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统筹城乡方案10月上报中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02:30 重庆晨报
重庆统筹城乡方案10月上报中央
昨日,重庆城乡统筹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本报记者何熠摄

  本报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工作方案》(简称“总体工作方案”),将争取在年内通过国务院审批。昨天,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召开,会上传出上述信息。

  市领导汪洋、王鸿举、刘志忠、张轩等出席会议。

  “在设计改革方案、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汪洋特别强调,要防止有些部门、企业、个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损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

  10月上报方案

  昨天的会议,明确了一个时间表:今年10月,“总体工作方案”上报

国家发改委。王鸿举说,争取年内通过国务院审批。

  在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上,汪洋说至少要符合4个标准:保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不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保证广大农民分享城镇化、工业化成果;保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形成互动;保证城乡在统筹协调中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4个重点领域

  重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集中在4个重点领域。

  一是拓展“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平台。王鸿举说,成都的特点是“大马拉小车”,改革试验的模式与重庆不一样,因为重庆是“小马拉大车”。“一圈两翼”建设,正是极其富有重庆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

  第二个重点领域与农民工有关: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吸纳机制,以及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扩散机制。

  另两个重要领域,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是政府职能转变。

  2个阶段目标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分两个阶段目标:2012年和2020年。

  到2012年,统筹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等领域,其制度设计和改革实践,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改革全面推进,形成一整套机制。并且,形成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通过制度让进城农民工变市民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农村劳动力进城是重点之一。

  “农民工进城,制度上已无大的障碍。”王鸿举说,但由农民工转变为城镇居民,仍受制于土地产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和卫生等制度障碍。

  “农民工在城市做工期间,有没有适合他们的制度设计?农民工公寓是一种探索,但不健全,也很单一。”汪洋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要通过制度设计,吸引进城农民工转变为城镇居民。

  由于有制度障碍,不少农民工即便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却依然是“农民”。王鸿举披露了一个数字:仅在主城区,这类人就高达13万。

  改革方案避免“拍脑袋”和“书生气”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什么方案最适合重庆?

  “靠拍脑袋和秀才的笔杆子,搞不出有创造性的改革方案。”汪洋说,重庆的改革要走自己的路,这是昨天的会上确定的原则。

  为避免“拍脑袋”和“秀才的笔杆子”,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批专题调研课题,希望通过深入调研,使改革方案更有创造性。

  调研课题包括: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体制创新和制度设计;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研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思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关于避免“拍脑袋”和“秀才的笔杆子”,汪洋讲了一件事:上周,他用了3个半天时间,到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调查、了解。找企业负责人谈,找农民工谈。“自己去调查了解,每一次都有收获。”汪洋说。本栏稿件由本报记者 杨光毅 采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