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迎来一批特殊广播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9:21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白晓威文/摄

  7月9日下午,北京的天空阴沉,而在南三环一栋塔楼的6层,不断传出阵阵欢笑,让这个日子显得灿烂。

  这里是北京一加一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一加一),走到门口,能听到有很多人在念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音色浑厚、富有磁性,像是专业播音员在练习发声。

  一加一举办的全国首个“视障人制作广播节目训练营”中,来自全国盲校的15名视障人广播员正在进行为期两周的 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刚才那一幕,正是专业老师在指导他们练习运气发声。

  在一间30多平米的小教室中,15名视障人坐成一圈,环绕在老师周围。因为学员们彼此刚刚认识,有的学员比较 羞涩,所以老师每说出一个绕口令后,就会从右手边起轮流让每个学员大声重复一遍。有的学员读不清绕口令,老师便把每个 句子分成几个短语。为了方便记忆,老师还会用有趣的故事对每个词语做出解释,学员们之间的生疏感渐渐地在欢笑中淡化。

  “我都快跳起来了!”

  受到视力的限制,收音机是每一个视障者从小到大最亲近的朋友,很多视障者无一例外对广播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厚 的感情;而能够坐在话筒前成为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或者自己录制的节目能在电台上播出,成为许多爱好广播的视障者最大 的梦想。

  陈丽丽来自新疆盲校,从小双目视力有缺陷,在1998年第一次接触广播后,便与广播结下不解之缘。近十年来, 陈丽丽几乎日夜与电台话筒为伴,是所在盲校的广播员,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将自己录制的广播节目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放。

  “当听到自己被推荐来北京接受专业的广播制作培训,当时我几乎都快跳起来了!”陈丽丽提起刚收到一加一的通知 时,仍然兴奋不已:“我激动得几天都睡不好。”

  陈丽丽在没有他人陪护的情况下,一个人从新疆坐4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一加一的主任解岩告诉记者:“当 听到陈丽丽一个人坐几十个小时的车过来,我还真替她捏把汗,但她在火车上给我打电话时,听到电话那边兴奋、激动的语气 ,我想我的担心多余了。”

  “这个训练营活动不仅能为各盲校广播站训练一批优秀的广播员,为有广播主持梦想的他们提供一个接触专业知识的 机会,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受益的是15位视障人,惠及的将是全国盲校的学生。在10月份,这个 训练营还将培训另外15名视障人广播员。”解岩说。

  “用科技跨越障碍”

  北京一加一文化交流中心是一个特别的非营利组织,不仅该中心视障人声音工作室的成员全部为视障者,连该中心的 两位创办者解岩与傅高山也同为残障人士。

  解岩曾是IT精英,2001年罹患骨癌后成为双拐辅行的残障人士;傅高山是双眼视力只有0.1的视障者,从小 在健全人社会中成长,IT专业技能出色。2004年底,二人相识,由于相同的经历与专业背景相识,他们洞察到科技对于 残障人士的价值。2006年,他们成立北京一加一文化交流中心,旨在以技术为支撑,使更多的残障人士尤其是视障者分享 与健全人一样的人生体验,实现与健全人等同的人生价值。

  一加一视障人工作室是全国首个从采访、编制到播出全部由视障者完成的广播节目制作团队,其制作的广播节目已与 全国部分省市的电台合作播出。此次训练营为15名盲人广播员安排的课程分别为“用气发声和语言表达训练”、“广播节目 制作基础知识培训”、“电脑及音频软件的应用”以及“残疾人心理辅导”等内容,主讲教师为活跃在一线的主持人、中国传 媒大学的教师、一加一视障声音工作室的制作团队及残疾领域的心理咨询师等。

  解岩告诉记者:“如今社会上发明了许多能为残障人提供便利的产品,我们将其合理利用,这将缩短残障人与正常人 的距离。用科技跨越残障,这是我们最大的目的。”

  视力障碍人士包括盲人和低视力者。低视力是指有部分视力,即便是“盲”,很多盲人也有一定的残余视力,完全无 光感的全盲只是极少数。当健康人与视障人接触时,不要过多顾虑怎么做才恰当,只需怀着诚意轻松自然地与之相处。如果视 障人需要帮助时,他自然会明示。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一加一的团队成员将宣传与视障人相处的技巧也作为他们的工 作内容之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