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农民工与总理握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04:58 东方今报

  “总理和我肩并肩手拉手!这一天,我终身难忘。”昨天下午,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施工的开封县罗王乡老九庄村民翟树森谈起7月17日上午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时,声音还有点发抖。翟树森现年57岁,他带领一支由河南籍农民工组成的近300人的施工队,有幸参与了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建设。4年来,他仅仅回过两次家。他带领工友们攻克了“鸟巢”建设中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了“鸟巢”工地上的“大明星”。

  ●总理和我肩并肩手拉手

  7月17日上午10时,温家宝总理头戴安全帽、身穿白色短袖来到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工地,亲切接见了翟树森等20多位农民工代表,并同每一位农民工代表亲切握手。

  当听到随行人员介绍翟树森是“鸟巢”建设者中的“明星”时,温总理握着翟树森的手问:“你是老职工吗?”“总理好,我今年57岁。”翟树森激动地回答。“从事建筑行业有多少年?”总理微笑着又问。“将近40年。”翟树森答道。看着翟树森黝黑的脸庞,总理关切地说:“你看你都晒黑了,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重身体。”最后,温总理握着翟树森的手对所有农民工代表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接见完毕,温家宝总理愉快地和20多位农民工代表合影留念。在众人的推荐下,翟树森站在了温总理身旁,总理的右手拉起翟树森的左手,翟树森紧靠在总理身旁。“总理的声音特别温和,作为一名农民工,受到总理的接见,我感到万分幸福、终身难忘!”翟树森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这样重视和关爱,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年轻时是农村建房高手

  翟树森从事建筑行业近40年,年轻时在农村就是建房的好手。当时农村建房技术好的人站在正门前,负责建设主梁,而技术较差的就只能在屋内建设“夹山”,每一次他都站在正门前。

  1994年,翟树森从开封县老家奔赴北京闯世界,先后参加过新东安商场、新世界百货、文化部大楼、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等项目的建设,从普通工人一步步干到了施工队队长。

  “社会在发展,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不学习、不钻研就跟不上形势啊。”结婚26年来,妻子听老翟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老翟不抽烟不喝酒,晚上没事时爱看专业书籍,而且一看就入迷。

  “干啥工作都得精益求精,这是咱建筑工人的本分。”这是翟树森的口头禅。老翟是个要强的人,当年他参与修建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还荣获过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2003年初,老翟带领施工队承建北京东五环高碑店大桥的桥墩,不但质量上乘,而且通体打磨得“油光水滑”,在车灯的映照下还能反光,这让建筑界人士称奇。

  翟树森在北京渐渐有了声名,“鸟巢”开工后,他被负责承建的公司点名要了过去。在建设“鸟巢”的4年中,他不但成为该公司施工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整个“鸟巢”工地技术方面的创新能手。

  ●成了施工队“金字招牌”

  据翟树森介绍,“鸟巢”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难度最大的是清水墙工程,要求拆模后的墙体表面必须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剔凿、修补、打磨等现象,技术难度很大。

  因一直找不到敢承接的人,公司领导最后想到了翟树森,告诉他:“任务非你莫属!”

  从2005年底开始,老翟就领着工友和工程师一道钻研,日夜加班,历时半年进行了3次试验。

  2006年6月,老翟带领的施工队终于建造出第一块清水墙。在验收时,专家们看到这些清水墙甚至不需要二次装修,就像大理石石面一般光滑时,称赞完全可以和日本的技术相媲美。

  老翟的施工队建造所有清水楼梯也都是一次成功,没有一件成品因为不合格被砸掉,这吸引了浙江、湖北等省的建筑队纷纷前来“拜师学艺”。有了老翟这块“金字招牌”,开封乃至河南的农民工让外省的施工队也刮目相看。

  正因为出色完成了清水墙的建造任务,“鸟巢”工程项目部对老翟的施工队青睐有加。主体工程结束后,把建设“鸟巢”地下车库的工程又交给了他们。

  ●一封家书感动首都人民

  翟树森称得上是“文武全才”,除了建筑活干得好,写文章也有一手,是“鸟巢”工地上赫赫有名的“秀才”。他利用休息时间写些稿子投到《北京城建报》,还不时换来几十元的稿费。

