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安徽省阜阳焦岗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02:02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凯 □张志勇 董八林

  一边是快灌满的湖水,一边是10万亩耕地9万多人口

  7月24日下午4时30分,记者在5天内第三次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焦岗湖农场,在堤坝上刚走了一会儿,就看到漫天的乌云从远处迅速蔓延过来,天色立即暗了下来。

  “赶快进来躲躲雨吧,这雨不会小的。”焦岗湖农场一分场场长孙志勇招呼记者。没过几分钟,黄豆粒大的雨点就像从天上倒下来似地浇向已经快要漫溢的焦岗湖。

  “这雨可不能再下了,焦岗湖受不了啦!”孙志勇忧心忡忡地说。

  实际上,今天上午,这里就已经下了一场阵雨,虽然时间不长,但雨势不小。而焦岗湖的水位和堤坝只有十几厘米距离了,若不是堤坝上已经垒起了三四层防水沙袋,随时会发生漫堤甚至破堤的危险。

  更让人心悬的是,堤坝的高度大约有3米多,堤坝的一边是快要装满水的焦岗湖,而另一边就是10万亩耕地和9万多人口。这也就意味着焦岗湖的水位高出耕地差不多一层楼高,一旦发生破堤,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颍上县焦岗湖大圩全长60多公里,涉及杨湖、鲁口孜、黄坝3个乡镇及焦岗湖农场。进入汛期以后,半个颍上及凤台等地的洪水涌进这里,只有一个每秒30立方米排量的涵闸向外排水,加上圩堤土质差等因素,焦岗湖大圩出现多处险段,水位达到21.8米,距2003年的破堤水位仅0.2米。部分低洼堤段的水位已经漫过堤顶。而到今天,堤坝已经浸泡长达半个月,情况更加危急。

  在记者从鲁口镇驱车前往焦岗湖大圩的路上,

出租车司机就连呼危险。道路两边的沟渠已经涨满了水,紧邻沟渠的田地大部分都泡在水里。一些地势低洼的田地几乎被洪水淹没,形成一片片小湖面。而通往焦岗湖北堤的中心桥已经漫水,仿佛一座水中桥,两边堆满了挡水的沙袋。“大堤要是守不住了,这些地全得完啊!”司机张师傅紧张地说。

  6处管涌引发220米大堤渗漏

  连日来,焦岗湖水位居高不下,并13次发生重大险情。武警安徽总队的官兵日夜坚守大堤,吃在大堤,睡在大堤,誓死守护大堤安全。

  负责焦岗湖农场段大堤防汛抗洪任务的武警安徽总队后勤应急大队教导员李涛告诉记者,他们大队104名官兵都来自正在合肥参加培训的炊事员集训班,大部分都是新兵,刚到合肥报到不到一个月,就被紧急抽调过来参加抗洪抢险。他们开始是在王家坝执行任务,7月16日下午又紧急赶到焦岗湖大圩。

  刚来时情况十分危急,天下着大雨,风打着浪阵阵卷向大堤,随时有可能把堤坝冲塌。为了遏制住险情,李涛带领官兵肩扛手抬,将一袋袋重50多斤的沙土,把大堤垒高了1米多,排除了险情。

  7月23日上午,颍上县上空乌云翻滚,瞬间暴雨倾盆,焦岗湖水位上涨至22.13米,超过保证水位70厘米,多处水位漫过堤坝。凌晨4时23分,焦岗湖西大堤出现6处直径达60厘米的管涌,引发220米大堤渗漏,直接威胁鲁口、黄坝、刘集和杨湖三乡一镇的9万名群众和10万亩良田的安危。

  险情就是命令!武警安徽总队的800名官兵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兵分两路,300人运土堵管涌,500人在发生渗漏的220米长的堤坝上建筑子堤。

  连续6个小时奋战后,官兵们筑起一条长240米,高两米、宽1.5米的子堤,6处管涌也被堵住,终于排除了险情。

  后勤保障人员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通过小船将饭菜运上大堤,官兵们简单地吃完了饭,由于过度疲劳,许多官兵席地而卧,直接就睡在了堤坝上。

  7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正在执行巡堤任务的两名武警战士突然发现堤坝有一处地方往外冒浑水,赶紧通过对讲机向负责大堤险情技术处理的焦岗湖农场党委委员、技术干部林文亮通报情况。林文亮马上判断出是管涌,于是武警官兵迅速前往进行封堵,及时排除了险情。

  林文亮介绍,焦岗湖农场段是沙性土壤,容易发生管涌和渗漏。前几天他们在巡堤查险中已经发现了多处渗水险情。而7月22日开始新一轮降雨后,渗水险情明显增多。

  记者在堤坝现场看到,大堤靠近耕地一侧有十几处导渗沟,有水流不断流出,上面被铺上了小碎石,武警安徽总队后勤应急大队教导员李涛介绍,铺上碎石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泥土流失造成管涌。

  李涛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加固大堤外,部队的任务主要是巡堤。每天派出50名战士分两班进行巡堤,从早上一直到下午6时左右。而焦岗湖农场一分场场长孙志勇告诉记者,农场也派出50人进行巡堤,主要在晚上进行。

  李涛对记者说,日前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防汛抗洪前线指挥部已经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焦岗湖!”“形势很严峻,任务也很重,但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本报安徽阜阳焦岗湖7月24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