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争抢1份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1日01:57 信息时报

  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陈伟秋 关则朝) 今年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为3.67万人,就业几率大约是5:1,这是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建议优先录用广州学生

  据广州市人事局副局长陈东民介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495万人,其中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为3.67万人,本科以上学历1.62万人,大专学历2.05万人。他们除了小部分人留学、升学或自主创业外,大部分人将要与22万广州地区高校毕业生、近10万外省市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7万多个的广州就业机会。这意味着35万多名应届毕业生要竞争7万多个就业机会,就业几率大约是5∶1。

  陈副局长表示,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各有关职能部门将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包括对一些“用人大户”提出原则上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广州生源尤其是特困毕业生”。还比如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府贴息,标准是3万元/人,合伙经营上限15万元/次。

  预计1.2万人登记未就业

  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李主任说,毕业后暂未落实接收单位的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均可办理未就业登记手续。今年起,更是将登记时间大大提前: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如果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随时可以进行未就业登记;如果在外地高校就读的,可以提前到毕业当年的寒假时间进行登记;广州生源特困生在大三(专科生)或大四(本科生)即可以登记。

  去年在该中心实行未就业登记的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10406名,推荐成功就业8312人。估计今年进行未就业登记的人数在12000人左右。

  据悉,今年应届毕业生的月薪水平大致为(注:非试用期标准):大专生为1500元、本科生为2500元、研究生在4000元左右,标准和去年基本持平。

  相关新闻 四项措施助广州特困生就业

  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陈伟秋 关则朝)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州今年启动重点帮扶广州生源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推出四项措施。

  建立广州生源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信息库,符合条件的广州生源特困毕业生无论是在广州地区还是市外省外的高校就读,在毕业的当年随时都可以跟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系,或直接上网登记资料(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为:www.gzbys.gov.cn)。信息库详细记载特困生专业、特长、求职意愿等内容。

  提供专人“一对一”就业扶助。

  设立特困生服务窗口,并将每个周四设为特困生接访日,专窗专人为广州生源特困生提供登记、咨询、指导等帮助。

  另外还提供多项特殊免费服务。如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对需要办理人事代理的特困生免收3年人事代理费等。

  据广州市人事局的摸查,目前有90多人因家庭特别困难向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出就业扶助申请。中心根据其专业、特长,共提供200多次就业推荐,现已有26人落实工作单位。

  编辑点评 引导就业,目光应放得更远

  贺贝

  35万大学毕业生争夺广州7万个职位(见今日A13版),这样严酷的现实,几乎成为年年秋季的招牌信息。有关部门的本意,是想以此忠告莘莘学子,对“就业难”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度调整就业意向,然而实践证明作用不大。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已显得十分迫切。

  笔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说法一直不以为然,相比学历较低的人群,他们的求职不知要容易多少,难的只是对自身价值的过高误认。

  大学的招生规模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相当部分大学生,不可能都在大城市工作;而重经验、重实绩的企业价值观,也决定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不可能都获得满意职位和理想薪酬。他们必须从基层单位做起,从基础性工作和低薪做起,没有这样的观念和心态,盲目攀比,求职自然成了难事。

  缓解就业难,广州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建议“本地生优先”等措施,虽然对就业会有一定帮助,但在平等竞争的市场态势下,这种帮助的作用十分有限。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乐于到基层、到珠三角城镇工作,从“小事”做起,积累能力和经验。以此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比盲目追求“一步到位”更为实际。

  这种工作目前也在进行,但失于泛泛而谈和一般号召,大量基层成才、走向理想岗位的求职案例,也未能成为大学生们的就业参照。相反,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对求职的攀高心理起了催谷作用。比如“投资回报”论,把入读大学狭义理解为短期投资,让学生求职过多地追求回报(薪酬);“就业薪酬指导”,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学生面对达不到指导线水平的职位,往往感到难以接受。

  因此,“就业机会5比1”的背后,我们还需把目光放到广州之外,放到珠三角大量“不起眼”的单位,把“1”变成“2”、“3”甚至更大一些;对职级和薪酬的目光,也要从现在时变为将来时。引导学生退而求其次,不但是市场决定的现实,也是成就事业所必须的理性和智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