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木雕大师老来鲜有带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探问“传承人”②

  不少艺人忧悒:30年后,汕头还有木雕艺人吗?

  本报记者 杨媛 通讯员 闵协 摄影报道

  据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广锡介绍,潮汕木雕后继乏人。目前汕头市从事木雕创作的省级以上工艺师只有9人,而且大多已进入中老年,他们中鲜有带徒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左手执钢凿,右手木槌轻敲,沉实的樟木便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鳞介虾蟹……

  汕头市民间艺人秦宪生、何汉林,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走进他们的工作室,才明白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龙眼木雕齐名合称“中国四大木雕”的潮汕木雕(也称潮州木雕),为何被誉为“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一颗明珠”。

  然而,今天做木雕,就像“一个人的战争”——民间艺人在和自己作战、和时间作战。身边并无愿意传承衣钵的徒弟,艺人心头总在萦怀着一个忧悒:“30年后,汕头还有木雕艺人吗?”

  仅靠工钱勉强持家

  何汉林的工作室在汕头市区北郊,十多平方米的弹丸之地,摆放着一尊刚完成的作品,那是直径一米多的圆形通雕。木雕上到底刻了多少鱼、虾、蟹、螺,花半天时间也不一定能数清。

  48岁的何汉林,从17岁起随父(著名木雕艺人何长清)学艺。从1983年进入汕头市木雕厂,到1995年木雕厂解散,何汉林曾经历过潮汕木雕供不应求的上世纪80年代。那时,通过广交会,国内外订单不断,工人手头从不缺活儿干,大家工资颇丰……木雕厂解散后,许多木雕艺人被迫转行,荒废了技艺,有的则做生意发了财。而何汉林却回到家中,继续老本行。

  用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广锡的话说,潮汕木雕的多层镂通,“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何汉林就身怀多层镂通绝技。他的木雕作品《半畔花篮》,曾在首届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上获铜奖并被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收藏。国内外木雕收藏家以及企业、个人,向何汉林订购木雕,木雕厂解散后的12年间从未中断。然而,他竟一直生活清苦,甚至连作为广东代表上京接受“传承人”命名的路费,都令他为难,最终选择放弃。

  何汉林做木雕,常常一干就是白天连着黑夜。别人说他“累”,他却说:“你们不知道,那感觉像旅游。”12年来,他一天也没有放下过钢凿雕刀。但订一件,做一件;做一件,又卖一件。以至于汕头市民协有次推荐何汉林作品参展,却发现他家里一件作品都没有。收藏家拍卖木雕作品,往往动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然而,何汉林创作木雕,却只收加工费。每月一两千元的工钱,仅能应付一家几口的吃住。

  潜心创作借钱度日

  此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另一位潮汕木雕民间艺人是秦宪生,早在2001年就被授予广东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如今,他创办了秦宪生木雕艺术研究所,从事木雕设计、制作和木雕艺术品的开发研究。

  秦宪生在汕头市木雕厂15年,从学徒做到技术工人。他埋头钻研潮汕木雕技法,业余时间就上各种短期美术班和工艺美术学校。

  1988年,秦宪生开始单干。起初几年,他接工程,为古建筑、祠堂做木雕。1990年后,秦宪生开始创作符合自己艺术思想的木雕作品。他曾说,也许没有几个艺人能跟他一样,十年不收订单!他潜心创作38米长的木雕《法界源流图》就用了整整4年。为了这一作品,他要靠向亲戚朋友借钱度日。七层镂通雕《法界源流图》,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在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获得金奖,也让秦宪生获得了名气。

  第[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