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唰——

  如同迷彩丛中长出了金色枝干,一排排紧攥的拳头向着党旗宣誓。

  这誓言,穿越80年时空;这誓言,回荡着一个响亮的名字——

  “铁军”!

  铁心跟党——党旗指向哪里,滚滚铁流就开到哪里

  初到红一连时,27岁的张雄飞有些忐忑。2006年春节整个假期,这位新上任的指导员是在连队荣誉室里度过的。他想要真真切切地走进这个红军连队的历史——

  那是一段属于“秋收起义红二团”一连、属于“铁军”、更属于人民军队的历史。

  1927年9月,一支来自湘赣边界的农民自卫军在秋收起义后转移至罗霄山脉中段一个叫做三湾的小山村。

  在这里,毛泽东亲自发展了6名党员,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也从此确立了我军的立军之本——党指挥枪。

  80年过去,红一连一直保持着“月评6名优秀党员”的传统。

  从井冈山斗争到解放海南岛,从’98抗洪到中俄联合军演,从“英雄红一连”“钢铁红二连”到“能攻善守红九连”“渡海英雄连”等45个荣誉单位,“铁军”的每一段征程和每一支部队里,都浓缩着铁心跟党的红色历史。

  1978年3月,蔡春礼走进“铁军”任师政委。

  在走过多年的和平岁月之后,这支与自己同龄的红军师,是否还保持着从南昌城头、从井冈山带来的传统?是否还有着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嗷嗷叫”的劲头,那么一种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

  蔡春礼的疑问,很快在次年的边境重大军事行动中找到了答案。

  全师3个步兵团,哪一个都请求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谁也不愿意留下来当预备队。行动结束,军长问一个新兵:“你们打得怎么样?”不识军长为何人的新兵脖子一梗:“我们‘铁军’从来不打熊仗!”

  “铁军”,还是当年的“铁军”!

  就像“叶挺独立团”从北伐前线走到南昌城头的步伐,就像红军师从两万五千里长征打到解放战争的征程一样,党旗指向哪里,滚滚铁流就开到哪里。

  “跟我冲!”——最危险的时刻,共产党员总是“铁军”最先出击的拳

  担任过副师长的王广义在“铁军”部队战斗了40多年。给年轻的士兵们讲传统,他总会讲到自己经历的最惨烈的一仗——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

  负责守卫四平一侧的“铁军”某团打了整整7天7夜。在王广义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那么响的炮声。

  然而,跟炮声一样响亮的,还有共产党员的呼喊——“跟我冲!”“跟我来!”

  从强渡乌江到飞夺泸定桥,在“铁军”80多年的历史中,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声音!

  1926年“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时,率敢死队向城头发起攻击的第一营营长曹渊,就是这样说的。

  长征路上无数过关夺隘的战斗中,被誉为“开路先锋”的尖兵连骨干,也是这样说的。

  同样的声音,还回响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回响在挑战极限的训练场上……

  “党员突击队”,“铁军”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几乎都有过这样一个临时建制。在最危险的时刻,在最艰苦的地方,共产党员总是最先出击的拳!

  对于6年前那个被紧急集合哨声惊醒的风雨之夜,“叶挺独立团”二连士官刘国鹏记忆犹新。

  2001年11月1日晚,一辆满载剧毒化工原料的卡车翻进了驻地附近的河中,下游数十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告急!

  红二连奉命出击。在疾驰的卡车上,这支曾以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壮举为红军打开胜利通道的英雄连队又像当年一样,紧急组建了以22名党员骨干为成员的突击队。

  谁也不清楚河水究竟有多深,连长、指导员带着突击队员先跳了下去。挖土、装沙、筑堰,从子夜时分干开始,整整17个小时苦战,一条长34米、宽1.5米、高5米的沙堤,如同突然从水中钻出的巨龙,截住了奔流的河水。

  危机解除。直到很多天后,两岸的居民才知道,为他们的生命筑起第一道大坝的,是一群甚至没有来得及穿上防护服就跳入水中的突击队员。

  懂得了共产党员这个名字的感召力,也就懂得了“铁军”。

  永远的生命线——鲜红的血脉凝聚着“铁军”铁的精神

  作为人民军队里第一个建立士兵委员会、第一个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个开办政治工作骨干训练班、第一个实行“政治课”制度的一支部队,“铁军”最早实践了我军的一些重大政治制度。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活跃的民主氛围,从此成了“铁军”的传统。

  80年风雨历程,80年铁心向党。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始终是“铁军”部队“五铁精神”得以形成和发扬的可靠保证。

  过去带兵打仗就有一套的政工干部,今天走上了机械化步兵的指挥台;每个团都有自己的“新闻演播室”,“每月一星”“我身边的典型”等栏目的“收视率”在这里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相媲美;军网联到连队,各个论坛上的“绿色格言”“红色体会”精彩纷呈;连有心理疏导师,野外驻训连队自拍自编“战地之声”DV纪录片……近年来出现在“铁军”部队里的不少新鲜事、新名词,如同一颗颗珍珠,闪耀在新时期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上。

  2003年7月,毕业于山西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海金入伍来到“铁军”某机步团。具有过硬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他本想在部队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没想到被分配到步兵营当了一名排长。学非所用的沮丧让他异常烦恼,一气之下递交了转业申请。

  让人震动的是,被调整到急需计算机人才的自动化站后不久,一度消沉的王海金就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技术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评为“基层优秀军官”。

  “人尽其用、才尽其能,就是最深刻的以人为本。”师政委周和平说。

  “铁军”部队先后从地方接收了78名大学生士兵。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师团党委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个个精雕细刻。两年来,78人中有7人立功,25人在团以上比武竞赛中夺魁,40多人被评为“优秀士兵”。

  这,就是“铁军”强大的凝聚力。

  它来自铁心跟党的不变信念,它来自共产党员的身先士卒,它来自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铁军”,永远的“铁军”!

  人民日报记者冯春梅

  新华社记者张玉清白瑞雪

  (据新华社郑州7月17日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