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废气卖钱”越卖越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21:36 华夏时报

  

中企“废气卖钱”越卖越火

  本报记者 陈锋 北京报道

  7月17日,北京迎来了入夏以来最可怕的“桑拿天”,饱受高温和极大湿度煎熬的市民,在抱怨天气反常的同时切身体会到气候变暖带来的恶劣影响。

  “我们是在做一份高尚的工作。”清能投资咨询公司技术部(以下简称清能)经理王浔说,他们的工作,除为中外企业“谋利”之外,“对改善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更具重大意义,可以说有利于全球每一个人”。

  王浔所在的清能团队,刚刚又成功开发了一个水电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项目,帮助广西一家水电站在联合国获得注册。

  根据截至7月3日的数据,国内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有524个,在联合国获得注册的中国项目数量为90个。

  碳排放权交易让中企受益

  清能市场部企划经理谢彦华向记者解释说,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资金,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额度,就可以算到自己的名下,从而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指标。

  谢彦华说,CDM是一项双赢机制。她举例说,比如一个风力发电厂的建成投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为在用电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风电项目的投产,会相应减少该地区火电的配置,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被认为受益最大。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商机实实在在,只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实货交易有所区别,CDM交易的是‘碳排放权’。”谢彦华说。

  然而,CDM项目最初在国内发展速度并不是非常快,因为CDM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与“重大商机”没有多少联系。“清能许多项目市场开拓起初阶段并不顺利。”王浔告诉记者,“不过CDM项目正在为国内企业所熟悉。”

  CDM项目呈“井喷”态势

  公开的报道显示,5月12日,山东东岳化工集团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签约CDM环保项目,东岳利用三菱的资金和新日铁的液中直燃式焚烧技术,收集、分解东岳在生产制冷剂过程中产生的HFC23。项目总投资1200万美元,可产生“碳排放权”1000万吨。按目前10美元/吨的价格折算,理论上东岳化工直接收益在1亿美元左右。王浔说:“确实蕴涵着巨大的商机,而企业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据王浔介绍,根据一般条件测算,水力发电项目每1万千瓦装机,如以年利用4000小时计算,在CDM运作成功后,可获得每年约24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收益。清能刚刚开发成功的位于广西的水电项目发电装机为0.8万千瓦。“到2012年,该水电站总共可以得到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收益。”王浔说。

  王浔表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国内CDM项目的运作速度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如果让我形容,我觉得用‘井喷’比较适当。”他说,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企业对CDM项目的认知度提高,未来几年,CDM项目数量有望爆炸式增长。

  在业内,CDM被人通俗地称为“卖废气换钱”的项目。而正因为如此,很多对CDM并不熟悉的企业,最初以为是“天上掉馅饼”的故事,而一度将信将疑,甚至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像清能这样的CDM专业咨询公司应运而生。

  据了解,目前与清能类似的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而最先分得一杯羹的企业,则在不断地招兵买马。一年前,包括王浔在内,清能投资只有六七名员工,而现在,公司人数已经达到30人,而且不包括其在国外开展业务的成员。同时,公司运作的CDM项目也在迅猛增加。

  中国低价格具备竞争优势

  一份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统计数据称,近年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长迅速,2006年的交易额在25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预计两年后将增加到每年400亿美元。

  见诸报端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获得联合国批准的经核证的减排量最多,约占全球总量的40%。不过,印度获得联合国批准的CDM项目数量多于中国。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和巴西比中国起步快,但中国目前已经形成后来居上的态势。”王浔认为,中国CDM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乐观,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碳排放供应源稳定,很吸引国际买家,而且,与印度的类似现货交易相比,中国的CDM项目交易类似于期货,其较低的价格具备竞争优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