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旬洋老太 来津学相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07:56 每日新报
新报讯【记者 李汝斌】昨天, 一名6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坐在中国大剧院小剧场茶馆里,喝着茶水津津有味地听相声,大家笑她也笑,很多听不懂的“包袱”还需要翻译解释。这个老太太的中文名字叫范莉,研究中国文化已经20多年了,如今她又迷上了中国曲艺。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范莉和翻译坐在茶馆的前排。看到观众们喝彩,她也使劲鼓掌,显得很兴奋。由于中文水平不是很高,对相声这种方言和通俗用语较多的表演,范莉听起来很有难度。她比任何人都听得认真,听出来的笑料,她会和茶馆其他观众一起哈哈大笑,听不懂的,就低声问一边的翻译。被台上演员逗得前仰后合的翻译不得不收敛笑容,耐心给她讲解那些话语中的幽默。 范莉告诉记者,她来自美国加州SONOMA州立大学,专门从事亚洲文化研究,对中国文化尤为喜爱。近两年,她正在进行一项有关“说事”的课题研究,已经走访过多个国家,这次专程来中国就是收集和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表演艺术素材。范莉从美国到中国已经两个月了,先后去了北京、扬州、苏州,分别了解了评书、评弹等表演艺术,而来天津就是为了听相声学相声。 一个说英语的老外为什么会喜欢和研究中国的相声呢?范莉说,她1968年去中国台湾学过一年汉语,第一次来中国内地是在1977年,当时只是旅游,从广东到长春的旅途中,她越发喜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当时我还不懂相声,也不了解中国的曲艺。”范莉说,真正开始喜欢相声等曲艺表演,还是近两年开始“说事”课题研究后,有当地华人给她介绍了相声、评书等中国曲艺形式,她在美国也去酒吧听过用英语表演的相声,感觉挺有意思,这次来中国就是专门研究学习相声等曲艺艺术。 “评书我听得懂,相声不太懂。”范莉用比较生硬的汉语说,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相声中的很多语言上的笑料,她并不是很明白,也谈不上感到幽默,而常常把她逗笑的是演员们在台上滑稽的表演和表情,而这份幽默是跨越语言和国界的。 “天津的相声表演很棒。”虽然是第一次来天津,但范莉却像个老相声迷,在行家指点下,她不但要求听茶馆相声,还点名要听本市马树春、佟有为两位民间老相声演员的表演,并在演出后,分别向两位艺人探讨学习有关相声语言的学问。马树春幽默地说,自己说了大半辈子相声,这还是第一次给一个60岁的洋学生讲课,看来茶馆相声就要走向世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