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动物园放飞27只黑天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07:44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核心提示:

  ■黑天鹅主要在欧洲和澳洲迁徙,从没到过亚洲。12年前,6只年仅3岁的黑天鹅移民武汉,落户武汉动物园。

  ■12年间,这个六口之家变成400口的“大家”,“住房”扩容了5倍,成为全国最大的黑天鹅繁殖基地。

  ■唯一遗憾的是,12年间,他们从没有振翅翱翔于蓝天之上、白云之间。近日,武汉动物园开全国先河,放飞了27只黑天鹅,它们目前在墨水湖水域翱翔。

  ■黑天鹅成为江城独特一景,但作为外来物种,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零的突破 从不能繁殖到四季繁殖

  黑天鹅可以飞天了,12年来一直精心养护这些黑天鹅的饲养员邓小宝及其团队,为了让他们喜欢“汉味”、正常繁殖后代,可谓用心良苦。

  黑天鹅在野外只能一季繁殖,而武汉动物园的黑天鹅种群从2004年开始实现四季繁殖,一对黑天鹅最多可以两季繁殖,万分欣喜之余,邓小宝感慨良多:今天的成果来自于过往付出的沉重代价。

  黑天鹅首次落户动物园要追溯到1985年,当时引进了3对6只黑天鹅,生活在鸳鸯湖里,饲养员们挖空心思配备了多种饲料,看他们最喜爱吃什么,在湖心岛上用柳枝条搭建“浪漫之屋”,3年后才有繁殖迹象,遗憾的是,由于不太适应武汉的生活,它们相继夭折。

  十年之后的1995年初春,邓小宝再次接养6只黑天鹅。他吸取上次教训,加大了饲料的营养成分,且在不同时期配备不同的营养。果然,这6只宝宝很快适应了武汉的水土,当年12月便繁殖成功,两对黑天鹅产下了9只小黑天鹅。此后几年,黑天鹅繁殖顺畅,数量呈几何数增长。

  为了防止黑天鹅染上“衣食无忧”的惰性,园方又引进了大天鹅、小天鹅、鸭子等数十只珍禽“入住”天鹅湖,目的是调逗黑天鹅的食欲(争着吃,香一些)。此举还可以让它们有危机感,训练野性,从而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

  这种饲养方式出现了“奇迹”:黑天鹅繁殖一般在冬季(12月、1月),而在2000年的一次日常的巡视中,邓小宝和同事李康兵发现黑天鹅夏季也产蛋了。

  打破了常规,饲养员们十分惊奇。既然黑天鹅种群能多季繁殖,一对黑天鹅能否多季繁殖呢?饲养员们研究后,于2001年1月采取“脱子”尝试,即黑天鹅产蛋后,立即拿走,不让黑天鹅孵化养子,且对产蛋后的黑天鹅精心照料。果不其然,当年10月,这对黑天鹅又产蛋了。

  2002年,三季繁殖;2004年,四季繁殖……今年3月,更出人意料的是,一对黑天鹅产下了8枚蛋。是否创了纪录,无法考证,但书本上的记载只有5~7枚。

  黑天鹅繁殖增多了,饲养员也产生幸福的“烦恼”:黑天鹅“护子”心特强,特别在争食时,互相厮打,有只小黑天鹅曾被打死过。为此,在繁殖高峰期间,饲养员操办了黑天鹅幼儿园(小铁笼),最多时有40家黑天鹅入住,3个月后再放出来。

  灭顶之灾 禽霍乱接连夺走黑天鹅

  2004年、2005年,每年的繁殖达到220只左右。但凡事从来都不会一马平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的春天,看似平静的湖面却有一股暗流涌动,一场突来的流行病,让饲养员十年的精心喂养差点功亏一篑。

  遭遇那场流行病的邓小宝在向记者详述那段坐如针毡的往事时,先点了支烟,深吸了一口,眼神透露着后怕,“太可怕了,一旦遭遇流行病,发病很快,通过空气、接触传播,死亡率更是高达95%,幸好在第一时间发现。”

  2006年3月5日清晨8点,邓小宝和李天培像往常一样在湖边给黑天鹅投食,但有一只黑天鹅形单身只,垂丧着头,毛色暗淡,也不吃食。两人依经验,它可能生病了,不然不会闹情绪。将它抱上岸特别护理,发现它在拉肚子,起初以为是肠炎,然而给它吃药打针都没用,第二天它就死了。经过切片化验,发现是一种流行病,这一消息如五雷轰顶。平静的天鹅湖炸开了花。

