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彩色的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17:09 周末

  -左元

  【周末报报道】 你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你在八十年代有什么特殊的记忆?这些记忆对你以后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左元与你一起回望八十年代。

  人物档案:

  姓名:艾英

  性别:女

  年龄:44岁

  职业:记者

  对80年代印象:理想主义

  简历:1963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1981年7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6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至常州日报社工作至今,先后在常州日报、常州晚报任记者、副主任、主任,主任记者

  出版散文随笔集《寻找五瓣丁香》,著有长篇小说《爱在成熟季节》

  如果以颜色来比喻80年代,它首先是红色的,似火,火红,这是80年代给人最强烈的印象。然后,它是彩色的。

  20世纪80年代,在我看来,是一个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年代,是一个激情洋溢、奋发向上的年代,是一个百业振兴、重建文化的年代,是一个讲求精神、重视心灵的年代,一个纯粹得近乎透明的年代……那是我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感觉如同置身于澄明无染的天空下,阳光带着沁人心脾的水气,呼吸是那么顺畅。

  如果以颜色来比喻80年代,它首先是红色的,似火,火红,这是80年代给人最强烈的印象。然后,它是彩色的。

  我是80年代初参加高考上大学的。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有许多人在回忆自己的高考故事。我的高考可能比较平淡。我很早就对语文作文感兴趣,妈妈是小学语文老师,后来当了教导主任,副校长;姑姑是50年代末的大学生,学的是中文,是中学语文老师,后来做到中学校长。这些对我肯定有影响,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是我的最爱。

  高中自然地学了文科。我和同龄人一样,一次次地构思和幻想自己的未来。我最想考的就是北京的学校,其实对北京并不了解,就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想法,青春的冲动和渴望。家人都希望我当老师,我也想当老师,所以就想上北师大。

  我的高考志愿,可以说是我的自我意识的最早觉醒吧,也是自信心的最真实表现方式。

  我的成绩在全省、全市还是比较高的,在学校为第三。又经过十几天的等待,第一批录取的高考通知书来了,我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激动、兴奋,我到北京上大学的梦实现了!

  我在北京读了5年大学(北师大从我们那届开始读5年,最后一年主要实习做教师,1985年之后又恢复为4年制了),校园生活,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北京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停泊之地。80年代初中期的大学校园最平静,最安宁,同时也最富激情,文化氛围、学术空气也最浓。那是重建理想、重塑人格、重构文化体系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丽而伟大的梦想,挥洒青春的热情。图书馆总有闪亮的灯光,新老大学生埋头苦读,尽情在书海中徜徉,我和大学最要好的同学燕、兰,总是早早地吃晚饭,然后早早地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占据最有利的“地形”,看最新出版的《十月》、《当代》和《收获》,再借名著到宿舍夜读,有时一夜就读一本……那是充满新奇、快乐的日子,我们用一颗颗真诚而炽热的心去撞击全新的世界。大学里经常有讲座,中文系就请过王蒙、刘心武、刘绍棠、张辛欣、北岛等作家、诗人到学校讲当代小说、当代诗歌。讲座总是“爆满”,气氛“沸腾”,掌声如“雷鸣”、“山呼”、“海啸”,他们的成功更激发了大学生的梦想。学校里有许多学生社团,中文系就有“摇篮文学社”、《红帆船》杂志,我们班还出版过诗专辑《我们》,油印的刊物,纸很薄,一弹即破,但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却很重,至今仍保存着。我就是在大二时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它对我今后的写作很有意义。

  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活动,北京一些大的文艺团体也曾到学校演出,或者是优惠大学生到各大剧院看话剧、听歌剧、观京剧,看各种文艺演出,每年都有一场“北京市大学新生文艺演出专场”。歌剧《卡门》、话剧《培尔金特》、《茶馆》、《第十二夜》、《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等都是在那时看的。我们学校还成立了北国剧社,有许多身边的同学参加排练和演出,看起来虽不成熟但很亲切。我和同学们常到新街口、护国寺、西四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国产的、进口的,新片、老片看了不少。1986年春天,大学毕业前夕,等待、猜测、焦灼、迷惘的情绪在同学中弥漫和蕴积,中文系还为我们年级开设了电影选修课,看了许多载入世界电影艺术史册,代表电影发展各阶段的经典片,如《战舰波将金号》、《公民凯恩》、《罗生门》、《雨中曲》、《乱世佳人》、《关山飞渡》、《卡萨布兰卡》、《瑞典女皇》、《雁南飞》、《湖畔奏鸣曲》、《辩护词》、《魂断蓝桥》、《第四十一》等。

