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香?串串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9: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读者报料:太平洋电影城对面的一家串串香店多数空签签宰客记者调查:黑心串串香店10年来一直盘踞于此,无数人被骗

  闷热的大厅中,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油腻的地面让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在上面行走,而分布大厅内两旁的近20个串串香“摊位”前,摊主们的心思似乎并没在手中的活路上……最近,不少市民多次向本报举报,他们到位于太平洋电影城对面的某小吃城吃串串香,结果吃完后几乎都有同样的感觉———“没吃啥子得嘛,咋就多吃出了百多根签签?”

  市民投诉

  闹市中暗藏“黑串串”

  近日,有数位市民陆续打进本报热线,反映春熙路上一家小吃店的收费存在欺诈行为。市民王女士称:“太平洋电影城对面的串串太黑了,昨天我们吃了一点,就吃了80多块钱,我们发现他们是从桌子下面拿的签签上来数……”

  前日晚7时15分左右,记者找到了这家小吃城的店铺。刚走进店门,记者就被两侧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弄得不知该朝哪边走才好,选了右边靠门的第二个摊位坐下后,才看清大厅两边分别有七八个面积约1平方米左右的“摊位”紧紧挨着一字排开。

  这些所谓的“摊位”,其实就是一张张由金属板搭成的高约60厘米的平台,每个台子的正中间下面都有一个液化气炉盘,上面放着一口大锅,沸腾的汤显得很混浊,但这些深褐色的液体仍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每个1平方米见方的平台都由一个“摊主”管理,平台之间仅由放菜的簸箕隔开。

  “两位吃点啥子?”眼前这位身穿红色背心的中年妇女将记者的思路瞬间打断。据了解,这里所有“摊位”的菜品全部一样,只有3种荤菜和数十种素菜,并且菜品全由店内的小工统一配送。点了几样菜后,中年妇女准备将一把用橡皮筋束好的鸡胗和其它菜一起放入锅内。“鸡胗只要10串,我们两个人吃不到那么多哦……”记者话未说完,摊主已将手中的菜全部烫在了锅中:“没得啥子,到时候吃好多算好多嘛。”

  记者目击

  耍把戏多数出上百根签签

  由于接到了市民投诉,记者一边吃着碗中的“美味”一边偷偷数了一下吃过的放在摊主左手边的“签签”,大概有80根左右。在这家店,所有菜品都由摊主帮食客在锅中烫熟,但几乎每个摊主的左手始终都放在金属平台下面。透过平台和炉盘间的空隙,记者发现,摊主们放左手的位置,竟然还藏着一个盘子,里面摆放着至少100根沾满油渍的“空签签”。

  “帮我们数下签签嘛。”此时,坐在记者旁边的一男一女提出结账,记者目测了一下他们的签数,大概也是80根左右。就在此时,那位摊主右手搅着锅里剩下的菜品,放在平台下的左手也终于拿了上来,不过,却多了一把“空签签”。趁年轻男女谈话的空当,她娴熟地将凭空多出来的这把“空签签”和台面上食客留下的签签混在一起。由于这里的“签签”均只有普通“串串香”的1/3粗,乍一看很难发现“签签”数量的增多。“2角钱一根,你们一共吃了48元钱。”“啊?没吃到那么多哦!老板你是不是数错了?”年轻女子一声惊呼。女摊主笑嘻嘻地当着他们的面又数了一遍手

  中的“签签”,证实自己并未数错。“才几分钟,咋就不知不觉吃了200多根……”年轻男女一边喃喃低语一边付给了摊主48元钱。右侧,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妇也随后被摊主告知一共吃了500多根“串串”。

  付账离开

  摊主竟将油碟倒进汤锅

  记者发现,这里的食客多以两三个人为主,但结账时,消费至少都在40元左

  右。“老板,你们这儿的签签咋都这么细哦?数也不好数嘛。”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年妇女支支吾吾地岔开了话题:“你们还吃不吃?不吃我要数签签了。”

  怕她动手脚,记者放下筷子后紧盯着中年妇女的左手继续寻找话题,却发现她也在用余光瞟着记者的动向。可能发现没有机会下手,这位摊主终于磨磨蹭蹭地从台面下伸出左手开始数签签。“23元。”此时,中年妇女的态度也变得十分生硬,收过钱后便催促记者快点离开:“你们吃完了就让一下嘛,我还要做生意。”

  记者起身的瞬间,发现摊主竟将食客吃剩的油碟里的油又倒进了沸腾的汤锅里……

  知情人大曝内幕

  “黑串串”盘踞此地10年

  “其实早在10年前,这样的串串店就在青年路扎根了!”昨日,知情人再次向记者透露了更多“黑串串”的背景。市民代先生说,太平洋电影城门口的串串香店以前一直摆在街头。大约10年前,他有一次和同学去看电影时,发现影城门口露天排着四五个类似的串串香商贩,“我和同学两个人最多吃了100多根,结果最后一数给了接近100元钱!”由于当时抹不开面子,也就没有理论,但代先生此后对这一带的串串香店就格外关注。不久前,成都的一些电视台和报纸对该地的“黑串串”有过零星报道,但“黑串串”几乎没有任何收敛的迹象。

  “没想到过了10年,这些‘黑串串’已经从流动摊贩变成了‘正规’商家,竟然‘驻扎’进了所谓的小吃城……”代先生痛心疾首地说,不知道有多少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被这里的“黑串串”使用同样的手法欺骗过。代先生分析,由于受骗的很多是年轻情侣和年轻人,他们受骗后不好意思理论,也从另一方面助长了“黑串串”的嚣张气焰。

  太平洋电影城门口“黑串串”难道真的就没人能管吗?本报记者将进一步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覃丹摄影雷远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