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北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同盗墓贼展开斗争(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09:12 荆楚网-楚天金报
灿烂的荆楚文物。(资料照) 灿烂的荆楚文物问世的背后有众多文物卫士的奉献。(资料照) 省博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修复查缴的部分盗掘文物。记者毕卫摄 记者毕卫 通讯员叶青 提要 从文物抢救性发掘,到与种种破坏文物的行为作斗争;从各地博物馆、遗址建设到与盗墓分子的较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湖北省有数千名专业人员和民间志愿者奋战在文物保护战线上。 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等旷世奇珍,最终熠熠生辉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都离不开这些“文物卫士”的默默付出。近日,记者走近了这个群体,采访了解到他们中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 负责施工的王家贵第三次向上级报告后,谭维四闻讯赶来—— 炮眼距古墓盖板不到80厘米 “文物大省”湖北目前有文物藏品62万余件,位居全国第六,其中,三级以上文物达13万余件,一级藏品2166件,“国宝”级文物19件。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这些旷世奇珍无不享誉海内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传奇瑰宝,最终熠熠生辉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都离不开成百上千荆楚文物卫士的默默付出。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编钟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空军某部雷达修理所原副所长王家贵告诉记者:举世无双的编钟曾险些被施工所毁。 1977年9月,王家贵在随县擂鼓墩东团坡负责扩建厂房施工,发现褐色泥土有明显的开挖回填特征,怀疑地下可能有古墓。当年11月和次年1月,王家贵两次向随县有关方面反映这一情况,但均被驳回。 一个月后,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石板。“这是古人做的!”王家贵再次向随县有关方面报告,这一次,当时的省考古队队长谭维四闻讯赶来了,认定“褐土”下是一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此时,最深的几个炮眼距古墓盖板已不到80厘米。 “如果不是王家贵执著的文物保护意识,国宝编钟恐怕早就随着开山炸石施工灰飞烟灭了。”谭维四回忆说,外国专家后来评价,这是对世界文化宝库和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据省博物馆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孟华平介绍,湖北省62万余件文物藏品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各地考古队员、博物馆或文化馆员工、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以及公安武警和普通群众发现的,从文物安全鉴定到三峡、南水北调文物抢救性发掘,从各地博物馆建设到地上、地下文物保护,湖北省常年有近万名专业人员、公安武警和民间志愿者奋战在文物保护战线上。1986年,秭归县屈原纪念馆铜灯被盗流入美国,经文物部门全面调查和多次交涉,索斯比拍卖行终止拍卖,并无偿归还中国,现已成为省博楚文化馆展品一大亮点。 考古专家刚发掘完几处古墓,就发现盗墓者的斜洞已打到墓左角—— 考古队同盗墓贼“赛跑”暗战 “我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随时像110一样‘出警’,赶到现场进行文物保护。”昨日,刚从荆州熊家冢墓归来的孟华平告诉记者,在该冢东、西、北去年各发现有一个新盗洞后,他们便被迫对这一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好险,东部的盗洞已凿穿椁盖板进入椁室,我们目前开挖的是排葬坑和车马坑,从发掘情况来看,熊家冢墓称得上是楚国高级贵族墓地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墓地。”明日,他将带人赶往恩施某水电站工地,那里因蓄水需要抢救性发掘。 这两天,省文物局文物处陈飞也一直忙于“救火”。7月6日晚,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毁”汉圣庵的鄂文物综[2006]75号文件于不顾,突然闯入襄樊市这个古庵,用机械对其进行强拆。至昨日,陈飞的汇报材料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襄樊市已组建联合专班彻查,并决定重建汉圣庵。对于陈飞和他的同事来说,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论是当年武当山遇真宫失火、辛亥元勋吴兆麟墓碑惨遭破坏、大冶铜绿山矿古遗址因滥采面临垮塌,还是武汉市三医院新病房楼施工中发现明王宫遗址、新洲区省级文物景观孔叹桥上的多年“违建房”待拆,最后都得到了协调解决。 有业内人士将省文物局比作全省文物保护战线上的110指挥中心,文物处、博物馆处、三峡南水北调办公室、安全鉴定处发出的指令,每天调度着成千上万的文物卫士在行动。 2003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动工,随着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库区淹没范围将扩大约300平方公里,涉及湖北库区的文物点达159处,能否在2010年送水前最大限度地抢救这些国宝,荆楚文物卫士面临的压力比以往都大。 孟华平称,丹江口地区是楚文化的源头,位于水库消落区大量暴露在外的古墓葬,引来了不少盗墓者,文物保护形势十分紧迫。从去年10月至今,已经有21个考古队抵达工地,通过动用遥感、物探、地理信息定位系统等先进手段,全面展开田野发掘工作。“这一次真的要同盗墓者赛跑。”他透露,由于丹江口地区地广人稀,文物资源不便管理,盗墓者纷纷尾随考古队而至,他们利用先进的红外探测仪和小型扩爆装置,趁夜远距离斜角打洞盗墓或偷偷炸墓。考古发掘稍慢即让其先得手。“在郧县乔家院‘春秋文物’墓葬区,省博黄凤春教授刚发掘完几处古墓,就发现盗墓者的斜洞已经打到墓左角,只差50厘米了。” 据悉,为加强库区文物保护,7月1日,十堰南水北调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刚发掘出的青龙泉遗址仰韶文化物证,以及“楚国第一玉剑”就此有了新家。“你为难我,老子就杀了你全家。” 各类威胁几乎已成家常便饭—— 护墓员与盗墓贼生死较量 荆州堪称“中国第一巨型地下博物馆”,墓葬保护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封土堆尚存的大中型古墓有1000多座,无封土堆的古墓达7000多座,这里的300多位民间护墓人被誉为荆州古墓的“保护神”,他们整天冒着生命危险和盗墓者进行着“持久战”,尽管他们绝大多数几乎相当于义务护墓,最多只有年终有关部门发放的100元奖金。 荆州川店镇护墓员郭永清说,如果说“护墓”算是一种职业,那么,它应该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