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访人物:韩传鹏母亲捡垃圾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11:26 中国网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追访人物:韩传鹏母亲捡垃圾为生
9岁的熊伟堂一个人在墙脚下玩钓竿,显然稚嫩的孩子还没有真正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

  追访人物:韩传鹏

  遇害者韩阳富的儿子,34岁,在汉阴县城关镇太平村当上门女婿。韩阳富在7月14日去铁瓦殿烧香时,被熟人留在道观里,在逢庙会时帮忙做饭,却无辜遇害,他给儿子韩传鹏留下了一副沉重得喘不过气来的负担。

  老母捡垃圾为生

  离尹行巧家不远处,另外一个受害人韩阳富的儿子韩传鹏也在为买不起化肥和农药而发愁,濒临崩溃的生活让他深陷痛苦的深渊。

  34岁的韩传鹏是城关镇太平村一个贫寒农家的上门女婿,照料着4位老人——岳父、岳父的两个弟弟以及婶娘。韩传鹏原本家境贫寒,要赡养岳父家4位老人,现在深为日后母亲和痴呆弟弟的生活发愁。

  出事前,韩阳富在汉中一边租地种,一边做小生意,与妻子吴必联和痴呆儿子一起生活,并不需要韩传鹏的照顾。因为父亲的能干,韩传鹏还能在农闲时出门打工补贴家用。但一切都从2006年7月16日那天开始打破了。

  父亲遇害时韩传鹏正在上海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打工,没来得及马上赶回家。“我从上海赶回来处理父亲的后事,听说老母和弟弟在汉中以捡垃圾为生,就带着1000元钱到处找,在汉中市里到处打听,找了一个多月,终于在一家饭店前面看到他们了。老母亲和弟弟蓬头垢面,一身破烂,正在饭店的潲水桶里偷吃脏东西。我一看到就哭了,可怜的母亲和弟弟啊,我大声叫娘,她却连儿子都不认识了……”说到辛酸处,这位34岁的汉子竟在记者面前号啕大哭,那一幕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韩传鹏找到母亲时已经是10月了,母亲和弟弟却还是穿着单衣,城里有位好心的老婆婆见母亲可怜,脱了身上的一件衣服给她。傻子弟弟不知冷热,仍然光着脚,被磨得鲜血直流。他们白天捡垃圾,饿了捡剩饭和潲水桶里的东西吃,晚上就睡在路边。因为母子俩人精神状况不好,捡来的垃圾也没有卖到什么钱。

  痴呆弟弟老是走丢

  韩传鹏说父亲去世后,母亲变得语无伦次。韩传鹏家只有3间破旧的土房,正中那间的屋顶已经坍塌。他只能把母亲安顿在汉中父亲生前租住的房子里,给邻居300元钱请人家帮忙照顾。母亲仍然靠在附近捡垃圾为生,痴呆弟弟老是走丢。

  血案发生后,当地公安局派人就地把遇害者简陋地安葬在了铁瓦殿的山上,孝子韩传鹏不惜借了8000多元把父亲迁到老家安葬,“再穷也要让父亲‘回家’”,他是迄今10名遇难者家属中唯一一个“接亲人‘回家’的”。

  父亲出事后,韩传鹏就没有出去打工了,每隔一段时间他会接母亲和弟弟来汉阴的家里住一阵子。今年3月,母亲还因肾结石住院,花了2000多元。前几天母亲刚回汉中,临走前他向亲戚借了1000元给母亲做生活费。去年因天旱欠收,现在一家人仍然靠借粮吃饭,现在他已背负了2万元的债务。妻子家原本就有4位老人要赡养,还有6岁的儿子,现在加上母亲和弟弟,一家8口人的生活担子压得韩传鹏喘不过气来。

  申请救助无答复

  吴必联没有尹行巧那么“幸运”,她与智障儿子申请的低保还没有得到批准。韩传鹏早在半年前就替母亲吴必联向汉阴县有关部门提交了生活救助申请,吴所在石庙村村委会出具的证明称:“兹有我漩涡镇石庙村一组村民韩阳富因2006年7月16日在铁瓦殿被邱兴华无辜杀害。其妻子吴必联生于1946年7月1日,属于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小儿子韩传明生于1986年7月4日,属精神疾病,不能独立。以上情况,请求政府民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办理生活救助。”韩传鹏告诉记者,他们的申请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目前,韩传鹏还在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他希望政府能按农村五保户政策解决母亲和弟弟的生活问题。“我们失去了亲人,我们的损失、我们的困难谁来解决?我是受害人,必须要找政府;没有人帮我,只有政府能帮我。”说到这里韩传鹏一脸无奈,“我也跑了不少部门,但是他们都说无能为力。我现在很困惑,我们的困难该由谁来管?”

  韩传鹏说他这一年压力很大,长出不少白头发。他想把母亲接过来,却没有房子住。“什么担子都压在我的肩上,”他叹息着说,“我真的觉得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有时我想做傻弟弟多好,什么都不会想、不用想,不会知道活着的痛苦。”

  记者采访结束时,母亲托人从汉中给韩传鹏的邻居打来电话,说痴呆弟弟走丢一个星期了,韩传鹏准备再次借钱去找弟弟。他思忖再三,还是准备把母亲和弟弟接过来一起住,自己则在农闲时去汉阴县打零工,“再苦再累,我过一天日子,就要让母亲和弟弟也过一天日子。”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