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启动国际减灾合作宪章机制控制灾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11:01 21世纪经济报道

  进入汛期以来,安徽、四川等地发生大范围洪水灾害。我国首次启动“国际减灾合作宪章机制”,从合作国获取重灾区域遥感数据。

  对这次合作效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方志勇的评价是“非常满意”。方在国家减灾中心主抓卫星遥感指挥控制,他表示,国际合作国对中国灾情的重视和反应速度之快,甚至有些出乎意料。

  7月13日11点30分,我国正式向国际减灾合作宪章发出启动机制申请。7月14日下午16点,国家减灾中心就获得了第一批数据的下载地址、账号和密码,并开始下载数据。

  7月19日,方志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方认为,空间技术和国际空间设施合作在减灾救灾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以前灾害数据不准确,现在用“天眼”之后,准确了很多。他透露,明年初,中国将有3颗小卫星发射。在不远的将来,可以为减灾救灾提供更为客观、精准的数据体系。

  国际减灾卫星合作效果很好

  《21世纪》:在对安徽、四川的减灾救灾工作中,国家减灾中心首次利用国际卫星资源评估灾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合作机制?

  方志勇:这个机制的全称是“重大自然或技术灾害中协调利用空间设施的合作宪章”,是一个由多个国家空间机构组成的减灾合作机制,它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运行性的、为重大灾害提供实质性空间技术和数据支撑的政府间组织。今年5月24日,我国正式加入减灾合作宪章。

  《21世纪》:从运行情况来看,此次国际减灾卫星合作的效果如何?

  方志勇:无论是从合作方的反应速度,还是对获取的数据分析应用结果来看,效果都是非常好的。7月10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安徽、四川灾情分别紧急启动二级和三级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13日11点30分,我们正式向国际减灾合作宪章发出启动机制申请。14日下午16点就获得了第一批数据的下载地址、账号和密码,并开始下载数据。这种反应速度是相当快的,要知道收到申请后,首先要与成员国进行协调,要对卫星注入指令,接收到数据后还要进行初步处理才能向申请方提供。这次不到30个小时就向减灾中心提供数据,可见中国当前的灾情国际社会也是非常重视的。

  获得这种服务是无偿的

  《21世纪》:获取这种援助是免费的吗?

  方志勇:“减灾合作宪章”是1999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三次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后,由欧洲空间局、法国国家空间中心和加拿大航天局共同发起建立的,2000年11月1日开始正式运行,至今已有10个国家的空间机构及其天基资源加入。联合国外空司也是其合作伙伴和授权单位。

  获得这种服务是无偿的。这个机制弥补了目前我国卫星资源还无法满足部分重大灾害管理的实际需求,体现了我国积极主动利用空间技术参加国际合作的精神。我们也已承诺,当别国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我国的资源、气象卫星也会提供援助。

  《21世纪》:使用这个机制是否有频率的限制?目前是否有什么局限?

  方志勇:没有限制,受灾度达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监测时就可以申请。目前,我们是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等级来决定,一旦启动三级以上的预案,我们就立即启动。

  使用卫星来监测灾情,不是随时都可以获取灾区受灾的信息。卫星经过某一地区是有周期性的,只有卫星过境才能获取数据。由于受时间分辨率的影响,这次利用卫星监测提供的安徽和四川的数据,只是局部地区的。卫星的数量多了,便可以缩短卫星监测某一区域的周期。

  为监督救灾启动天眼

  《21世纪》:此前,发生灾害后民政部也会发布受灾人口、死亡人数、房屋倒塌等信息,那些数据判断依据是什么?与通过国际间卫星合作获得的灾情信息有什么区别?

  方志勇:之前,一是根据致灾因子做出受灾范围的初步判断,二是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的灾情报告,三是派出工作组到灾情核实灾情。对灾情的判断,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干预。这次卫星监测的信息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淮河流域部分地区的淹没范围、耕地损失、房屋倒塌、道路被淹没的情况,甚至局部的滑坡和泥石流情况。我们拿自己的卫星图像,与合作国提供的新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相对更客观、准确地了解灾情。这次,对淮河蒙洼蓄洪区进行了遥感图像解译,及时获取了蓄洪区的淹没面积及受灾情况,为减灾及灾后损失评估提供了决策依据。

  说实话,当前的救灾体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地方官员对死亡人口愿意少报、瞒报,尽管这个数据与其政绩并不挂钩,但是他们也担心承担责任。而对倒塌房屋、转移人口、淹没农田等数据却容易多报,希望争取到更多的救灾物资和资金。从这次对淮河蒙洼蓄洪区的分析图上看,很多居住区并没有被淹,如果上报来的数据包括了这些地区,我们就可很好甄别把握。现在合作国已经相继传来20多幅信息图,这样通过比较就可以判断灾情的变化和趋势。

  再者,比如下拨了救灾款要求地方在规定期间内进行灾后重建。如果某地挪用了救灾物资,倒塌房屋校舍并没有按期重建,从卫星图上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

  《21世纪》:我们国家发射减灾卫星项目的进展如何?

  方志勇: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的减灾工作非常重视,2002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星座(简称“星座”)项目立项。

  星座建设拟采用分步实施战略,第一步发射2颗光学小卫星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即“2+1”方案),初步形成对我国灾害和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第二步考虑实施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4+4”星座方案,形成利用空间技术支持灾害和环境监测与预报的业务运行能力。第一阶段,卫星将于2008年年初发射,平均观测周期约为30个小时,相比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使用8颗卫星时,可以将平均监测周期缩短到12小时。届时,可以对灾害的发生发展变化情况进行预警、评估,为各级政府灾害的应急救助提供决策服务,也可为灾后的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