。

  现在,纸媒的评论版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是持重的意见,但是随着网络舆论的激进化,纸媒也在改变。网络上很多人的气愤很大、忧患很深,并且文笔都非常巧妙、慷慨。乍一看都会觉得这些文章写得很好,令人为之慷慨、激动、赞叹不已,但是赞叹之余,却发现这些文章的理论依据并不充分。

  网上舆论道德上的诉求特别强烈。比如对经济学家的批评,经济学家意见的正确与否是可以讨论的,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激烈的意见?这就说明了一个潮流。第二,网上舆论的道德提高之后,就有了一种强大的公共性,参与的人数特别巨大。

  我觉得在沟通里对于中等收入者的下层、对年轻人成长,社会一方面给他的关切不足,造成舆论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的情况分化特别剧烈,有的年轻人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一些80后的年轻作家写几本书就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稿酬,年轻的IT界精英也有很好的经济回报。但也有一批人处于他们的反面,在网吧里经常可以看到游逛的社会青年,他们的焦虑、愤懑、不满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出口。于是网络成了这些年轻人发泄的公共空间,但我觉得这个公共是有局限的。

  社会一方面对网络舆论要有高度重视,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要夸大成中国人民全体的意见,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这些舆论有这个窗口,保持它的活力是非常好的。但也不要一看到网上有舆论就按照网上舆论来做事。对待网上舆论一是要高度关切、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要平和看待。有了这样的交流和沟通就会好得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