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解剖洋机器造出先进生产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03:40 重庆晨报

  本报讯(记者罗强)“米钰林又成功了。”今年6月27日,米钰林参与研发、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万吨乙炔生产线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

  1976年,结束了“知青”生活的米钰林从乡下回到川维厂,在乙炔车间做了名普通操作工。“当时,看到车间里的乙炔裂化设备,像在读天书,啥也弄不懂。”米钰林说,乙炔车间称得上是川维厂的心脏,设备全是从德国引进的洋玩意儿。

  不懂就学。靠着那股子钻劲,这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洋机器,在米钰林面前就像一只被解剖的动物,每一个关节、每一根经脉都一清二楚。1983年,米钰林因工作出色,当上了车间班长。“米钰林,现在就是咱川维厂的宝贝啊。”川维厂党委负责人说。

  据了解,靠着米钰林和工友们的不断努力,延长了乙炔裂化反应炉运行周期,提高企业产能。米钰林说,这套从德国引进的乙炔裂化反应炉运行周期,从45天延长到了231天,整整提高了5倍。从2003年至今,共为企业增效多达830余万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