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海外频遇袭:传统外交受非传统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16:05 中国新闻网
中国公民海外频遇袭:传统外交受非传统挑战

  中新网7月12日电 巴基斯坦最近又发生中国工人遭袭击的悲惨事件,至少一死三伤。回顾近一年多中国公民在海外频遭袭击和绑架,这几乎已不是以所谓的个案即可解释,而已经上升为一种现象。时事评论员邱震海7月12日在香港《明报》发表文章,对中国公民遇袭事件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评论分析。

  传统外交受非传统因素挑战

  邱震海指出,从整体上看,中国公民海外遇袭,具有大背景和小背景双重因素;既有每宗袭击、绑架案的个别性,也有作为一种现象的共性;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归纳起来,所谓的大背景之一,就是近年恐怖主义日益盛行,各国驻外企业或多或少都有遇到袭击事件发生。从这意义上说,中国驻外企业及其工作人员遇袭,有一部分并非针对中国,而是具有复杂的国际和驻在国的背景。

  大背景之二,是中国近年崛起,其表现在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也表现在对

能源的利用和竞争上,更表现在对国际市场的占有上。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日益扩张的企业行为,本身就会对包括发达和不发达国在内的全世界构成一定心理威胁。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应主要是通过贸易保护措施和政治、战略上的防范和抗衡,那么在一些不发达国家,这些威胁心理就有可能转化为对迁怒于中国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报复行为。

  邱震海表示,从这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外交的做法已遇到来自一系列非传统因素的挑战。所谓传统外交,就是着重发展与某一个国家政府的关系。但在目前的复杂背景下,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其内政往往不稳定,政府与反政府组织和武装之间的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因此,若某一国家的外来企业在对当地市场的占有和能源的利用下,稍有在驻在国人们看来不妥的举动,即可成为当地各种不同诉求团体共同报复的对象。埃塞俄比亚中国人质绑架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何保障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

  邱震海强调,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中国驻外企业,也必须在与当地社会的沟通和融合方面下一点功夫。中国企业人员由于文化和语言等问题,一般较多独自生活,较少与当地社会发生联系;而若当地人们已经对中国企业进入和能源竞争产生怨气,那么中国驻外人员若仍是隔离于当地社会,那么双方的误解就可能日渐加深。

  如何保障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这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但如上所述,正如外交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驻外企业及其人员的共同使命,因此如何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也就决非外交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针对中国驻外企业自身,有一些专家的意见似乎值得参考:

  1、中国驻外企业在编制项目时间预算时,应当保证一笔专款专用的反恐经费,加强安全投入;

  2、有关企业一定要在施工前与驻在国的政府或军方取得密切联系,务必得到对方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承诺,包括必要时派兵保护;

  3、尽量雇用当地的施工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中方人员遭遇不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给当地人造成中国人抢当地人饭碗的错误印象;

  4、适当考虑为驻在国的人民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如修桥、铺路、翻修学校、捐赠器材等,因为驻在国民众的支持和欢迎往往是最佳的安全保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