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钱塘江上游水葫芦提前大面积暴发(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4:01 钱江晚报
![]() 图为机械化清捞船每天两班制不停地打捞,一天能打捞水葫芦100吨。 本月初,钱塘江的上游新安江建德梅城段、三江口至严州大桥的江面上突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水葫芦,富春江水库也未能幸免。大面积疯长的水葫芦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航运和防洪,妨碍水底生物的生长,如果不及时打捞会腐烂变臭,将成为污染水体的污染源。这种植物被称为“水上绿魔”。今年为什么会比往年提前大面积暴发水葫芦,半个月过去了情况如何,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钱塘江饮用水源?15、16日,记者从新安江上游出发,一路下行直到富春江水库,进行沿江现场调查。 ◆现场目击 新安江建德梅城段水葫芦挡住了快艇的路 厚实圆大的绿叶,沉甸甸的,光生生的,光洁翠绿的叶柄,中间膨大起来,恰如一只只竖立的葫芦,轻盈地漂浮在水面上。一阵风过去,几株就聚集在一起成为一小片,不一会大片江面就成为绿色的海洋。 站在新安江梅城段江边放眼望去,从三江口到严州大桥江面上,有几处大面积的水葫芦正随波左右漂浮着,而江的两边则布得密密麻麻。 “不要去碰,皮肤会痒的。”记者刚想伸手去摘一枝水葫芦时,一位男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们平时接触惯了没事,你们没碰过的会过敏的。”说话间他已经来到记者身边,原来他是梅城海事所工作人员的钱荣林,“今天还不算厉害,10天前这里整个江面都是水葫芦,小船都无法出行。这东西发发太快了,打捞都来不及,几十年前大家争着在水塘里养,用来喂猪喂鸭,现在躲都躲不及啊。”在江边生活了几十年的钱荣林对水葫芦有着特别的感触。 为了实际感受江面的情况,记者坐上了村民钱利生的快艇,热心的钱荣林做了我们的向导,快艇从三江口往严州大桥方向驶去,大片大片的水葫芦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为了让我们亲身体会水葫芦阻碍船行的感受,钱利生还特意将快艇冲向水葫芦密集处,一下子,我们的快艇就变为慢艇,水葫芦的枝蔓牵住了我们前行的速度,“不行,我得退出了,我心疼我的螺旋桨。”只见快艇过后,刚被压住的水葫芦又浮了起来。“这水葫芦一多起来,我的快艇业务就无法开展了,前年我曾经停业15天。我觉得今年如果再不发水,气温继续这么高,水葫芦肯定会跟前年一样肆虐。”靠快艇做旅游的钱利生对前年水葫芦泛滥成灾印象深刻,也更担心今年会有相同的情形发生。 富春江水库大坝处捞得没有长得快 下午5点,站在富春江水库大坝向下望去,密密麻麻的水葫芦布满了整个大坝边数米宽的水面,远处还有大片绿油油的水葫芦正漂过来,“我上午来上班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的,一个下午就这样了!打捞队天天捞还这么多。”正在大坝上值班的保安杨祖成说。 靠近大坝边上,被水葫芦包围起来的浙桐庐清捞001打捞船正在作业。伴随着“突、突、突”的响声,一片片的水葫芦随着输送带慢慢“爬”向船舱,船头两名青年正各自用粗大的竹竿把水葫芦往输送带上赶。船舱里,穿着一双长筒靴的柯师傅,手握钉耙,正一耙耙地把输送带传下来的水葫芦耙到船舱的各个角落。 “我们打捞队分两班作业,今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了,我是下午1点钟接的班。这东西来势猛的时候,我们得24小时连续作业。”看着远处漂来的簇簇“绿洲”,柯师傅无奈地笑了:“你看,这里在捞,那边又来了。昨夜我们刚把坝边上的打捞完毕,今早同事一来,又是满眼的绿油油。捞得没有长得快,也没有它漂得快。” 柯师傅的话不到一分钟记者就亲身体会了。打捞船几次想靠岸,但试了四次都被水葫芦挡回去了。掌舵的工作人员说:“打捞船把水葫芦往边上逼,但因为太多了,被挤压的水葫芦就像被挤成了一堵铜墙,就是150马力的船也奈何不了。”最后,打捞船一直进退了七八分钟,才把记者送上岸。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