  赶紧抢治,遏制传染病,饲养员们对黑天鹅从神情、羽毛等各方面个个甄别,迅速将可能染病和没病的分拣至另两个大水池,采取隔离治疗,吃药、打针、消毒三管齐下。

  往天鹅湖洒石灰进行消毒时,邓小宝脑海里不断闪现的是黑天鹅“黑毛浮绿水,红嘴啄清波”的怡然意境。一周里,黑天鹅死亡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饲养员们的心揪得紧紧的。

  那段日子,饲养员们轮班,日夜不离黑天鹅。经过紧张的治疗,一周后,死亡数量开始下降。14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再出现死亡的迹象。病后康复需丰富的营养,饲养员们又赶紧为它们制定营养食谱。

  这段“插曲”,让饲养员们阴郁了近20天,养这些小家伙10多年了,感情很深,“它们开心,所以我们开心,它们遭遇什么不测,我们的心也随之沉至低谷,好在这次总算共同渡过了生死关。”

  训飞计划 黑天鹅展翅直冲云霄

  度过了“饮食关”、“生死关”,黑天鹅飞向了新的征程。最近,如果市民在东湖、月湖、南湖等水域时常看到罕见的黑天鹅,不要惊诧,也不要惊动它们,那可能就是武汉动物园放飞的黑天鹅。

  为江城湖泊增添野趣,让黑天鹅走近寻常百姓,武汉动物园启动“黑天鹅训飞”计划。该园高级工程师杜有顺介绍说,纳入训飞计划的黑天鹅有100只,方法是另辟一场地,与湖中喂养的黑天鹅隔开,由专人训飞,让它们像信鸽一样,飞得出去且按时回来。

  以往,黑天鹅出生后,动物园要对它的翅膀进行处理,而今年3月出生的27只黑天鹅的翅膀没有进行处理。经过4个月的喂养,目前均可以飞天了。它们每天从武汉动物园的“天鹅湖”飞到墨水湖水域,而且朝更远处飞去,现在虽然还没正式训飞,但每天夕阳西下时,它们又按时归来。

  训飞后,它们会不会“翅膀硬了”不回来了?杜有顺说,训飞成功率可以达到95%,主要是从食物和感情两方面控制:从它们出生开始,就由饲养员专职喂养,钝化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同时让它们和饲养员培养出感情,动物园不仅是它们的食源,更让它们有归宿感;而且动物园里400多只黑天鹅已形成气候,它们的“父母亲戚”都在这里,即使它们想飞走,也会因留恋而割舍不下。

  专家观点 放飞黑天鹅是否造成生物入侵?

  黑天鹅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寿命约25~30岁,主要在欧洲和澳洲迁徙,但没飞到过亚洲,我国没有发现野生的黑天鹅,野外如果发现有黑天鹅,都是动物园引进后飞出去的。因此,黑天鹅对我国来说,属于外来物种。

  武汉动物园放飞黑天鹅,能听话飞回来吗?不回来,会不会形成物种入侵?同时,是否会遭遇人类的威胁?

  省动物协会副理事长、

武汉大学动植物标本馆馆长唐兆子教授称,现在人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大为增强了,而且黑天鹅主要是吃麦苗、青菜和浮萍等植物,湖北的资源正合它意,如果它们在野外能够自给自足,全部回到动物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鼓励对此作研究,因为飞不飞回来都是一种成功,现在很难在野外看到黑天鹅,如果哪天我们在大兴安岭附近发现了动物园放飞的黑天鹅,不是一种“计划外”的成功吗?

  唐兆子同时也认为,黑天鹅飞到野外不会形成物种入侵,黑天鹅吃的食物都是常见的,在野外不会出现食物短缺,就算出现短缺,它们也争不过大雁等其他禽类,因为它们没有经过野化训练。

  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胡鸿兴认为,黑天鹅记忆力很差,一旦放飞,它们飞回动物园的可能性不大,更重要的是黑天鹅是外来物种,且由此形成物种入侵的可能性比较大,最好不要放飞,即使少量放飞,在黑天鹅的训练上也要加大投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