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名家对民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意见不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05:4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早报讯 (记者陈筱丽 实习生朱玲)日前,国内首份由民间高考研究专家推出的、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炉,对现行高考制度提出种种改革。昨(22)日,流沙河、林文询、谭继和等四川名家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看法,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也有人认为此举“可以尝试”。 民间专家 自下而上推进高考改革 据了解,领衔这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是知名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 平,他曾直言期待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呼吁政府部门推进高考改革。 这份新方案为高考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新十条”建议,其中包括高考考试科目多轨化、允许社会考试取代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增加高考次数等。该方案提出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主,辅之以高中成绩、高中课外综合表现的多元入学评价;高校确定录取标准,进行加试和面试后自主录取。其基本模式是“基础资格考试+高校自主录取”。 针对现行高考“一张考卷考所有人”的方式,新方案提出,建议按照高校分类管理的概念,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地方性高校和高职院校三大类,再细分为不同科类,在高中课程中,确定不同的考试科目和内容难度,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13种“套餐”。 产生分歧 细分高中课程能否可行? 对于该方案提出的细分高校类型科目和高中课程的提法,流沙河表示极不赞成:“高中就是学习常识的阶段,中学生应该打牢基础。”他认为,如果根据大学类型和科目确定高中的考试科目及难度,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这对学生一生的知识构成都是很危险的事。 谭继和也赞同这样的说法:“高中不能再细分”,高中一旦细分,很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偏科。“现在已经有很严重的体现了:很多大学生人文知识严重不足,素质严重偏低。”他认为现在要做的是从中学时“补”,而不是“分”,要加强人文基础知识和素质的锤炼。 林文询则有不同意见:“可以尝试,至少这是一个建设性的提议。”他认为现在的高考选拔制度,可能产生很多整体不错、但资质平庸的人。衡量标准单一,很可能让某方面有潜质的人淹没掉。“而大师,说不定就在这些人中产生。” 不约而同 赞成增加高校自主权 “我不赞成一考定终身。”流沙河说,高校可自主招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命题、选拔,学生可参加多个学校的招生,互相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学生。 谭继和则列举了美国的例子,全国有高考制度,但高校也具有自主命题、自主录取和自主招生权。学生要单独考某个学校,获得成绩,最后看是否应当录取。 林文询认为,现在中国的高考制度和招生条件之间存在脱节,“一个700多分的‘状元’,不一定就是该专业最好的学生。”每个学校应有自己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即使是同样性质的大学,不同的科类也有不同的选择标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