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生存:重要的是他们“在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6:07 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 彭永斌

  “长沙、不足100元、生存15天”,这是一群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略显残酷的关键词。在一座日常消费水平已难以用肉眼清晰看见的繁华都市,他们将如何度过?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的22名学子,离开武汉到临近城市长沙进行“异地生存”训练。两天过去了,本报记者全程跟踪发回的报道表明,同学们遭遇的困难比想象的艰难,表现也暂时没有美好到井然有序,面对既成的生存事实,偶尔的争吵,显示出他们还远未“炼”到从容淡定的程度。

  帮助学生融入社会,体味冷暖,如今已成一个体现社会关怀的话题。借用歌德的比喻,顺水漂来的盛着婴儿的摇篮,渐行渐远的帆船,一个是学习时代,一个是漫游时代,便构成了我们当前的世界。今天,此话的现实解读便是:长期在校、青涩未出的学生踏入社会之前,世界的复杂与世事的艰辛,往往显现出神秘与朦胧。有如对外界一无所知的顺水漂来的婴孩,不少学子尤其是与社会只有一步之遥的大学生,正遭遇着类似的近乎夸张的“无知”。然而,渐行渐远的帆船命运,以及未来的紧迫,要求他们必须尽快勾画出自己的、关于社会的心灵地图。

  异地生存训练,不过是各种举措的“极限”式显现。近年来,类似的活动在各地也多有所见,比如,有数位某高校的学子,只花50元前往北京生存20天;也有干脆一文不名者,在南京硬是挨过了一个月……像登山、异地生存、极限运动等,总容易以一种“别处”的诱惑来引人参与。“极限”带来的“挑战”与“征服”快感,不仅不少人心神往之,也被赋予了许多诸如毅力、坚强、超越等绚丽的象征符号。或许因为如此,“异地生存”不仅生逢其时,我们也常常看到,体验者们常常被人们寄予“生存”之外的厚望。

  只是,人们也很容易忘记:谁去了哪里,谁完成了什么体验,很多时候只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他们并未因成功“生存”了就突然证明了某种能力。推而言之,我们实在没必要将更多的宏大命题加诸于一次活动。活动本身,重要的是他们“在路上”,是“在”所体现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因为“异地”的语境,延伸出许多关于时代、命运与传承的话题。一个小团队,也无法代表整体。回归到本次“异地生存”,选手们的表现、他们组成的团队,难以承载过多沉甸甸的重量,抱着一定新奇心理的他们,即便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也未见得就会对生活能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或许应该说,在长沙努力“生存”的学子们,他们的生活变动,考验着他们个人,也考验着旁观者的心情:看着他们或有些手忙脚乱的“演出”,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们相信团队的力量,却难以建设一个能将各种力量充分发挥的团队,是否又必须惋惜?答案其实不难书写,结局并不总是大写的牧歌,我们无法苛求完美。“在路上”,就是胜利。

  详见本报今日、近期报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