  在这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中,我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拼命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读最新出版的当代小说。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国外的是《飘》,国内的是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前者,我和大学最好的同学燕、兰等,讨论得很起劲;后者,我和中学最亲密的同学多在信件往来中,一写就是几千字。1984年8月8日那一天,我和表妹在长城上听到中国女排战胜美国女排取得“三连冠”时,兴奋得一口气冲到了长城最高点。

  我记忆中的80年代,有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1981年秋天,我刚进大学校门,中国足球队3:0战胜科威特,整个北京沸腾了,大学生上街游行,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我和同学燕在人流中激动万分,我因穿着高跟鞋只到了护国寺就回头了,燕一直走到天安门,直到午夜两点才回来。那时我最爱的是香山红叶,大学第一年的秋天,全班同学游香山,在经过艰苦的攀登之后,冲上香山顶峰,我们聚集在红旗下,合影留念。满山遍野,层林尽染,一片片红叶,就像一颗颗火热的心。

  1984年8月8日那一天,我和刚刚考上家乡大学的表妹在北京长城,听到中国女排战胜美国女排,取得“三连冠”时,我们兴奋得一口气冲到了长城最高点。

  1984年是建国35周年大庆,大学生们练了半年的集体舞,情绪一直很高昂……这种热情和力量,像燃烧的火一样在我们生活中跳动。

  我从东北到北京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来江南生活,这不只是空间的跨越、时间的跨越,更是人生的跨越。

  可以说,文学名著中的爱情描写,对我的人生态度、爱情观念的塑造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简·爱》,比如其他打动我灵魂的书。我相信爱情的实质是一颗心同另一颗心的坚强联盟,是不考虑物质和金钱等其他因素的,也没想过门当户对。为了爱情,我离开北方,义无反顾地跟着大学同学男友,来到了江南这方陌生的土地……

  在江南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成了这个城市时代嬗变、风云幻化的记录者,直到今天。从幼稚、单纯到理智、务实,从沉迷文学的大学生到心怀责任的新闻记者,从彷徨到坚定,我在这个城市留下了自己的生活轨迹,生命足迹……80年代是多彩的,那些青春往事,总会触动灵魂,那些有缘共同走过美好岁月的人,一生也忘不了。

  概括起来,80年代给我怎样的印象和影响呢?

  80年代的爱情是那么纯洁,没有世俗功利的色彩;友情是那么纯净,只有互相关怀和爱护。80年代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80年代带给我的一切,更多地融在我的写作中,我在许多散文、随笔中回忆了80年代的人和事,如《青春的颜色》、《飘不走的〈飘〉》、《电影课》、《往事如烟》、《菁菁校园》、《寻找五瓣丁香》等。

  从80年代初,走到今天,我虽然没成什么大气候,但值得欣慰的是,写作不只是倾诉内心积聚的情感,表达对理想彼岸的向往,更能驰骋我的想象力,高扬我的创造力,使我在文学的天空里获得自由。美好的事物和感觉,可能会稍瞬即逝,而永恒的只是我们的内心。对我来说,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的智慧,智力的游戏,更是一种来自灵魂内核的渴望,是一种生命呈现的过程。

  去年是我们大学毕业20周年,我们有了一个聚会,非常激动和高兴……岁月荡涤尽年轻的冲动和幻想,但回忆起平淡的青春往事,苦过甜过乐过忧过付出过也得到过,感觉非常温馨和感动。虽然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我知道珍惜和感恩,珍惜眼前珍惜美好的人生,感恩生活给我的馈赠。

  80年代是多彩的,那些经历的青春往事,总会触动灵魂,那些有缘共同走过美好岁月的人,一生也忘不了。

  人说青春美好,无悔青春,但只有令人回想起来温暖、亲切、有力量的青春,才有意义和价值。对于我来说,80年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但那时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品德修养,让我一生都受用无穷。

  我现在正在读的两本书,都是与80年代有关的,一本是新京报的《追寻80年代》,一本是查建英的《80年代访谈录》,都是深入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层面的深度访谈。我的大学同学牟也出现在第二本书中,他是戏剧界的一个代表人物。这两本书中所访问的人物,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或已经成名成功的人物,80年代因为有了他们而精彩。

  我怀念80年代,因为我怀念的是一个热情澎湃的时代,一部伟大丰富的历史,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