  “建波吾儿:近来学习进步了吗?一切都好吧?现在很少用写信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了,但是现在我这激动的心情用电话无法表达。前几天,北京电视台来‘鸟巢’工地,也就是你爸干活的地方,实况转播了钢结构卸载全过程。当最后一根支架撤走的时候,工地一片欢腾,老爸我激动得彻夜未眠。国家体育场这座伟大的建筑,它的落成也有你老爸的一份功劳啊。作为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能参加奥运(场馆)建设,老爸的心里真是非常骄傲……”

  2006年9月17日,“鸟巢”钢结构卸载成功,这标志着“鸟巢”巨型建筑正式诞生。在工地上已经干了3年的老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给大儿子写下了这封“表功”的家书。

  随后,老翟听说北京市总工会和市建委正在举办首届来京务工农民工“一封家书”征文活动,就用给儿子写的信参加了征文活动。老翟的这封家书情真意切,代表了“鸟巢”工地上数千农民工的心声,2006年9月27日的《北京日报》以《农民工“一封家书”诉思念抒豪情》为题予以报道。

  时隔不久,这封饱含深情的书信被2006年10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摘发,并配发短评《向城市的建设者致敬》。

  ●每封信都先问候老母亲

  除了工作出色,老翟还是一个好儿子、好爸爸。

  老翟家去年年底才装上电话,在这之前老翟都是往家里写信问候,每封信都要先问候年近九旬的老母亲,他还教育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每次回家都要给奶奶买些好吃的带回去,他喜欢对两个儿子说“孝顺子养孝顺儿”。

  老翟刚到“鸟巢”工地时,大儿子翟建波正在上高三,在工地上忙碌的老翟特别挂念儿子的学习,他基本上一周给翟建波的班主任写一封信,让班主任感动不已。

  一次月考翟建波考得挺失败,就有些想放弃高考。这时,班主任拿出了老翟寄来的一摞信,信件堆起来有20多厘米高。老爸信中对自己的鼓励让建波记忆犹新:“儿子,每一次失败,你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老爸相信你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父亲的鼓励下,翟建波当年考取了安阳师范学院。

  ●我想在“鸟巢”永远待下去

  “我想在‘鸟巢’永远待下去,4年了,我对‘鸟巢’有着很深的感情……”2007年4月28日下午,国家体育场“鸟巢”工地,一场气氛热烈的“党中央、国务院与农民工心连心”座谈会正在这里进行,面对前来慰问的领导,“鸟巢”工地农民工代表翟树森动情地说。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在“鸟巢”工地举办了一台晚会慰问建设者,老翟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写下山东快书《说“鸟巢”》,立刻被中央电视台节目组选中,安排老翟自编自演。“当哩咯当,当哩咯当。各位同志听我言,我把‘鸟巢’表一番……要问‘鸟巢’有多大,观众能坐十来万。要问为啥我知道,我在‘鸟巢’干四年……”在节目现场,老翟说山东快书不用打竹板伴奏却有最响亮的伴奏。为什么呢?山东快书的内容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共鸣,他们的呼声就是山东快书的伴奏。

  【对话翟树森】 中国的农民工是伟大的

  昨天下午,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工地上的翟树森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记者:温总理接见你的消息和家人分享了吗?

  翟树森:工地很忙,24小时施工,还没来得及跟他们说。

  记者:想老母亲吗?

  翟树森:想,儿行千里母担忧,我觉得自己算不上一个孝子。

  记者:你爱人说你是个爱琢磨点事的人,这个评价如何?

  翟树森:(笑了)有点高。

  记者:你怎么看你爱人?

  翟树森:她一个人在家种7亩地,还要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真是不容易。在我们村,种棉花她是高手,谁也比不过,实际上她比我更累。

  记者:听说你小儿子放暑假后跟着你一起在“鸟巢”打工,他能吃得消吗?

  翟树森:他才上大一,总窝在家里不是事儿,暑假出来锻炼一下也好。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吃苦,他现在干得挺好的。

  记者:想不想在北京安个家?

  翟树森:我就不想了,这个愿望让孩子们去实现吧。

  记者:家人都为你感到自豪,“鸟巢”完工后,想带他们去看看吗?

  翟树森:当然想,但经济条件不一定允许,到时我会拍些照片保留下来,就算不能如愿也不会遗憾。

  记者:你怎么看 “鸟巢”工作?

  翟树森:精益求精是咱建筑工人的本分,我不能给河南人丢人,更不能给中国人丢人。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农民工是伟大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