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未成的古井改制迷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17:10 南方人物周刊

  一波三折的改制之路,没有人给出答案

  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亳州

  6月21日,停牌5个多月的古井贡酒(000596)复牌,同时发出公告,称:鉴于安徽亳州市国资委与中标候选人International Beverage Holding Limited(国际饮料控股公司)在商务谈判中存在重大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经亳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终止公司控股股东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国有产权转让工作。

  “三次‘选婿’唯一入选的IBHL,最终也没能经得住‘婆婆’亳州市国资委的推敲。”有媒体如此评论。背后是,始于2002年的古井集团改制工作,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

  更引人关注的,4月13日,执掌该集团20年、在白酒行业声名赫赫的董事长王效金,因为“违纪”,在这场马拉松赛式的改制进程中黯然落马,与其一同落马的集团高管达6位之多。

  拥有国内第一家白酒类上市公司,上世纪90年代长期占据全国白酒企业三甲位置的古井集团,到底发生了什么,沦落到欲出售而不得的境地?

  改制缘起

  作为中国名酒厂商,古井集团一度红红火火——1996年,子公司古井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白酒类公司上市,有媒体称,“古井集团在中国白酒业独自撑起徽酒的一片天空。”

  然而,盛极必衰。

  古井集团的多位老职工告诉本刊,上世纪最后几年,古井集团开始走下坡路。董事长王效金当年“降度降价”的策略显出负面作用——为古井带来庞大销量的同时,无形中降低了古井酒的品牌价值,使其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拉开距离。

  “客观地说,在白酒中,我们属于第二档次。”古井集团总裁办副主任吴伟说。

  另一个加剧古井危机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叶,在充沛现金流的支撑下,集团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通过并购以及自办公司形式,拓展出啤酒、

葡萄酒等产品,还涉足酒店、
房地产
、医药、金融等多个行业。

  由于地处内陆偏僻小镇,人才储备不足以及国有体制的深层弊病,古井集团多元化产业,除酒店和房地产盈利外,大多不成气候。

  2001年,财政部对我国酒类消费税进行调整,每斤白酒按0.5元多征收一道消费税。这一年,古井贡酒净利润从上一年的1.5亿元左右锐减到6705万元。

  “也是在那一年,我才深深地感受到一个高楼大厦在顷刻间轰然倒下会是个啥模样。”王效金回忆说。

  这时,党的十六大召开在即,国企改制正大行其道,MBO开始流行。

  “体制、机制问题,是困扰古井多年的根本性问题。按照十六大精神,目前调整这种生产关系、解决古井的体制、机制问题,已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时候……”古井的这位当家人说,“我们要大胆探索国退民进、国有民营这两大深层次问题……”

  管理层的想法

  在这场从管理层发端的改制运动中,在王效金为首的古井集团高管设想里,改制应该走“曲线”MBO的路径——地方政府给予古井集团管理层股权奖励,可以算作收购资金的一部分。

  股权分配为:一是地方政府直接给予管理层不低于古井集团资产净值8%的股权奖励;二是地方政府给予管理层净值15%的期股奖励。

  这个改制方案还准备将管理层与员工量化的工资节余基金、亳州市政府用于国有身份置换的2.9亿多元股权、个人出资现金、直接股权奖励及期权奖励等共同出资设立一个投资公司。其中,普通员工占股60%,管理层占40%。

  然后,管理层再以投资公司为主体与亳州市政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古井集团60%股权,余下的40%股份由亳州市政府持有。

  当时,亳州市政府并没有打算将国有股权卖掉。

  一位曾参与改制工作的亳州市政府官员说,但“市里觉得古井盘子太大,管理层持股比例太高”,没有“全部认可”这个方案。

  改制方案被打回,古井集团高层“重新修改了部分条款”,将收购部分改为40%,另外60%对外出售,这最终获得了亳州市政府的批准。

  但让古井高管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40%的股权分配,却在集团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工人的游行罢工。

  方案中,古井集团普通职工平均每人分到3万股左右的股权,副总经理以上的高层则分到80万股左右的股权,而王效金“一人就将拿到1000万的股权”,是普通员工的300多倍!

  2004年2月25日至27日,古井集团召开有二百多位职工代表参加的改制大会,对改制方案进行表决,表面上,方案一致通过。

  而且,在古井集团第一次由管理层主导的改制方案中,国有身份置换得到的补偿,只能全部投入到古井集团入股。

  主导者政府

  王效金等人没想到,2004年,香港学者朗咸平对“国退民进”的猛烈批评,引爆了全社会的愤怒。同年8月,国资委等四部门紧急颁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9月,安徽省国资委下发了特急文件,要求各地市对于国企产权转让进行自查,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古井第一次改制由此搁浅。

  这让王效金懊悔莫名——“对于我个人而言,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2004年古井改制未成功。”

  更让他欲哭无泪的是2005年初,亳州市国资委成立,全面介入古井改制工作。以他为首的古井集团高管渐失改制主导权。

  “原来,市里面觉得古井集团是个财柱子,对它的事一般不过问,经过工人罢工后,觉得不过问不行了。”古井集团的一位老厂长说。

  祸不单行的是,2005年3月,古井集团爆出了偷漏税的丑闻:财政部驻皖监察专员办对古井上市公司纳税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上市公司和下属销售公司需要分开缴纳所得税,补缴税金高达一个多亿!

  多重因素作用下,2005年11月7日,亳州市国资委将古井集团的100%产权在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向全球公开转让。

  这彻底断掉了王效金等人的“曲线MBO”想法。

  “小企业对政府的贡献小,却给奖励;而像我们这样的大企业对政府贡献大,却不好给奖励了。”王效金抱怨说。

  参与古井改制的官员则认为,“卖掉全部股权,说明我们的改制思路前进了一大步。”

  轮番登场的购买者

  从古井高管欲购买60%股权受挫后,王效金等人就在积极联系买家,最为中意的是深圳万基集团。

  2003年11月初,深圳万基集团董事长陈伟东率高管到古井集团进行实地考察,双方“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根据双方初步敲定的协议,万基为购买古井集团60%股权,将“掏出6亿-7亿元现金”,至于钱从何来,万基当时并没有透露。

  但2006年6月,古井集团将深圳万基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推上被告席,理由就是深圳万基不予归还古井曾委托的

理财款,让人吃惊的是,这笔巨款高达6000余万,占到了当初万基欲收购古井集团资金的10%左右。

  6月28日,亳州市国资委副主任吴斌告诉本刊,对于古井委托深圳万基理财是否有变相侵吞国资之嫌,他“无可奉告”,因为,“当务之急是总结古井改制的经验和教训”。“深圳证交所催了我们好几次,让我们解释谈判失败的原因,我们都没讲。”吴斌说。

  但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告诉本刊,查封深圳万基集团的相关账号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家名声在外的大公司,账户内仅有几十万元,而且万基“应诉的差旅费都出不起”。之前,这家靠西洋参起家的公司已深陷“传销”风波。

  2005年前后,古井集团和深圳万基分道扬镳。不久,传出香港嘉鑫控股集团将出资6亿元注入古井集团,从而获得古井集团70%股权的消息。

  几个月后,亳州市政府再次变阵,将古井集团100%股权挂牌出售,历经三次招标,标价从10.8亿元降至9.8亿元,2007年4月13日古井贡酒公告,IBHL成为中标候选人。

  资料显示,IBHL公司实际就是此前长期关注古井集团改制的泰国TCC集团(由泰籍华人苏旭明创办,是东南亚最大的啤酒、白酒制造商和经销商,世界500强之一)2005年在香港注册的子公司。

  巧合的是,为苏旭明的到来牵线者依然是古井董事长王效金。不过,在公示IBHL公司中标的当天晚上,王效金和夫人被有关方面带走,一进一出之间,古井改制形势大变。

  6月21日,古井改制第三次流产。公告指出,“亳州市国资委将继续推进古井集团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但目前没有重新启动古井集团100%国有产权转让工作的计划。”

  改制迷局

  古井集团改制之路为何一波三折?没有人给出答案。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古井集团曾经的委托理财带来严重恶果,有时候讨债竟然能讨成股东。

  可怕的是,作为治理结构并不透明的老大国企古井集团,类似的黑洞还存有多少,并不为外界所知。其曾任子公司古井贡酒总会计师、董事长的刘俊德,虽于2006年4月落马,但至今尚未公告。

  6月27日,亳州市长方春明在调研古井集团时,给古井集团职工鼓劲:“古井集团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争取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三位。”

  “这个任务很艰巨。”古井集团总裁办副主任吴伟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